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格品质,其人文中能力和人格品质不是简单”教“出来的,更多是靠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获得的。人文教育本身是一个渐进的、启迪和感悟的过程,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理论和方法,涉及教师和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因素,而绝不是单纯“教”就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人文知识欠缺、道德素质滑坡、人文素养降低已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古代文学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通过传授人文知识,可以奠定大学生良好的人文基础;二是通过生活情感、爱国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三是通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心理、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进取精神,可以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标:以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思维、培养好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内容;以通过知识传授丰厚学生内涵、通过环境熏陶影响学生习惯、通过实践体悟增强学生能力、通过个人修养磨炼学生意志等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大学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取决于其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高低。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在道德修养和人文知识两个层面。大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体现于其对教育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传授能力两方面。其中,对教育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包括对学生的掌握和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语言逻辑与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心理素质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传授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功底、专业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教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松梅 《现代语文》2014,(11):40-41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与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同时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达到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因此"培育人文精神,涵养人文品格"是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但是高校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人文教育与培养过弱问题,所以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课程文化的浸润与陶冶。倡导包括人文价值教育在内的完整教育,实现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是现代高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应用学科,随着当前社会瞬息万变的信息发展,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充实得越来越快,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要求也越来越广。鉴于这种情况,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够只停留在语文教师曾经固有的教学经验和语文知识的传授方法上,尤其不能忽视初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正是一个学生性格养成和能力创建的重要时期,如果仅仅抓住书本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终将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而走向僵化。文章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作用及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做好人文关怀等问题,为做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寻找到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靠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靠把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科学的练习活动和有效的实习,才能较好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能有效反映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的效果,从而帮助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现有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教师人文因素的考虑.文章在明确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及评价意义的基础上,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根据教师的人文关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个维度内容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生物教学,我们教师往往生硬地将生物演绎为简单的生物知识的传授,至于人文情节好像远离生物,这就导致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犹如被动获取知识的机器,不仅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更弱化生物教学的效果。而如果我们教师强化方法指导,赋予生物以人文情节,强化人文熏陶,则可以让生物课堂绽放出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文素质并重已经成为英语教育专家们的共识.然而,现实中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和应试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贪图方便,懒于实施.文章认为,教育者需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下工夫.宏观政策层面涵盖教育目的、课程设计、教师培训、评价方式、配套教材等;微观实践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人文修养、情感施教能力及联系现实和传统中国文化渗透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行动.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质教育是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实践训练以及环境熏陶的教育活动,以促成学生人格与品性的养成。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正在出现弱化的趋势。对此,我们应该尽快研究出相应的对策,让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果,让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人文性乃语文教育的根本特性。人文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性教育,就要把师爱带进语文课堂,让学生感怀人文关怀;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用丰富的情感构筑课堂,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普遍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成为国民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归因之一。中国优秀的古诗词集中反映了国人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本文通过挖掘中国古诗词所渗透的人文内涵,探究小学语文课中的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阐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具体分析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的若干问题,指出中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被大大突出,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知识性的传授,相对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同时,即使在语文知识领域的传授上,也普遍出现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一方面人文性教育没有被重视,另一方面,颇受重视的知识性传授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一书注重在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即通过美学理论的知识性建构,将知识性构建与人文性建构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不但有效地解决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问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医治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缺乏症”。  相似文献   

16.
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 《教育探索》2004,(1):68-69
一、以新的视角给应用型本科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准确定位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人文素质教育在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体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其业务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身心素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  相似文献   

17.
唐毅 《广西教育》2012,(2):88+92-88,92
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中学政治课中所传授的思维方法,所培养的人文精神应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成为他们将来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师资的必然选择。必须从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完善人格等方面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师范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时代,政治教学不应只是机械地灌输知识,而应将知识内化为修养,这也是素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方法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严谨的科学观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文素质中占首要地位,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中学政治课教学贯彻人文素养教育有其内在的优势。政治课学科理论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导“行”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具人情味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文教育,其核心就是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文教育工作既可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还可以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坚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开展教学工作。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获得、素养的提升等过程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