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全集》第三卷,第379-380页)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早在四十多年前说的这些话,至今,对于我们正确地评论曹操仍有指导意义。曹操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笔下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罗贯中从儒家“正统”思想出发,把曹操刻画成为“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败坏朝纲”、“欺君罔上”的典型奸臣。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并不是象罗贯中所描绘的那个样子。曹操是东汉末年继秦皇、汉武之后,执行法家路线的一位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是三国时代一大批法家人物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然而,一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却将曹操塑造成一个大奸大恶的人物,以至在世人眼中,曹操也变得十恶不赦了。那么,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与《三国》中的正面人物刘玄德,到底谁更接近“英雄”这两个字呢?请容我发表一番浅见。首先,在世人眼光中,刘备区别于曹操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忠诚。刘备是汉朝的帝室之胄,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对于汉朝,可谓忠心耿耿,而曹操位极人臣,在朝中飞扬跋扈,常怀篡逆之心。其实,早期的曹操对汉室也是忠心耿耿的,否则,他就不会冒生命危险行刺…  相似文献   

3.
刘肇立 《考试周刊》2014,(33):137-137
<正>鲁迅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这段话包含着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之一。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与同仁交流。一、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阶级分析,学会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考察历史人物的言行。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历史上的曹操与戏曲小说里的曹操是不相同的。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他。《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也不是纯粹的奸臣,也有他雄才伟略的一面。全书第一回,许劭对曹操的评价:"子治世之能匠,乱世之奸雄也。"我认为是比较客观的。奸雄必然是既奸又雄两个方面,舍去哪一方面都是不正确的。一、曹操奸的一面曹操的奸主要表现为:凶狠、狡诈、诡谲。  相似文献   

5.
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争议较大,褒贬不一,"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但总的来说,褒大于贬。《三国志》中称颂他"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后汉书》中评价他"乱世之英雄",力主变法的政治家王安石更是他的粉丝,盛赞他"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鲁迅先生也肯定他"至少是一个英雄"。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是了得,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先生之名再次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其实,这些年鲁迅从来就没有淡出过我们的话题。在语文教材领域,有关先生之文,向来是一个很具争议的话题。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7.
《观沧海》 师 同学们,有谁能讲一点关于曹操的故事? 生 我知道,他是一个很坏的人,他逃跑的时候杀了他的救命恩人。 生 曹操是一个奸雄,他想篡位当皇帝。 生 他多疑,而且很凶残,杀死华佗,自己脑颅里长毒瘤死了。 师 看来,曹操在同学们的眼里没有好的印象。其实,曹操是一  相似文献   

8.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想:鲁迅是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对于鲁迅大家都很敬仰他,对他的作品同学们更是既爱又怕。究其根源是大家对鲁迅还不够了解。阅读了选修课本《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萧红写的《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和"的鲁迅,一个热爱生活、慈祥温和、情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评论丛刊》第六辑上发表了《关于〈药〉》一文,这是一篇以学术研究的态度探讨鲁迅小说《药》的主题的文章。它提出并阐述了《药》的主题是暴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新看法,指出和论述了《药》的主题不是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其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认为鲁迅当时的思想还没有达到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高度。与此同时,它还认为《药》对革命者及群众的描写是不符合历史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意见很能发人深思,但也很值得展开讨论。其中特别是弄清鲁迅当时的思想有没有达到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高度之问题,它不仅对研究鲁迅小说和鲁迅思想,而且对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和政治的历史,都具有大的价值。因此,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尽管还很肤浅,也愿意写出来同《关于〈药〉》的作者商榷,并向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11.
曹操,小字阿瞒.瞒,就是把事实真相遮掩起来.在《三国演义》中,他确实是一个瞒与骗的高手.瞒和骗,鲁迅称之为旧国民的劣根性,实为某些人的恶劣品质,不可学,应唾弃.  相似文献   

12.
周骏华 《江西教育》2007,(11):23-23
曹操,小字阿瞒,瞒,就是把事实真相遮掩起来。在《三国演义》中,他确实是一个瞒与骗的高手,瞒和骗,鲁迅称之为旧国民的劣根性,实为某些人的恶劣品质,不可学,应唾弃。  相似文献   

13.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表现了曹操求贤若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但拨开作者偏见和小说家言的重重迷雾,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形象。《三国演义》将《短歌行》一诗完整地引入书中,足以看出罗贯中对此诗的重视。在当前课改的大背景下,将对《短歌行》的解读与《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由倪墨炎、陈九英合著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版),是一本非常好读的书。虽然当下研究鲁迅的文章及专著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但这本《鲁迅与许广平》却颇有新意,不可取代。其最可贵之处在于作者还给我们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乃至可触可摸  相似文献   

15.
<正>上鲁迅的《祝福》一课时,有学生问到《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那脱落的半幅对联是什么,这是一个读书非常细心的同学发现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鲁迅为什么对那半副对联隐去不写呢?鲁迅在《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环境的描写,特别是对书房对联的描写是大有深意的。众所周知,书房是读书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兼作待人接客之所。书房的布置集中体现了主人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一部好小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一个时代的世态和人生;一部好小说还像长鸣的警钟,震撼着每个读者的思想和灵魂。今天,让我们从鲁迅先生的《故乡》这面明镜中去了解旧时代人们的生活,去探究旧时代人们的命运吧!(板书课题:13课《故乡》鲁迅)二、了解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师:同学们,对于鲁迅我们已经很了解了,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情况?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学过的文章有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小说《社戏》、《藤野先生》,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相似文献   

17.
您最近读什么书?最近一段时间学习语言,古典诗词读得比较多,比如说,老版本的《曹操诗选》,施蛰存的《唐诗百话》。施蛰存既是作家,又是学者,不光是擅长理论,而且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做唐诗研究很出色,讲诗词赏析有严谨的考证,有微妙深刻的解析。读《曹操诗选》,您有什么发现?越读越觉得他了不起,越痛恨《三国演义》对他的歪曲。在三国时代,曹操靠他的力量收拾了天下乱局,他本身是大军事家,在我心目中是大文学家。  相似文献   

18.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暂不考究这句话到底是“国粹”还是“舶来品” ,如果我们确实读过《哈姆雷特》的原文 ,能读出哈姆雷特的刚毅果断吗 ?答案是否定的。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个性是作品所固有的。再实际一点 ,我们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小英雄雨来》、《少年闰土》 ,没有谁会说有四十个学生就有四十个鲁迅、四十个雨来、四十个闰土。原因很简单 ,所突出的这些人物的特点是一定的 ,是共性的东西。事实上 ,语文学习中的文本的感悟方法、渠道、时间的安排等很多都是共性的。所谓个性化 ,是…  相似文献   

19.
唐弢同志的《琐忆》一文,是一九六一年为纪念鲁迅先生八十岁诞辰,应外文出版社之邀而写,刊载于同年九月号英文杂志《中国文学》上。作者唐弢,原名唐瑞毅,现代作家,著名评论家,鲁迅研究家。他在三十年代做为一个文学青年,很幸运地结识了鲁迅先生,曾亲身受到鲁迅先生的教诲,鲁迅精神的熏陶。由于他是怀着敬仰和热爱的感情写了这篇回忆文章,因而使我们读来感到格外亲切。  相似文献   

20.
灞陵送别     
说到曹操,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京剧中那个满脸涂白的奸邪形象。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曹操是个奸雄——一个用奸诈手段取得权力、高位的人。但五年级学生李佳訸同学却在《灞陵送别》一文中认为,曹操是一个“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英雄气概”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