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儿是独生子,儿媳是独生女,他们的孩子也是独苗。我的同事和同学们。以及我儿子儿媳的同事和同学们,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推而广之,中国当下的家庭结构,基本是独生单传式的,即一对夫妇一个孩,一个孩子就有十二只手将其捧为掌上明珠。所以,我称当今时代为独生子女时代。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孩子经常“说谎”。譬如,他拣到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他的父亲那儿。父亲听了,并不以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想象。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拣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发现这是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把这件事告诉  相似文献   

3.
校园里,教室内,抽屉里,桌子上,书包里,同学们的手里……四处都可以看到“哈利·波特”的身影。空闲时,同学们脑子里想的是哈利·波特;下课时,同学们谈论的是哈利·波特;作文时,同学们的题材是哈利·波特……教室里,操场上,同学之间,整个校园,似乎都充满着魔法!早在2000年,一个戴着眼镜的小巫师——哈利·波特,一下子红遍了全球。那时女作家罗琳笔下的一个小男孩哈利刚“出道”时,就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世界上所有的儿童都为之疯狂,英国的孩子喜欢他,美国的孩子喜欢他。《哈利·波特》一书被译成了35种文字,使不同语种、不同国度的孩子都喜…  相似文献   

4.
发火与制怒     
安静的课堂上,一个孩子吹一声口哨,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沸腾的操场上,两个孩子挥拳动武,中断了同学们的游戏……面对着孩子的这些“越轨”行为,教师是发火,还是制怒?将会收到两种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修养的教师总是心平气和,对学生既不姑息迁就,也不火冒三丈,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帮助孩子认识错误,从而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相反,缺乏修养的教师则往往是吹胡子瞪眼睛,胆小的孩子能被慑服,胆大的孩子却往往压而不服,甚至形成师生对立。你骂他,他回嘴;你拖他,他不动;于是乎,教师大发雷霆“火气”逐渐升级,以至于对学生动手动脚;最后,事情走向了它的反面,学生大哭大闹,教师威信扫地。我就听到过好几个教师,因体  相似文献   

5.
画大师的画     
《特区教育》2010,(5):F0004-F0004
同学们都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但是要让100个同学都讲一遍,那肯定会有100个不一样的小女孩,虽然不同,可那种属于孩子特有的稚气,童真的美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6.
何锋 《中小学德育》2012,(12):49-49
同学们:年末将至,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阶段性的学习测试时间。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次次的学习考试?在此,老师要和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有两位妈妈,她们都有一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孩子:"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客人欣赏。"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带来一叠纸、一捆笔,...  相似文献   

7.
打开班级的“悄悄话”信箱,一行娟秀的字映入了我的眼帘:“老师,我是一个胆小的孩子,上课时您的提问我都会,可就是不敢举手发言;有时老师叫我,一站起来我心就咚咚跳,不知道怎么说话了。您能帮帮我吗?”一个小小的纸条,引起我的思索:杨淼同学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心理素质不是很好,这些话是她自卑心理的再现。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我告诉她:“回答问题是向他人展示自我,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了解你,欣赏你,这多好啊。再说,回答错了,老师不会批语你,只要你有勇气去说,就给了自己成功的机会。”此后,她渐渐变了,上课积极发言,声音…  相似文献   

8.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同学们的活动参与,明确"文明礼貌"在我们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的重要性。 2、使同学们对"文明礼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引导、教育同学们做文明的孩子、文明的学生和文明的公民。  相似文献   

9.
2008年感恩节放学前教室的一幕:同学们,今天好像是个特殊的日子吧!班主任话外有音地问道。感恩节!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那你们知道在感恩节应该对身边的人说点什么吗?感恩节快乐!一个反应快的孩子脱口而出。说得好!是不是还应该有些动作啊?一边说着,班主任一边张开双臂。都是些聪明伶俐的孩  相似文献   

10.
王楠 《下一代》2012,(10):21-21
我们班有个小女孩,名叫小雨。刚入学时我就发现,这个孩子特别不爱说话,和同学们也不怎么有交流,如果不是我主动和她说话,或者叫她发言,她可以一天不说一句话,倒是成了守纪律的小模范了。我把她的表现和家长聊了聊,了解到孩子在家里很开  相似文献   

11.
大家来挑错     
同学们,你是一个阅读很认真的孩子吗?你是个学趸很细心的孩子吗?我们在下面的小故事中特意设置了几个错别字,赶紧来找一找,  相似文献   

12.
“妈妈,这本书真有意思。我要把它带到学校去,借给同学们看。”“爸爸,我邀请了同学来咱家查资料,他家不能上网。”“妈妈,把这几只满月的小金丝熊送给同学们养吧。”“爸爸,我们班有个同学总不完成作业,我想请他来咱家和我一起写作业。”每当听到孩子这些话语,我们总是感到很欣慰,孩子乐于帮助别人了。  相似文献   

13.
吴三平 《湖南教育》2005,(22):19-19
上课铃响了。一位老教师匆匆走进四年级教室,激动地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我们农村孩子,决定免去一部分困难同学的课本费。我们班7个名额。”老教师顿了顿,又说:“下面请同学们提提名吧!”短暂的沉默后,同学们慢慢议论开了。有几个胆大的孩子陆续举起了小手“:我提小旺!”“我提小红!”我提……”最后数一数,共8个候选人。老教师一看,这8个孩子家里确实都非常困难,有父母双亡的,有母亲智残的,有……唉,怎么办?只有7个名额,刷谁呢?正在老教师感到为难的时候,一个叫阿球的男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要,给小灿吧…  相似文献   

14.
情境导入。如教《尊严》一课,我先展示一幅画面在学生面前,以形象的语言描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漫天大雪,刺骨的寒风无情地吹向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饥肠辘辘,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着……同学们,此时此刻,这群逃难人最需要什么呢?通过语言的描述,为同学们创设了情境,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渲染了课堂气氛,激起同学们获取知识、探究课文奥秘的欲望。游戏导入。英国教育家约翰·洛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身边可能有厌倦学习的孩子,但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孩子。有位老师教《苦柚》一课,老师开始说“:同学们,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一群孩子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一个摄影展。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玩弄着自己的指甲。别的孩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而他却不行,走哪儿都要摇着轮椅,他实在不想这样挤到同学们中间去。  相似文献   

16.
下面这道有关遗传的计算题难倒了不少同学,但下面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了五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哪种解法更准确些?如果对他们的解法有异议或者你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的话,欢迎同学们参与讨论。例题: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中就有一人患囊性纤维变性,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用A、a表示)。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有此病的孩子。以后该妇女又与一健康男子再婚,问这对再婚夫妇又生一孩子,孩子患病的几率是A.215B.51C.1010D.6215解法一:由题可知孩子的基因型为aa,亲代均为Aa。假设人群中存在基因型Aa个体的比例为X,则两个Aa型配对…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鉴的生日,他的母亲和班主任商量,孩子每次都是在家里过生日,一个人过挺孤单,这次能不能让孩子在班上过生日,把蛋糕拿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8.
乔蔚 《班主任之友》2004,(12):43-43
岁月流逝,虽然改变了我的青春容颜,但永远不能改变我永恒的童心、顽皮的童语、融融的童趣。你瞧,孩子们中间的我,不也成了“大孩子”吗? 赶跑“瞌睡虫” 下午第一节上语文课时,我正讲得起劲,看到几个孩子上下眼皮在不住地打架,头像鸡啄米似地点个不停,不用说,这几个捣蛋鬼中午肯定没有午休,那个瞌睡劲真叫我可气又可怜。嘿,得想办法让他们提起精神来。我停下讲课,突然惊叫起来:“同学们,我刚才发现几只瞌睡虫飞进来了,看一看,它飞到了谁的眼睛上了?”小家伙们信以为真,互相仔细地瞅了起来,这样一闹,那几个“瞌睡虫”的睡意消了一半。我又接…  相似文献   

19.
"啊,终于上完了!"一个男孩感叹了一句趴在了桌子上。"你别抢啊!""老师,他抢我的礼物!"另外有几个孩子紧紧抓着圣诞老人的礼物袋在挣抢里面的礼物。"同学们,同学们,圣诞老人给我们礼物,我们应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间,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参差不齐的现象令我十分震惊,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