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正常温度及其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温的正常值和测量部位1.体温正常值人体各部分的温度有所不同,体表的温度低于深部.在体表不同部位的温度又有一定差异,而且可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波动,但机体深部的温度比较稳定.所谓体温,就是指人体深部的温度.保持一定的体温是人和高等动物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将引起体内酶的活性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一般当体温超过41℃或低于25℃时,就将严重地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因此,正常体温要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所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身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其正常值因测量的  相似文献   

2.
1人体体温相对恒定,存在正常变动人属于恒温动物,恒温动物虽然能调节体温,但并不是全身各处的体温都相同,人体温的恒定是相对恒定。1.1人体的深部温度和表层温度是不同的在生理学上,将动物机体的温度分布区域层次划分为体表和体核两部分。体表温度主要指机体体表部分的温度,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组织。由于体表经常向  相似文献   

3.
在炎热的环境下,机体将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来维持热平衡。热环境下的运动会对人体的循环功能、体温调节功能以及代谢产生深刻的影响。运动会加剧机体的产热过程,且深部温度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升高。热应激和运动应激联合作用导致体温、脑和肌肉局部温度升高,全面影响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心理过程及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变色衣料     
1991年1月,在德国汉堡的一次服装展示会上,展出一种能随人的心情变化而改变颜色的衣料。人的情绪变化会使体温发生相应变化,而体温的微小变化会导致衣料颜色的不同。这种服装利用了一种称为液晶墨汁的材料,液晶本身是一种显示材料,已广泛用于手表、微型电视机和计算器等产品上。科学家发现,液晶墨汁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上升时会变成红、黄、绿、蓝和紫色。变色的奥秘在于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2022年湖北高考生物学试题第10题的相关内容切入,分析了机体运动时体温变化及其调节过程,从运动时体温的变化、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特性及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等方面,阐述运动时不觉得寒冷的原因,以及运动过程中的能源物质供应情况,为优化试题设计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PO/AH,该区含有温度敏感神经元,对来自外周和深部温度信息起整合作用,通过神经递质的活动以及能量代谢循环的作用,在体温调定点的限制下,使体温达到一个平衡。发热时,EP经血液循环到达颅内,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使调定点上移。在体温上升的同时,负调节中枢也被激活,产生负调节介质,限制调定点的上移和体温的上升。  相似文献   

7.
张晓天 《初中生》2009,(11):33-33
动物中有的物种,具有神奇的节能本领,令人叹为观止。蛇 既不进食也不进水,蛇平均能活78天。由于它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必像恒温动物那样,为保持体温消耗大量能量。  相似文献   

8.
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温度过高(称为热害)和温度过低(0℃以上低温称冷害、0℃以下低温称冻害),都容易造成植物体受伤害甚至死亡。高等陆生植物遭受温度的较剧烈变化时,它不能像冷血动物一样进行冬眠或像候鸟那样迁徙,也没有温血动物的自动调温机制,而是只能在原地承受恶劣环境的侵袭。但是由于现存物种在对自然环境的长期适应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变温逆境的生理生化机制,从而保证其体温能大体上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却始终比环境温度稍高些(特别是在开花、传粉受精、结实阶段体温会突…  相似文献   

9.
体温漫谈     
人的体温是指人体深部平均温度,为便于测量,医学临床上常测肛温、口温和腋温,均为36℃~37℃(肛温高于口温0.2℃~0.4℃),这是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理活动的最适温度,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生理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家教指南》2007,(6):42-43
为啥夏季儿童饮食差 儿童在夏季往往食欲不振、厌食或食量减少,这是由于夏季温度高,人体通赤出汗将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以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机体为了调节体温,较多血液流向体表。而胃肠道等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胃肠道活动和消化液分泌随之减少,以致影响胃酸分泌,导致消化功能减低,所以食欲降低。  相似文献   

11.
对运动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机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运动后 ,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本文试从运动过程中机体体温的变化特点和机体大强度运动后免疫能力下降两方面 ,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可行的预防措施 .  相似文献   

12.
小儿的正常体温:肛温波动于36.9℃~37.5℃之间,舌下体温较肛温低0.3℃~0.5℃,腋下正常温度为36℃~37℃。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临床上按体温高低分四类(均以腋下温度为标;隹):低热为〈38℃;中热为38℃~39℃;高热为39℃~41℃;超高热为〉41℃。  相似文献   

13.
一、渗透调节的意义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体液,约占机体总重量的60%。体液的大部分是细胞内液,小部分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机体的生存环境称为外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能使动物体内组织器官少受或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而保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这种机体内部的稳定状态称为内环境稳定或自稳态,是一种在生理范围内变动的动态平衡。早在19世纪,法国生物学家ClaudeBernard就指出:“内环境的稳定是独立自由生命的必要条件。”美国生理学家W.B.Cannon(192)强调,这种稳定状态只有通过细…  相似文献   

14.
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直接影响其生理及代谢,直观地表现为对温度敏感的行为上.本文通过实验室条件下对北草蜥疾跑速的热敏感性测定,分析北草蜥热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题 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相似文献   

16.
1冬天散热多。还是夏天散热多? 在学习了体温调节后,我问学生:“是冬天散热多,还是夏天散热多?”为数不少的学生回答说夏天。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只看到我们在夏天经常是大汗淋漓,而在冬天瑟瑟发抖。恰恰相反,在夏天,由于温差较小,机体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向环境中散失热量有限。之所以大汗淋漓,同样由于温差(气温与体温)较小,有时气温甚至高于体温。此时,体内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仅靠辐射散热不易散出,甚至不能散出,机体必须依赖出汗散热,根据物理学原理辐射散热已不能奏效。冬天温差较大,机体极易辐射散热,一般不会出现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而进行排汗作用,为了维持体温机体不得不散失大量热量。  相似文献   

17.
《小火炬》2003,(Z1)
入和i其他哺乳动物以及鸟类都是温血动物,所以对外,界冷或热的气候比较敏感。鱼就不同了,鱼是冷血动物。它i的体温可阱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增减,所以即使在较寒冷的冬天,鱼也不会“冻病”。不过如果水温太低,它也会无法忍受而死亡。鱼被“冻死”多半是因为水整体结冰而不是温度本身。为什么鱼在水里不怕冷~~  相似文献   

18.
食物对机体引起的兴奋就是食欲,它是机体需要补充营养与热能的一种生理反应.食物进入口腔,接触消化器官,引起消化液的分泌,称为"化学相"分泌;在此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食物的色、香、味、形、温度等刺激可产生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19.
(一)防寒保暖,促进生长。仔猪之所以对寒冷最敏感,是因从猪的生长发育阶段来看,仔猪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垂体与下丘脑反应和传导机能较低,对外界温度变化反应能力差。一般初生仔猪的体温低于正常体温0.5~1℃。20日龄内仔猪在低温环境下、不能以增强体内代谢和增加自身产热量来调节体温,而时时要受到环境温度的制约。在18~25℃的气温条件下,吃足初乳的仔猪需要2~3日才能恢复到正常体温。新生仔猪如  相似文献   

20.
根据热力学统计物理理论,主要讨论在低温下,固体的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一种统计方法是:将固体原子系统看作近独立粒子系统,统计运算固体热容随温度的变化,称为爱因斯坦理论;另一种方法则是:应用系综统计理论,统计运算固体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称为德拜理论。对两理论的结果进行比较,德拜理论在定量上与实验符合的更好些,而爱因斯坦理论与实验,只是定性上相符合。可以看出,在处理有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时,系综统计理论的方法更占优势,最终统计的结果也更与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