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研究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平台上,始终未曾真正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萨特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萨特自认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匮乏,他的存在主义将是一种重要的理论补充.这是一种十分奇特而难解的关系.本文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方面进行相互比较,以便从中可以窥探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萨特晚期哲学的新样式。本文概述了萨特接近马克思主义之初试图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案,分析了其功过得失及其原因,表明两种哲学的主导性原则根本对立的理论想融合在一起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持续繁荣发展,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逐渐兴起。二战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本主义干预为核心的人学理念的兴盛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达到鼎盛。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将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但其对个体的研究却脱离了社会性与阶级性,这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区别,也注定了逐渐式微的结局,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进行探析,理清该流派的兴衰史,并对其产生的影响意义进行评价,以能够更好地研究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150多年来,已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21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发展生产力,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品质。三者密切结合形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突出品质。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十九世纪中叶的丹麦宗教思想家基尔凯郭尔在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基氏哲学体系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揭示其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及人生观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着重探讨它对存在主义哲学所产生的影响,旨在揭露二者反动的主观唯心主义精神实质,批判存在主义在“人”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以利于更好地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对高兹劳动观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兹的劳动观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定经济、政治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借鉴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与劳动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舒马赫等人的思想.认为高兹的劳动观演进过程为:前理论时期—存在主义时期—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时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时期—后马克思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7.
[流派概述]存在主义小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坛上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它早在30年代便已出现,后来在加缪与萨特的宣传和介绍下,才在战后真正形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流派。存在主义小说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小说作者不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就是信奉存在主义哲学之人。[独门秘笈]存在主义哲学,早期代表人物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盛行期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冷酷的,自然界对动物是残酷的,对人也不会更加慈悲;而人生则是痛苦的,无意义的,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人的一…  相似文献   

8.
理论联系实际是“两课”教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但长期以来,广大“两课”教师在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问题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好。解决“两课”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前提,是搞清楚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其重点是认真解决理论灌输的创新;而难点是切实加强“两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关键是真正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列斐伏尔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通过对人生存异化的各种表现形态和异化的根源的分析,得出了一种生存论、存在主义的异化理论,这也使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与马克思和所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异化理论相区别。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不仅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现代民主思想,而且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建国学说的公仆理论本质。社会主义民主制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公仆意识的建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念的实践。社会主义民主制与公仆意识存在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建构,国家公职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务必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11.
萨特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应当是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从萨特的存在主义着手,重点论述了萨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所呈现的特征:主体地位的肯定;绝对理念和相对理念、无政府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最后在论述中呈现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异同的碰撞.  相似文献   

12.
在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中,“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分支。在这一流派内部,萨特和梅劳—庞蒂的观点也各自有所区别。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表现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此书涉及问题颇多,本文仅对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并着重就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态度作出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存在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哲学思想上,并没有提出系统的教育理论,但其对教育思想却产生着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存在主义对教育活动中的人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强调以人为本;强调自由选择;强调对话。这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和作用:加强学校人文教育,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建构;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维护教师的选择责任;建构对话式教学交往形式。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萨特的文艺理论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建国以来国内接受萨特的文论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本文将国内研究萨特文论的状况划分为几个问题域,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小说理论、戏剧理论、存在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国内的接受状况作了一种历时性描述。  相似文献   

15.
阎伟 《培训与研究》2009,26(3):1-5,72
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萨特的文艺理论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建国以来国内接受萨特的文论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本文将国内研究萨特文论的状况划分为几个问题域,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小说理论、戏剧理论、存在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国内的接受状况作了一种历时性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竭力以人本主义解释、“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成为一种思潮。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晚期马克思主义有一块“人学的空场”,应该“把人恢复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使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起来。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人学理论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弗洛伊德关  相似文献   

17.
科学理论有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有规律性、预测性和普适性等特征;社会科学理论有规律性、预测性和实践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科学理论具有规律性和预测性以及实践性的理论涵义;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实践性的实践涵义,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总结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预测了社会主义的存在,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实践性的阐述基础上,进行了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操作性概括。所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实践性的具体实践补充。  相似文献   

18.
萨特小说有的近乎没有结构,也几乎没有连贯的情节;但有的则有清晰的情节和精巧的结构-其结构通常是对五花八门的自由想象来个“痛快的一刀”。学的萨特与哲学的萨特并不一样,学萨特以一个存在主义的身份,用毁灭自我的方式铸造存在主义的尊严,这就是萨特的小说。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典型代表。这一理论继承了西方教育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教育传统;强调从学生本真的存在出发,以“自我生成”为教育目的;关注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强调人格熏陶和自由选择的知识和课程。其理论的合理内核值得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学习借鉴。但是,存在主义教育理论也有局限性,其本质上是唯心主义,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其加以批判地吸收。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期的哲学这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与资本阶级关于人的理论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真正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只能是后天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导致人性的变化,因而永恒不变的是根本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