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小学三个学段对学生朗读分别提出了如下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面看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但是体现了对学生朗读要求的循序渐进.突出了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课程目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于是,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焦点。许多潜心研究教学的中小学教师分别从朗读习惯、方法指导、技能形成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何娟 《湖南教育》2003,(9):53-53
“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于伟。”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作出的精当评价。朗读一直就是语文最基本、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思想,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喜欢模仿。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学习的榜样。他们常常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教师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可选择恰当的时候,全篇或片断地范读课文。伴随着富有情感的音韵,课文中那真切的意境、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溪水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主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内容、培养语感、使用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低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加强朗读教学,必须精心设计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  相似文献   

6.
陈伟 《青海教育》2011,(5):26-2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训练方法,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朗读通过语言将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表达出来,从而启迪和感染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朗读、熟读、默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讲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加强读的训练。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训练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而笔者以为要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有效进行朗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本文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指导朗读、重视范读作用、坚持整体性原则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望各位专家与同行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0.
孙荣华 《时代教育》2009,(6):201-20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范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合理指导,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勤于实践,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朗读机会。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课堂上要给学生多读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里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应成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足见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却始终没能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相似文献   

13.
王雪梅 《教师》2013,(36):62-62
一、朗读训练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看,还是从阅读教学理论和阅读分析理论来看,朗读在阅读教学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朗读能力的好坏是衡量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标准。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论述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进行朗读训练,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如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训练,也就不能叫完整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为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提高鉴赏能力和记忆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6.
17.
“读”是理解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读一篇文章首先感知的是文字,经过一步步读懂字、词、句、段、篇,才能逐步理解这篇文章。“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是朗读和默读。朗读要求学生必须眼看、口读和耳听;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在用普通话读得正确的基础上,要读得流利而有感情,符合不同口语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默读时语言器官发音被抑制,要依靠视觉和思维活动对读物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以达到理解。默读与朗…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关于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对低、中、高年段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练好“读”功。那么,如何过好读书关呢?  相似文献   

20.
今天,朗读仍然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提高语文阅镇能力的有效方法。第一,它能帮助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高阅续能力;第二,它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第三,它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第四,它是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