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是思维碰撞的场所,如何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而知识是不能被动传递的,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没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知识的探索,对整堂课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及经验,创设生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不对枯燥乏味的数学产生厌烦和为难情绪,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新课改为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课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从家庭或幼儿园走入学校,对游戏和生活中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抽象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乏味的,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节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卷,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当前,学校教育正面临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而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关键是向45分钟要质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不仅要当一名出色的演员,而且要当一名优秀的导演,  相似文献   

5.
"没有了‘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这一语道破了情感在人对真理追求中的作用.大量成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有了热烈的情感,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强,他就会主动地去探求新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谢丽  陈虹 《四川教育》2005,(2):49-49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本案例中,教构筑起与学生自由平等对话的平台,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把自己与学生真正平等起来。教师以真诚的爱、真挚的情关注每位学生,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起学生自主创新的欲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从而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综合活动,因此,它需要借助情感、意志等中介来完成,没有情感的"催化",就难以完成这一过程,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激发出来的,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理和心理还处在成长的阶段,他们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依靠兴趣进行。关于兴趣学习,许多中外教育家都有相当精辟的论述。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没有情感的数学教学是苍白的、低效的。心理学理论也认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即外界事物符合我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我们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和愉快、喜欢、羡慕等内心体验,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情感教育功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激情飞扬呢?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人们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 ,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究、操作、掌握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 ,经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而逐渐形成。当学生获得自己认知结构中所没有的新奇信息或产生不和谐的信息时 ,就会产生要弄清楚的认知动机和行动。而新知识的获得与不和谐的消除 ,会使学生产生轻松而愉快的体验 ,从而促使其产生继续学习以求进一步满足的欲望。可见 ,学习兴趣是推动…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积极地钻研数学,从兴趣发展到志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及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有很多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  相似文献   

14.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陈红 《甘肃教育》2002,(5):33-34
教学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特点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7.
晁艳秋 《语文天地》2013,(12):57-58
在阅读教学中,不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阅读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学生如果没有情感体验,也就不能对文中的人、事、景产生感悟、体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呢?一、创设情境,唤醒内心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通过营造气氛来实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 ,至关重要。怎样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我认为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引导入门 ,启迪思维 ,培养能力。教学中我认为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通过情境创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是人们的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学生认识的催化剂 ,是思考的内在因素。例如 :看到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为七色之光谱 ,就会产生“这是怎么回事”的思考 ;听到共振音叉的响声 ,就会产生“为什么那个音叉没敲也响起来的思考”。因而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要创造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的情感 ,点燃思考的火花 ,使学…  相似文献   

19.
符伟 《海南教育》2008,(6):16-16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和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使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没有情感的数学教学是苍白的、低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