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司丽 《青年记者》2007,(14):54-5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于医疗卫生的信息需求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近年的医疗报道中,媒体确实起到了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中央高度重视三农的背景下,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形成了高潮迭起的三农报道热现象。在网上搜索三农信息,可以得到上百万条。然而,细细考量三农报道的热现象,就会发现它只热了一头。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并没  相似文献   

3.
“四条腿走路”——美国9.11事件报道纪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反应 2001年9月11日晚9时许,《羊城晚报》总编辑潘伟文获知美国部分地区遭恐怖分子袭击消息后,立刻要求国际部编辑返回编辑部待命。10分钟之内,住在市区不同地点的编辑们,纷纷赶往编辑部。  相似文献   

4.
《冬去春来,夜市办得怎么样了?》4月26日,经济日报一版在这一制版标题下推出一组六篇报道,用较大的篇幅集中地反映北京、福州、济南、南昌、杭州、兰州等大城市开办夜市的近况。单从报道形式看,这组新闻有三个特征: ——是去年经济日报以商业改革为主题的《王府井亮起来》连续报道的进一步延伸,能通过其连贯性让读者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冬去春来,夜市办得怎么样了?》4月26日,经济日报一版在这一制版标题下推出一组六篇报道,用较大的篇幅集中地反映北京、福州、济南、南昌、杭州、兰州等大城市开办夜市的近况。单从报道形式看,这组新闻有三个特征:——是去年经济日报以商业改革为主题的《王府井亮起来》连续报道的进一步延伸,能  相似文献   

6.
两会年年开,在这场一年一度的激烈媒体角逐中,有几个大同小异的问题始终困扰纠缠着国内媒体,那就是如何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慧眼独具不失时机地抓住新闻?如何能吸引更多受众,在众多媒体的较量中胜人一筹?这几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如何使会议新闻更好看?由于“两会”年年搞.媒体对两会报道操之甚熟.且大家间知己知彼,而受众又难以捉摸,所以这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朱波 《新闻通讯》2010,(7):62-63
专业报也称行业报。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专业报,是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专业报扁平化的新闻选题角度和写作风格的陈旧方式愈发显得不尽如人意,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面对体制约束和报业竞争,专业报如何转型,如何在改革中发展,走出一条既体现专业特色,又赢得读者之路呢?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在总结1998年“两会”报道的文章中,把“两个’报道分成十一个方面: 一、程序性报道;二、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报道;三、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四、各代表团审议报告的综合报道;五、现场特写新闻、通讯;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报道——新闻“三贴近”的好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时强调,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为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笔者认为应当倡导创新群众喜爱的体验式报道,它是“三贴近”的一种好形式。体验式报道,何以受欢迎?体验式报道,就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这种报道真实、自然、亲切,现场感强,有可读性。我国新闻界前辈范长江在上世纪30年代采写的《中国的西北…  相似文献   

10.
杨晶 《新闻世界》2014,(9):229-230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外界信息的来源越来越依赖媒体,通过对媒介信息的理解来感知当今世界。提高新闻创新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团队,对加强我国新闻传媒人的创新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6,(2):15-16
年年的全国“两会”报道都是一道“新闻大餐”,今年与往年相比,更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其一是全国人大将审议并通过“十一五”规划,其二是刚刚上任的市委书记汪洋作为重庆人首次亮相在全国“两会”这个最高的政治舞台上,为国家、为重庆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如何加强和改进典型报道,一直是新闻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人民海军》报在典型报道多样性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在最近评出的“最佳典型报道”中,主要显示出有这么几种典型报道形式:一、实录式刘洪峰,一位在鄱阳湖口抢救7名落水群众,自己却献出年轻生命的海军战士,他的壮举,震动鄱阳湖区,江西九江军民,万人为他送葬。海军报报道这位英雄,采用一种“实录式”的报道手法,在约千字的《壮士去了,邵阳湖哭了》的实录性报道中,用“生还者说”、“熟悉者说”、“采写者说”的“三段式”,直接向读者描述刘洪峰的救人壮…  相似文献   

13.
财经读物当真是块“大肥肉”? 社社争出财经书,财经读物当真是块“大肥肉”?未必。 以中信社为例,在尝足了“奶酪”的美味后,它在财经读物的出版上更是不遗余力,《基业长青》、《似非而是》、《管人的真理》……直至2003年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等等,书市上中信社的新版财经书已经不是一本一本地出,而是一群一群地出,隔几天到书市上转一圈,中信社的新版财经书总能使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4.
主流新闻是主流媒体的努力方向和市场卖点,它是高级的严肃的媒体报道的新闻产品,这些媒体报道严肃、深入,信誉卓著,社会地位很高。主流新闻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发行量大、收视收听率高,媒体产品具有很大的持恒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它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财经读物是这两年书市上的“红人”,从小打小闹的陪衬角色中走出来,今天的财经读物是书市上真正的“红花”。“红”到什么程度,从出版的热度和阅读的指数都可见一斑,一个“全民阅读财经书”的时代似乎已经来临。软肋之一:馊掉的“奶酪”说到财经读物的流行或者泛滥,不可不提《谁动了我的奶酪?》,“奶酪”的滋味实在是鲜美,它使得名不见经传的中信社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名动天下,千金万金买不来的名气、品牌却通过一本书轻易地得到了。而通过“奶酪”我们更熟知了“颠覆”一词。当中信社将“奶酪”甫一推出还未形成“风暴”和“神话”之时,一系列“奶酪的颠覆版”,如晨鸟出林铺天盖地,以令我们眼花缭乱的速度冲向书市一发而不可收,直至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一本“奶酪终极版”:《奶酪够了。》。这一路的“奶酪”下来,让我们领教最多的就是“颠覆”这两个字,“颠覆”是不是可以作为新世纪书市(或文坛)的“第一词”?。一些基层书店设立的“奶酪专架”为陈列“变种”的“奶酪”不得不一再扩容,这种明火执仗的赶尽杀绝的做法,很快使“奶酪”变硬、变馊、变臭。一段“奶酪”的财经神话也就此终结。但不管如何,凭借“奶酪”起家并声名雀起的中信社终就意识到了财经书的无穷魅力,其他出版社也...  相似文献   

16.
崔建华 《新闻实践》2010,(8):40-40,41
晚报、都市报因其贴近读者、内容喜闻乐见而迅速崛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内容渐渐让读者产生了厌倦,谈起晚报、都市报时常会蹦出这样的字眼:“不入流”。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还属非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7.
肖江 《记者摇篮》2005,(4):53-53,52
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加剧了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而电视现场直播的“疯狂扩张”尤其令平面媒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文字体育记者过去苦苦维持着日益被蚕食的领地,但如今面对摄像机镜头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的现场直播报道.普遍承受着生存空间急剧缩小的压抑一些人无奈之下甚至成了电视的“附庸”,改变现场观赛的工作方式,只坐在家中或者宾馆里观看现场直播。难道文字体育记者真的没有用武之地了吗?  相似文献   

18.
地方党报要在激烈的同城媒体竞争中确立主流媒体的地位,就是要在致力于反映社会热点、难点, 在为民说话、为民办事,在反映舆论和舆论监督方面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同时,还应独创几个独树一帜的名牌栏目。《温州日报》的热线报道——“记者在行动”,就是这样一个在当地很有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一直以来,大多数受众把舆论监督的多少、优劣作为评价和衡量新闻媒体的重要标准之一,新闻从业者也将舆论监督的勇气和水平作为评判媒体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首要标准。但当下的一些地市党报,在舆论监督上存在着雷声大、雨点稀,放老虎、打蚊蝇的现象,因为舆论监督不当有时会引发许...  相似文献   

20.
杨晓东 《新闻实践》2014,(12):61-64
如今,视觉新闻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日益走俏,年轻摄影记者已经成为报纸新闻摄影的主力军。年轻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想活跃,身手敏捷,一大批优秀的年轻摄影记者脱颖而出。不过,新闻摄影入门容易,提高难,在自身的摄影业务有了长足发展之后,年轻摄影记者大多有力不从心之感。这样的现实背后有很多原因,但最为要紧的,应是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的相对缺乏,这是年轻摄影记者所普遍面临的"职业软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