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卓越学校模式是以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的卓越模式为模板,结合新加坡实际,移植到教育领域的管理与评估模式。卓越学校模式对于学校创新性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加坡卓越学校模式吸取了企业管理的精华,又充分发挥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培养创新型、会思考、爱学习的国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郭玲 《考试周刊》2011,(60):16-18
新加坡卓越学校模式借鉴欧洲企业卓越模式,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八大教育目标,从运作过程与结果两大维度,具体化为九大标准,对学校进行校内与校外的评估。其体系化的评价标准与规范化的奖励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当然也要克服其本身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卓越学校模式是以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的卓越模式为模板,结合新加坡实际,移植到教育领域的管理与评估模式.卓越学校模式对于学校创新性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加坡卓越学校模式吸取了企业管理的精华,又充分发挥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培养创新型、会思考、爱学习的国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十一五”的校长研修中,我们探索了校长行动研修模式。校长行动研修模式是把行动研究方法运用到校长研修过程中,在培训者的组织下,以校长解决学校发展中现实问题为宗旨的一种培训模式。校长行动研修模式通常有四个阶段:问题诊断、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进行研究、评估研修效果。本文主要从行动研修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估的角度对校长行动研修模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1997年,新加坡提出"Thinking School,Learning Nation"(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的国家教育理想,成为主导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此背景下,新加坡教育部着手改革学校督导的管理体制,力图使学校评估能够从督导中分离出来,以赋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新加坡教育部加强和生产力与标准局合作,参照新加坡质量奖(SQA)及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模式、美国国家质量奖《绩效优异教育标准》,于1999年完成了新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崭新的学校组织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建设学校学习型组织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与教育改革对学校重建、管理重构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主动适应变革,追求卓越发展的内在要求。校长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又将进一步引领学校组织成员不断提高持续性的变革力和创新性的学习力,提高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水平,促进校长、教师与学校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研究和实践主导着学校评估发展的国际趋势:学校评估模式的改善/绩效问责取向、学校评估标准的效能/品质取向、学校评估机制建设的专业取向.这些经验和趋势启示我们:选择改善/绩效问责模式、遵循输入-过程-输出框架、加强结果使用与评估支援、逐步完善学校督导评估机制,以解决我国学校督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估质量,并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评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可以预见,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将引发校长培训的诸多变革。校长应成为卓越的学习者,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一名教育专家和管理专家。相应地,校长培养培训机构应成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特许学校运动的发展,特许学校授权方评估模式渐趋成熟.该模式以授权方为评估主体,以特许学校为评估对象,构建了以学校学业成就、财务情况及组织合规性为核心内容的三维评估框架,并通过授权方审查学校递交的报告及实地现场考察两种方式获得评估资料,从而实现对特许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评估.该评估模式特征鲜明,评估标准多维化、学校自主办学权得以保障、评估权力下沉、标准化评估与市场化选择耦合等,为促进特许学校发展及提高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在校长培训的实践中摸索出学校领导团队的培训模式,该模式以"推动学校发展"为总目标,采取以学校为单位,正职校长、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分批参与的同一主题不同侧重点的培训,以学校领导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在培训方式上集参与式培训、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实地诊断考察、校本课题研修为一体,在培训评价上采取重心后移,强调校长培训后的行为改变与学校发展变革,实现了校长培训模式的变革,推动了校长培训与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衔接,进而提高了校长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在校长培训的实践中摸索出学校领导团队的培训模式,该模式以“推动学校发展”为总目标,采取以学校为单位,正职校长、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分批参与的同一主题不同侧重点的培训,以学校领导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在培训方式上集参与式培训、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实地诊断考察、校本课题研修为一体,在培训评价上采取重心后移,强调校长培训后的行为改变与学校发展变革,实现了校长培训模式的变革,推动了校长培训与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衔接,进而提高了校长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作为开放的社会系统,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互相作用使得校长领导模式也发生不同转变。不同变革模式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价值,在学校发展变革中,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固有的组织文化来选择模式。变革评估是检验变革成败以持续变革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之魂。”在他看来,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而杰出校长,是校长中的佼佼者,他们使学校从优秀到卓越,或引领卓越学校创造新的辉煌,可以说,杰出校长当属支撑卓越学校的第一要素。打开世界的教育窗口,认真研究新加坡杰出校长的治校方略,无疑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变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非线性过程,而学校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稳定的学校文化与变革的教育理念之间无疑存在着悖论,这使得人们常常忽视了学校文化在学校变革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学校文化具有黏合剂的功能,是学校中的各个群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为了发现其教育教学活动的意义而建构的价值、信仰和行动标准。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稳定并被社会认同,进而产生组织认同感,使一所  相似文献   

15.
罗刚淮 《教书育人》2012,(19):10-12
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校长专业化发展日渐成为校长职业发展和培训的主题。作为校长,具有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其理想的角色目标应该是:一方面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对学校教育实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全校教师实现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引领。这两方面若是都能实现,这样的校长无疑是一位好校长。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如此,则学校幸莫大焉。而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校长都应以此标准来要求自己,提升自我、发展学校,不断追求卓越,实现人生价值。最近,笔者接触了一  相似文献   

16.
王旭东 《现代教学》2012,(12):32-33
全面质量管理是从当今企业现代化管理变革中发展出来的"社会模式"管理中的一种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目前,国内外不少高等院校和基础教育学校都有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学校管理变革之中的实践,并取得卓越的成效。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置于课堂教学之中也应该是学校管理变革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怎样做?如何做?值得我们为之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沉思录"即将告一个段落,顾村中学校长王旭东在本期将从课堂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结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中一些业已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对课堂教学变革做了一系列的思考,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使用关键行为访谈法(BEI)确立了北京市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的模型体系,从胜任力角度,对校长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分析了中小学校长胜任特征的基准模式和卓越模式,并对模型进行了效度分析和验证,为北京市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培养、聘任、绩效评估、胜任标准和任职资格标准的制定,以及中小学校长自身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范里 《中国教师》2013,(16):37-38
"苏州·新加坡校长圆桌研讨会"系苏州市教育局与新加坡教育部共同开发的教育合作交流项目,从2006年开始,已经开展了八届。通过活动,两地校长对教育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促进了双方对彼此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育评估模式和方法的相互了解和学习。我曾两次去新加坡交流学习,参加过第七届、第八届校长圆桌研讨会,通过学习,了解到一些新加坡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新加坡经济发展经历了劳动密集型阶段、资本密集型阶段和技术密集型阶段,目前正处于知识密集型  相似文献   

19.
传统学校是“批量生产”的组织,学校的工作被分为各部分,个体独立工作,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是与同伴竞争。传统学校的管理是科层管理体制。从组织文化到组织结构,以及组织制度的安排,无不带有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的影子。从我国的现状看,学校管理纯属于行政权力模式。常常是党政不分,书记、校长一身兼,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其结果只能是权力的滥用。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促进学校教职工积极互动,不能改善学校的整体效益,而且学校各种人力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校的整体效益,就要重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这不仅要在观念上进行变革,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学校组织进行改造与重组。  相似文献   

20.
社会形态的转变必然带来学校的转型和管理的变革,这要求学校要建立适应变革要求、创新,追求卓越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把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学校管理,营造学习型学校,更新办学理念、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校长、教师与学校同成长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