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文阅读中,所谓“重要句子”,一般包括提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和情感的语句,在结构层次上有重要作用的语句,内涵丰富的语句,结构复杂的语句等。做题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首先要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孙建华 《学语文》2011,(5):22-23
所谓“重要句子”,指的是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这些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最近 ,我在所教班级进行了一次关于作文评语的调查。结果发现 :学生最反感的评语是“优、良、中、差”或一个简单的“阅”字 ;多数学生不希望在评语中看到过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之类的套话 ,希望在评语中得到教师适当的鼓励和中肯的批评……通过调查 ,我意识到评语虽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 ,但“小环节”中可见“大文章” :好的作文评语既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也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阶梯 ,还是诊治学生写作问题的良方。一、好的评语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作文讲求真情实感 ,学生常常通过作文向老师表露情感 ,…  相似文献   

4.
石修银 《考试》2010,(3):12-14
意象,是情感的承载。诗人选定特定的意象,以暗示诗歌特定思想或情感,可我们的学生在分析诗人情感或思想,或在赏析具体语句时,往往常忽视此“暗示”。  相似文献   

5.
语文意识敏锐的学生,通过读和思,他能感悟文章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运用语言的妙处,欣赏文章的章法结构,即使是默读,也会“听”到声音,“看”到形象,“触”及情感。一字之妙,他会击节叹赏;精彩语句,他会品味再三。这样的学生如果加以必要的考试洲练,成绩怎能不好?  相似文献   

6.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辞发”,学生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阅读教学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文字,而后经过形象再造,使文章刻画的形象呈现在头脑中。这样学生就能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艺术境界,领会到文中语句的精妙,领略到文章的情趣,真正达到“物我同在”、“人我同在”、“我在情境中”。受到这种情景的触动,必然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仅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还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情和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共鸣。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所谓“关键语句”,是指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不能把握这些语句,那就难以理解文意、语句,包括词语和句子。具体地说,关键语句包括:对于事情意义、人物性格、段落或文章中心具有突出表现功能的句子,总提或结论性的句子,表示“文眼”的词语或句子,画龙点睛的句子,承先启后的句子,反复出现(包括在反复出现中略有变化)的词语或句子,等等。关键语句可以出现在一篇文章或一段话的开关、中间、结尾等任何一个地方。把握文中关键的语句必须具备的能力是:①善于发现关键的语句的能力;②正确理解关键语句自身的结构和意思的能力;③明确关键语句与文内其他内容的关系,认清关键语句作用的能力。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里的知识短文《理解文章的句子》中指出:理解文章中的句子要有一定的语文修养,而“语文修养”又主要是对词语和句子的确切认知。对句子的确切认知又主要是就其结构而言的,  相似文献   

8.
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在阅读中只有注意揣摩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一、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人们称“现实的语言环境”为“内部环境”称“广义的语言环境”为“外部环境”。要彻底理解语名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例如:《荷塘月色》开篇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种“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家庭原因?不是,文章的片尾都否定了这一点。是同事或工作的原…  相似文献   

9.
《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涉及多项内容,其中一项就是“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不把握住这些语句,就影响理解文章的内容,难以把握文章的主旨。可见,要想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就必须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辨别、筛选重要的语句,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语句才是重要的呢?一、能够体现作者的用意或主旨的句子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因此,明确作者…  相似文献   

10.
《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涉及多项内容 ,其中一项就是“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 ,是指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如果不把握住这些语句 ,就影响理解文章的内容 ,难以把握文章的主旨。可见 ,要想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把握住文章的内容 ,把握住文章的主旨 ,就必须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辨别、筛选重要的语句 ,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那么 ,什么样的语句才是重要的呢 ?  一、能够体现作者的用意或主旨的句子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过:“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过,并且以后也不可能有。”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庄严的情感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因此,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身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着,可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流程。 既是流动的,其前后的流势决不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高潮”的凸现和存在无法避免也不可能避免。它极富层次,或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或山环水转,突兀显现。如万里长江,初为涓涓细流,聚而成河,汇而成江,江河蜿蜒,直逼峡口,是夔门激流,波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积极化的过程。热爱学生必须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主选择。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依赖情感的力量,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品德课中注重情感教育,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有多种客观情况会影响一个人对于文本的解读。有些文章确有多元解读余地,正如诗眼可以脱离原来语境而独活,或另作理解仍然可以独放异彩一样。如《雨巷》(新教材高二上)表现的是爱情还是爱国,还是如有些学生所说“表现了作者某个时候的一种情感,跟爱情爱国都没有多大关系”,完全可以见仁见智。有些文章或语句本身确实解读有难度,大家都在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语句中的肯定否定同义现象张维耿在一般情况下,汉语的肯定语句和否定语句,其语义总是相背或相反的。如“我想去成都”,“我不想去成都”;“这两双袜子一样”,“这两双袜子不一样”;“屋子里有人”,“屋子里没有人”;“这本书他看过”,“这本书他没看过”;等...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强调”的表达法邵娴在英语中,为了使语句有力或强调句中的某一成份,清楚地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意图,往往使用“强调”的表达法。“强调”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现将其归纳如下:一.运用语音手段表示强调在口语中,可利用语音的变化,突出说话人的侧重点。即使句...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选人教材的文章都包含着很强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去引导体味这种感情,阅读功能就会减少许多。如果没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收获、有积累,就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或与文章类似的情感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语文意识敏锐的学生,通过读和思,他能感悟文章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运用语言的妙处,欣赏文章的章法结构,即使是默读,也会“听”到声音,“看”到形象,“触”及情感。一字之妙,他会击节叹赏;精彩语句,他会品味再三。这样的学生如果加以必要的考试训练,成绩怎能不好?以往我们研究教师怎样教语文,实际上还是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学习地位,并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法的指导也很欠缺,学生就不可能真正自主地学习,语文意识很淡薄,没有达到“自觉关注”的程度。所以,现在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完成从研究教师怎样教语文到…  相似文献   

19.
在历年的中考中,古诗文都是一个必考点。考题范围不脱离教材所选课目,内容不外是读音、字词解释、语句理解、朗读默写以及语文常识。其中考生感到难度最大的莫过于语句理解了。而恰恰是这一考点又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频繁出现,且有分值增大的趋势。那么,我们如何攻克这一难关呢?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据此,笔者认为,要想解答好语句理解这类题,还是要从“了解内容”入手。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即主题思想。文章的主题思想是统领全文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20.
梁彦 《现代语文》2007,(3):83-84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达到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效果呢?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精美之处,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语句深刻含义,进而感悟作者思想,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