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使情操、品格受到感染、熏陶的过程,也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过程。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中学语教材中,大多是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美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感受美、表现美成为他们内心的自觉行为,使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他们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心理素质,如何贴进教材、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当前语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时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应及时回顾、反思所走过的路程,随时调整、把握前行的方向。当我们站在文化的平台、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母语教育,当我们走进常态的课堂、师生的身边细心观察我们的日常教学,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4.
郭海萍 《考试周刊》2014,(87):22-23
<正>语文学习中的积累非常重要,我这里说的积累,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做人方面的引导和人文素养的熏陶。具体点说就是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积累,注重思想情感、道德价值观的熏陶与养成,心理品质的培养,等等。我觉得这些积累或者说熏陶的工作做好了,那么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在做人、生活等方面都将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为此,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现抛砖引玉,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新课标在教学目的里要求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其实,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多途径的。下面仅就语文教材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9.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10.
梁静 《现代语文》2006,(4):44-44
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就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渐加深学习语文与生活关系的认识,激活、激励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语文活动的开展,对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中学语文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想、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笔者认为:现行教学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则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田景胜  韩景仲 《时代教育》2006,(12):117-117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类文化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想、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作者认为现行教学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  相似文献   

14.
钱艳 《语文天地》2013,(11):70-71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只偏重于审题、结构、主旨这类模式化的训练和所谓技巧层面的指导,忽视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情感、精神、意志、个性以及情趣的作用。这种作文教学致使学生情感僵化,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文章大多缺少对生活的感受,失去了真情实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容有多个方面,其中人文方面的一个内容,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赵军 《文教资料》2008,(10):128-129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语文教育应该发挥它促进人性真、善、美品质形成的功能;青少年在内心深处崇尚美、热爱美是出自人类本身自然特性的冲动;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语文教材中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探究和思考,需要"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17.
18.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传授语文的知识及技能的重要载体,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学还应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达到艺术化的境界,现代语文教学迫切需求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基于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了简要探析,旨在能够为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些许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为此,我作了一些尝试,现抛砖引玉,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20.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作为审美教育主导者的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进而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