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科兵 《阅读与鉴赏》2006,(12):67-68,71
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拓宽表达时空,鼓励学生自由、创造性地表达,才能让习作成为学生舒展心灵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加强阅读指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写作能力,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灵动的课堂是彰显智慧的课堂,积极构建灵动的课堂,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关注课堂中学生个体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需求,积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方玉中 《学语文》2007,(5):21-21
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充分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堂上,我们除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只有学生真正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发展起来。新课程的理念非常重视"问题教育"。"问题教育"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7.
季丽芳 《考试周刊》2011,(59):56-57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  相似文献   

8.
赵兴叶 《中学文科》2006,(11):41-41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乃至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是灵性课堂与生命激情的完美结合,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师是从纤夫到生命牧者的转变,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是自主学习、快乐成长的小天使。在这一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语文教师将多媒体网络运  相似文献   

10.
郑道林 《学子》2013,(8):21
"语文没意思。""语文课没味道。"学生如是说,教师亦如是说。因此,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这一理念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市教研室的程少堂先生。他把"语文味"概念的内涵界定为:"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该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拥有几分稚气,多些爱,少些威严,融入学生中间。教育需要爱,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需要以心激心,以情悟隋。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用爱去浇灌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的主战场,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追寻灵动的课堂,就是追求一种充满活力与生气,有着和谐节奏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正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生命和美的存在的生存。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呼唤诗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是充满灵性、充满情趣、充满诗意的课堂故事。一、营造环境,放飞学生诗性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语文课堂,应没有思想的桎梏、传统的约束,有的只是直率、碰撞、争论,以及自由精神淋漓尽致的舒展。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辩论,让平等、自由、宽松、和谐谱写出一支快乐的"课堂进行曲",师生脸上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包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学双方的共同活动。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说过: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呢?笔者认为,转变教师的角色是关键。教师的责任不是争当最佳演员,而是当好导演,把好方向;不是做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而是争当称职的足球教练,想方设法培养足球运动员顽强拼搏的兴趣与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民主、平等、宽容的课堂,师生之间的所有活动都应体现出一种和谐美。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其发言是积极的、自由的;他们的心灵是敞开的、澄明的;他们的学习是快乐的、富有情趣的。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乐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以情感激活课堂1.加深投入。教师要用自身的满腔热情和语文教材丰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85):27-28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求学欲望,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李燕 《四川教育》2020,(3):38-38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师要勇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和谐而生动的语文课堂里,轻松学习,和谐发展。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可是,有的教师仍然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走进课堂,要么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不分轻重,不分主次,全倒给学生;要么捧着教学参考用书,照本宣科,乱侃一通。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心身俱疲,教与学的过程没有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  相似文献   

19.
张祥 《快乐阅读》2013,(34):113
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