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运用计划经济体制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基于经典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资源配置方式的思想,苏联模式的示范效应,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危机,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采用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当时重工业战略选择对计划经济的需要,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长的中国范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体系得以逐步形成,其由"三个基石"和"五个支柱"构成;这是一种尚无先例的重大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历程,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范畴体系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党的14大确定我国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有计划,也就是说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手段是可以并存的;决定性的因素是那种手段起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作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同一社会的同一历史时期是不可并存的。当前我国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体制还远不成熟,正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之中。 职工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切入,比较了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改革实践和理论发展这两方面的异同,于对比中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指导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思想依次为"计划主导论"、"间接调控论"和"政策主导论".这三种宏观调控思想分别对应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主导论"发展到"政策主导论"反映了我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的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与其相生相伴的企业"大锅饭"文化也被摒弃。西方市场经济管理的理论、制度及其管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体制与制度同步发展模式,也不同于前苏、东国家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推测重来”模式,而是在明确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完成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置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独特道路,决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磨合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阶段,目前正处在第二个阶段上。一、对磨合阶段矛盾的理性分析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自1978年启动,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  相似文献   

8.
曹茂甲 《职教通讯》2011,(17):61-66
受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在建国初到"文革"的这段时间里我国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实行"统招统配"的招生就业模式;"文革"之后到90年代初,我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经济体制并存,招生就业制度体现了"双轨制"特点;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双轨制"的招生就业模式逐渐解体,中职学校招生就业面向市场,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招生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在历史上几经变动,原有的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是与当时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中央各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发表了大量关于为何选择市场经济的文章,试图说明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是一个错误。然而笔者认为,建国初期的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战略需要。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采用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苏联模式的示范效应,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危机,以及中国当时重工业战略选择对计划经济的需要等,所以在当时中国选择计划经济有其历史的内在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办学和管理体制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已经不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需要。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有必要分析一下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指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大学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如何配置(即就业)就必然随"两个根本转变"而转变。本文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育和完善的前提下,对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以及就业中介作出探析。一、就业制度某些经济理论家认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次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解决计划经济体制解决不了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的深层次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先进的社会制度解放和发展发展了生产力。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适应不了形势发展之际,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决定。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户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到当时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正面效应的.但在今天.面对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面对我国由闭关锁国向全面开放转变的历史时期,面对人们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的提高,形成于过去,使用于现在的户籍政策也应该与时俱进,应该抓住新世纪这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且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经济决定着职业教育的速度、规模、结构和内容等;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一)实行市场经  相似文献   

17.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工作面临着三个大转折:第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第二,国内价格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第三,按照国际惯例调整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这三个大转折给我国经济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牵涉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为此,中央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实现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体制就是建立健…  相似文献   

18.
市场、市场机制、市场经济体制辨析漆向东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工作中对于计划手段的运用比较熟悉,而对于市场、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准确地理...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形势的根本改变 我国自建国以来的五十年的经济发展史,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划分发展历程。一个是改革开放,以1978年为分界点,1978年以前近三十年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78年以后的二十年属于改革开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另一个角度是市场的供求关系,1994年以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属于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以卖方市场为特征的经济形势,东欧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称之为短缺经济。当时生产能力有限,满足不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只好实行票证制度,限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春天,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至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模式由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种转变对高等教育是一个冲击。因为高等教育本身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比普通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因此,当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