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璐 《科学中国人》2014,(12):86-87
专家简介:陆建钢,上海交通大学光电材料与器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液晶材料与光电器件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聚合物蓝相液晶材料与器件,三维显示光学系统,集成式微结构光子器件,与触摸式及非接触式交互系统等。几年来,在相关领域发表期刊与会议论文60余篇(SC论文22篇),国际国内专利100余项。科技人才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他们的创造价值上。  相似文献   

2.
王涵 《科学中国人》2012,(24):74-75
专家简介:胡志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近年来主要集中在铁电薄膜材料、导电金属氧化物薄膜以及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研究方面。在PRB、APL以及JAP等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收录国际学术刊物论文10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3.0以上有35篇)他引200多次。出版国际英文学术专著章节3章。2007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教育部  相似文献   

3.
吃液晶的狼     
《中国科技信息》2002,(18):31-31
与国内相比,国外液晶产业不仅历史长,技术力量雄厚,而且融资环境较好.虽然最早发现液晶的是欧洲人,但把液晶用于显示器的是美国人,而最终液晶材料形成产业是在日本.目前日本和德国的液晶材料产业较为超前,有数据证明,全球LCD上游材料由日本独占.这不仅在于日本进入LCD产业甚早,关键是日本研发拥有许多制造技术专利,远远领先韩国、台湾厂商,大部分的LCD材料连欧美大厂都无法与之竞争,占成本比重最重的几个项目,包括彩色滤光片、驱动IC、背光板、偏光板及玻璃基板等,日本厂商的占有率皆在8成左右,控制了主要关键零部件,自去年底以来,便因驱动IC大量缺货,没有稳定货源的LCD面板厂商,严重被耽误出货进度.但近年来加入生产行列的厂商剧增,竞争十分激烈,仅台湾八家TFT-LCD面板厂商,今年投资总额逾千亿台币;而TN/STN型LCD,由于日韩厂商逐渐淡出市场,台湾厂商相对空间增加.有消息称,中国台湾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有率目前已稳居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4.
赵燕  刘骞峰 《中国科技信息》2007,29(24):143-144
介绍了液晶材料的种类及其分类性能,论述了液晶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3,(19):30-30
一种光响应式可弯曲新材料在复旦年轻讲师、留日博士俞燕蕾手中诞生了。2003年9月11日,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俞燕蕾博士在新型高分子液晶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日本NHK电视台和多家媒体对这一科研成果进行了报道。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人工肌肉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弯曲形变能力的材料受到关注。但这些材料大都集中于电致弯曲,具有形变速度快特点的光响应式可弯曲材料因其开发上的难度而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6.
液晶材料的光电效应的发现,使其广泛地应用于需低电压和轻薄短小的显示组件上,使它一跃成为热门的科学研究及应用主题。本文介绍了其中一种液晶——胆固醇型液晶的概念、分类、结构、特点和应用,并详细介绍其在电子纸、材料学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液晶高分子材料兼具有晶态和液体两方面的性质,是一种新兴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近年来,液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例如其在液晶显示、光储存和液晶纺丝等方面的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性能更优异的液晶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2,(18):30-30
由于采用液晶材料TN、STN及TFT制造的液晶显示器,因其利用液晶分子扭转原理的不同,在视角、彩色、对比及动画显示品质上有高低差别,使其在产品的应用范围分类亦有明显区隔.单纯矩阵驱动技术目前则以扭转向列(TN)、以及超扭转向列(STN)为主,目前的应用多以文书处理器以及消费性产品为主,这两类液晶材料是目前国内大量生产的.然而以液晶显示技术所应用的范围及层次而言,主动式矩阵驱动技术是以薄膜式晶体管型(TFT)为主流,多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及动画、影像处理产品,这类材料在我国目前尚处于弱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液晶背光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国家/地区及申请人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该领域全球范围内的专利申请量、国家/地区分布情况进行横向对比,揭示了液晶背光领域的专利技术现状,并从液晶背光领域五大技术类别的专利申请量透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我国液晶背光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液晶材料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分子液晶材料的定义,结构特征以及多种分类方法,并介绍了高分子液晶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透视液晶     
《中国科技信息》2002,(18):28-30
在有关LCD产业市场分析的报告中明确显示:LCD已成为全球光电显示主流.关于这一点国外一家权威机构做过调查,让用户在同价位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和17英寸纯平显示器之间进行选择时,有83%的用户选择购买前者,并且这部分用户当中还有15%的用户是购买液晶显示器产品的忠实客户,他们根本不会考虑纯平显示器.因此,一旦液晶显示器的价格门槛被打破,就一定能够迅速成为市场主流.于是有人预测,至2003年,全球光电显示器市场的LCD产值规模将接近200亿美元,大于其他任何类显示器系统的规模,而且未来数年仍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漫话液晶     
液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小到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块,大到数十平方米的液晶全彩视讯屏幕,还有液晶显示的电脑、电视、摄像机等等。这些物品中的液晶屏幕能显示出字符和色彩逼真的图像,说明液晶有着非凡的本领,人们无不为之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13.
正专家简介:谢自力,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南京南大光电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氮化物半导体材料MOCVD生长、器件结构设计、GaN基紫外光电探测器和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与器件研发工作。"九五"期间,曾任原"863"计划半导体材料领域GaAs单晶材料评审专家。在InN材料、GaN基紫外探测器、InGaN太阳能电池研究以及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研究等领域分别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765-765
<正>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王丹研究组在二维碳材料在光转换领域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石墨烯材料,由于其特异的C原子六方排列的网状结构,拥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大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和载流子流动性。基于此,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提取和传导由吸收光子的半导体及高分子材料产生的载荷,从而大幅度提高光电及光催化器件的效率。石墨炔材料,类似于石墨烯,却含有以C原子三键结合为主的网络结构,被认为  相似文献   

15.
资金问题     
《中国科技信息》2002,(18):32-32
面对巨大的产业发展瓶颈和众多的竞争对手,正像有关业内人士所担忧的那样,中国液晶材料产业徘徊不前,基于自身的幼稚与较薄的积淀,根本无法在"狼市"中和人撕杀.  相似文献   

16.
<正>专家简介:刘河洲,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防科技领域)。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应用于国家重要领域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及其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应用于能源及环境领域纳米催化与光电材料以及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曾主持国家大飞机材料专项、总装专项工程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原"863"高技术计划、某领域材料配套研制及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他引超过1000次,申请和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会议论文引文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CPCI-S)收录的1989—2011年纳米发光材料及器件领域学术会议论文为研究对象,对世界范围内论文的发表年份、地域分布、主要技术领域、所属机构以及会议论文来源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世界纳米发光材料及器件领域的研发情况,以期为全面掌握数控产业技术创新动向与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影响液晶滴下工艺中液晶量及液晶盒内的垫层对液晶盒厚的影响。最后得到的将是一个液晶盒厚与液晶滴下量以及垫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公式,从而给TFT LCD设计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低维光电材料是近十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材料,其主要结构特点是材料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由此产生的大比表面积和独特的量子限域效应,使低维光电材料表现出与块状材料不同的、性能优异的电学输运及光电转化性能,在发展未来高性能的光电信息器件、新型绿色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由于材料的结构决定性能,而性能又决定其应用,因此,低维光电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可控制备技术是其走向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在制备过程中实现低维光电材料的结构及其光电性能的调控是制备技术领域面临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他,2000年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化学系;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6~2009年,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08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2009年,以副教授身份进入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新能源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特别是光伏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30余篇。成长之路上,他一路探索,一路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