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应带电的方法(见高中物理下册P40上)是:把不带电的支在绝缘座上的导 A 体移近带电体 B,用手指接触一下 A后,移开手指,握住绝缘座移开导体 A,这时导体 A 就带电了.大家都知道,用感应带电的方法使导体 A 带的电荷是与原带电体 B 上的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可是我们在实验中曾发现过反常现象,一次在做感应带电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例1:A、B两金属导体分别置于二绝缘支架上。若A带正电,当导体B由于静电感应而达到稳定时。将导体B的左端表面接地,然后将地线切断,并移开A,问此时导体B是否带电?带什么电?试说明理由。上当途径:因导体A带正电荷,故导体B由于静电感应而左端带负电荷,右端带正电荷。当导体B的左端接地时,将有部分负电荷流入地。所以,当切断地线,移开导体A后,导体B因已有一部分负电荷流入地而带上正电荷。上当原因:导体中电荷移动的先决条件是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上述分析忽视了这一点,被导体B由于静电感应而带上左负右正的电荷这一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导致上  相似文献   

3.
如图1所示,将不带电的导体A放在带电体B附近,由于静电感应,必有:(1)导体A的两端出现等鞋异种感应电荷,近端(相对B)电荷与B所带电荷异号,远端电荷与B所带电荷同号.  相似文献   

4.
1近反远同在静电感应现象中,离产生感应的原电荷较近的导体,所带电荷与原电荷电性相反,离产生感应的原电荷较远的导体,所带电荷与原电荷电性相同,如果有一端接地,则接地端为远端.如图1、图2所示,A为近端,所带电荷与C相反,B为远端,所带电荷与C相同.例1使用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打开.图3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图3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时,在验电器上感应出异种电荷,验电器的顶端为近端带正电荷,金属箔片为远端带上负电荷.故B选项正确.2串反并同在动态电路分析问题中,如果一个电阻的…  相似文献   

5.
Ⅰ试题精选一、填空题1.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制成了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这种仪器叫做。(93年上海市)2.用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因而带电,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因而张开。(91年吉林省)3.用一个带电小球去靠近另一个塑料泡沫小球,如果出现现象,不能断定塑料泡沫小球是否带电;如果出现现象,可以断定泡沫小球一定带电。(91年四川省)4.有A、B、C三个带电体,已知A带正电荷,将A、B、C依次与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的箔片第一次张开较小角度,第二次角度继续增大,第三次角度变小,由…  相似文献   

6.
在高二物理电场这章的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附近放一正电荷A,结果在导体B的两端将出现正负等量的感应电荷,近端为负电荷,远端为正电荷(如图1(a)所示)。如果在导体B附近放一负电荷A,则在导体B的两端也将出现正负等量的感应电荷,近端为正电荷,远端为负电荷(如图2(a)所示)。当把导体接地后,两种情形下导体远端的感应电荷都将消失。对于这两个问题,大部分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前一个情形下,这是由于从大地来的负电荷与导体A远端的正电荷中和的结果(如图1(b)所示);后一种情形下,这是由于导体A远端的负感应电荷沿接地导线流入大地的结果(如图2(b)所示)。  相似文献   

7.
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绝缘导体 B放在施感电荷 A附近 ,由于静电感应 ,B的近端将带上与施感电荷电性相反的电荷 ,而远端则带上与施感电荷电性相同的电荷 ,如图 1( a) ( b) .本文着重讨论感应电荷的电量与施感电荷电量的数量关系 .图 11 感应电量 q′≯施感电荷电量 q设施感电荷 A带正电 ,电量为 q,在静电平衡时 ,感应电量为 q′.在图 2中 ,给出了电场线的分布图 .终止于 B的左端 (近端 )的电场线其发源地有三种可能 :1A上的正电荷 ,2 B右端的正感应电荷 ,3无限远 .下面先用反证法排除 2和 3 .图 2假定终止于 B右端的某电场线 (如图 2中的 2 …  相似文献   

8.
一、近反远同在静电感应现象中,离产生感应的原电荷较近的导体,所带电荷与原电荷电性相反,离产生感应的原电荷较近的导体,所带电荷与原电荷电性相同,如果有一端接地,则接地端为远端.如图1、图2所示,A为近端,所带电荷与C相反,B例为1远端使,所用带带电电荷的与金属C相球靠同近.不带电的验  相似文献   

9.
在高二物理电场这章的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附近放一正电荷A,结果在导体B的两端将出现正负等量的感应电荷,近端为负电荷,远端为正电荷(如图1(a)所示)。如果在导体B附近放一负电荷A,则在导体B的两端也将出现正负等量的感应电荷,近端为正电荷,远端为负电荷(如图2(a)所示)。当把导体接地后,两种情形下导体远端的感应电荷都将消失。对于这两个问题,大部分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前一个情形下,这是由于从大地来的负电荷与导体A远端的正电荷中和的结果(如图1(b)所示);后一种情形下,这是由于导体A远端的负感应电荷沿接…  相似文献   

10.
分析简单的带电现象,是同学们感到颇为困难的问题.要做到正确分析,必须注意几个;可题.1.两物体互相吸引,并不能判定两个物体都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带异种电荷的两物体也互相吸引.所以,两物体互相吸引,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带电(正电荷或负电荷),另一物体不带电;②两物体带异种电荷.但尚不能判断哪个物体带正电,哪个物体带负电.2.两物体互相推斥,就可判定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但尚不能判断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3‘运用物体结构理论分析问题,紧紧抓住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正电荷的转移,以…  相似文献   

11.
高贵芳 《中国教师》2013,(Z1):97-97
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了电场而引入的,电场线的疏密表示了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是闭合的曲线,起源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或起源于正电荷止于无限远,或者起源于无限远止于负电荷;电场线和等势面处处垂直,并且电场线密的地方其等势面分布也比较密。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电场线的分布定性讨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变化和电势的变化。等量点电荷包括等量同种(正、负)电荷和等量异种电荷,它们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我们根据等量电荷电场  相似文献   

12.
1.A、B两个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A带有6Q正电荷,B带有3Q负电荷,当它们在远大于自身直径处固定时,其间静电力大小为F,另有一大小与A、B相同的带电小球C,若让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A、B间静电力的大小变为3F,则C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相似文献   

13.
许多资料上有这样一个思考题:有两只带正电的金属球A、B,用导线相连,A球置于顶部开有小孔的带正电的金属球壳C内,B球放置在球壳外,且离C较远.当A与球壳C内表面接触又放回图1所示位置,达到静电平衡时,试分析小球的带电情况;若B球接地后,再分析三球的带电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三学生学完《电路》一章后,一些同学对两个带电体接触或用导线连接后,物体的带电情况总是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往往认为,电荷从带电多的物体向带电少的物体转移,造成错解。本文就此问题作以解答。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是相等的,即原子呈中性,从而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物体对外不显示带电的性质。物体带电是由于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而使物体带电通常有我们所熟悉的摩擦起电,接触带电。不论哪种带电,其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正电荷不会…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只存在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ml做.;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行互相2.三个带电的通草球,其中A排斥B,C吸引B,说明A和C带_种电荷,若B带正电荷,则A带_电荷,C带_电荷.3.原来不带电的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立即分开,玻璃棒上带、电荷,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捧上的部分转移到丝绸上,此时丝绸与玻璃棒分别带_的异种电荷.4.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做聚集,负极聚集_,以持续对外供电.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电源是把_的能量转化为_的装置5.在图1中,箭头表示电路中…  相似文献   

16.
初三物理“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说:“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B,使A带电,B不带电(见初中物理第二册124页图甲),拿一根带橡胶柄的金属棒,把这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可以看到,B的金属箔张开了,同时,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了(见初三物理第二册124页图乙),这表示A上的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传到B上去了。” 我认为这段话,表述不够周严,理由如下:使验电器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连接验电器A、B后,电荷是从A传到B,还是从B传到A,这要看验电器A带的是什么电荷。若验电器A带负电,  相似文献   

17.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带电和感应起电. 1.接触带电就是将带电体与不带电体相互接触,使电荷重新分布,从而使不带电体也带上同种电荷的方法. 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原  相似文献   

18.
课题的提出 :课本上讲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 ,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于是有学生问 :用绸子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玻璃棒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用尼龙摩擦它们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带着这个问题 ,我组织学生课后来到实验室 ,用实验来揭示答案 .实验步骤如下 :1.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电 (接触带电法 ,验电器原本不带电 ) ,再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 ,发现张角变小 .实验次序倒过来结果也是如此 .2 .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  相似文献   

19.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100页有一个演示电荷在导体中移动的实验,如下: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 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实验现象说明,有电荷通过金属杆从验电器A流动到B,使验电器B也带了电.也就是说金属杆上有了电荷的定向移动.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 1.关于元电荷(又称基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凡是所带电荷量是电子整数倍的带电体 D.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数值相等的电量 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沿电场线方向场强逐渐减少 B.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场力做正功 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D.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小 3.把一个电荷Q分为电量分别为q和(Q-q)两部分,使两者相隔一定距离,而有最大的斥力时,q与Q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