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也是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提起滑坡,人们并不陌生,云南鲁甸地震灾害引发的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牛栏江堰塞湖,威胁到两岸及下游数万村庄安全;开车行进在西部山区盘山道上的司机们,提起滚石更是会闻之色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又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持续加剧,对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愈发突出。尤其在大小兴安岭和东南部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不稳定边坡地质灾害极易引发和持续加剧,对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文主要针对省内典型崩塌、滑坡等边坡灾害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适合的工程、生物防治措施,从而达到减少边坡地质灾害大幅度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山地大国,山洪、泥石流、滑坡、堰塞湖等山地灾害严重阻碍着我国山区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山区安全保障的一块心病。2008年汶川地震后山地灾害一次又一次地上演给人们敲响了科学防御的警钟,使人们痛定思痛,山区防灾减灾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民之所望,士之所担。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清江隔河岩库区滑坡的水文地质因素,降雨、地下水、不同的岩性赋水状态、库区水位变化、涌浪、采矿活动均影响或加剧库区滑坡。根据诱发滑坡的水文地质因素,提出了水文地质方向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向中西部地区的推进,山区公路建设中的边坡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首先分析公路滑坡与发育环境的关系,并针对山区公路滑坡分布的密集性、计算稳定性的复杂性,使用有限元法对公路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其次,为了使已经成功治理的滑坡应用于有待治理的滑坡,提出了山区公路滑坡治理方案的决策措施。该措施提出,能使设计人员快速地找到与之相似的滑坡的治理措施,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降雨尤其是暴雨是滑坡活动最重要的触发因素.就降雨对滑坡的影响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加深对降雨型滑坡发育规律及防治措施的认识,又能充分利用其规律来指导灾害区资源、能源开发的规划和交通、城乡的建设,最终达到防灾与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龙穆尔沟滑坡群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赞 《青海科技》2007,14(5):44-46
滑坡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其受害程度仅次于地震和山洪。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滑坡灾害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频繁发生,本文对省道西宁~久治公路龙穆尔沟段滑坡群形成原因(地质因素和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龙穆尔沟滑坡群东段(DH1~DH4-2)进行了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地段的5处滑坡必须经过治理方能满足公路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对于山地城市的基础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但是这些城市因为地形地貌及地质等自然条件的约束,需要设计符合该地区需要的有特色的道路系统。本文从山地城市道路规划布局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工程实际案例阐述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在道路规划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要想富,先修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日新月异,因地质、环境等因素,这些地区公路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本文对公路工程滑坡的类型、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步伐的加快,各类工程对原地形地貌进行着巨大地改造,势必诱发大量新滑坡的产生,滑坡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的威胁。防止滑坡灾害风险的发生对于减轻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分析滑坡灾害性研究现状,引起人们重视起来,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有效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地质灾害是一种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区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特别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群死群伤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但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隐蔽性较强的地质灾害依然存在预报困难的问题,防治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2.
洪水、滑坡和泥石流是中国西南山区较为普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特别是滑坡、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生,出现多种灾害相互迭加或同时遭遇的险恶局面,往往酿成惨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990年,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积极响应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在全国开展各类减灾工作。在该减灾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于1990年向联合国减灾委员会提出了“中国西南山区洪水滑坡泥石流综合减灾示范工程研究”的立项报告。在报告中,我们选择了多种山地灾害较集中、当地原有减灾工作基础较好且有较高积极性、减灾后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山地体验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本文以湖北省大冶市黄坪山休闲体验区为例,通过对山地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规划的探讨,期望对我国山地体验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15)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针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装置检测的检测规范和技术标准,仍然按照目前建(构)筑物防雷检测标准进行检测。贵州省风力发电建设正处于突飞猛进增长阶段。受到山地气候特征影响,贵州省雷电活动具有复杂性和易损性。本文针对贵州特殊的山地环境,提出了针对山地环境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方法,为贵州山地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接地设计和雷电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浅析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公路建设、水库及水电站建设、矿业活动等工程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边坡失稳,引起各种规模的滑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产财产带了巨大的损失.我们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及滑坡的识别方法,指出为把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应首先分析清楚发生滑坡灾害的原因,从而采取有力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云南科技管理》2010,(4):97-97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正面临着水资源日益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严重局面。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和水污染加剧,水  相似文献   

17.
滑坡是一种仅次于地震的严重自然灾害,近年来我国的产生的边坡随着基础建设飞速发展而增加,滑坡危害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对于一些处于特殊土层的边坡。而格构锚固由于其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特殊边坡的加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价值。随着格构锚固工程的应用,其理论研究、施工技术等方面也相对成熟,因此本文从格构锚固理论研究、格构锚固应用和格构锚固技术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独特,对高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保障作用.在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与环境安全保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30年来.全球正经历着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青藏高原冰冻圈的影响极为明显。气候变暖导致山地冰川加速消融退缩,引起冰湖溃决和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大.  相似文献   

19.
李北方 《学会》2001,(7):20-22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耕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广阔的山地资源必将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山地的作用和山地开发同大陆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苏鹏程  韦方强 《资源科学》2014,36(2):273-28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本研究的危险性分区结果,为流域灾害防灾减灾和规划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