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汇是语言中最能体现社会发展与变迁的部分,网络的出现与普及极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人们通过词的创造性使用张扬个性。传统"黑"的词义用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于是网民们在结合客观事件与主观情感后将"黑"的词义与用法不断扩展,以收到奇特新颖的语用效果。在这样的前提下,"黑"除了具有最初的形容词义外,又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展,体现了人们的语言认知心理和民族文化认知在网络大环境下对语言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归纳总结现今词典史研究不同视角的基础上,认为词典史不能是脱离社会文化现实的"真空产品"研究.词典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大根本属性,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语言事实和社会文化现实形成了有机互动.用"社会文化观"来开展词典史研究既可观察词典的本体特征与发展规律,可以探究词典与语言、社会文化之间的微妙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语言的形成使人真正成为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系统,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人类掌握了语言,便具有了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通过口语,人类可以互相交流,进而产生了分工和协作。文字产生之后,人类文明得以更好地记录与传承。电子媒介物的出现使语言的物质载体呈现多模态形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载体的改变,语言能力的内涵与外延也发生了变化,不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社会结构和社会态度的关系反映了语言的社会关联.语言的社会性对社会人的语言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人的话语展示了其思维状态,通过探索语言的实际使用与语言的社会关联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地探索语言自身的性质及其社会化过程。网络流行语是富有社会意义的代表性语言。具有深刻的语言分析意义,通过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探究语言分析应用的政治意义,并在把握社会动向及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说和写是一种表达,是与他者(社会、他人、自然)的交流,对话、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在交流中学会使用语言,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写作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写作活动,它同时是一个教育活动,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孔乙己的熟人社会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熟人社会"的概念,他力求以质朴的语言赋予其大胆朴素的文学化构想:"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冶出来的结果。"在熟人社会中,圈子文化盛行,"积久了的经验"是维系生存的基本法则,人与人乃至人与物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具有创新性、丰富多彩的社会流行语。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社会流行语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特殊语言现象。社会流行语在日常交际中时常可见,并且被很多人是指并应用。英语流行语和汉语流行语来自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网络用语、热点新闻话题、外来语、学校语言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创作的新的社会流行语。但是流行语与语言规范相矛盾,社会流行语影响了语言语音,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正规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现象而存在。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无时无刻都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本文以社会发展为视角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语言在社会发展的形势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学领域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人是社会性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都是在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使用一定水准的、发展起来的文化,去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不仅在整体上是社会的人,在个体上也是社会的人,社会不仅是意识中的"他者"、他物,也是个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发展方式,是人的"社会的生命"。一个脱离社会关系的人,其作为人的本质是不完整的,实际上是在向生物状态靠拢。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属于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群体使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语言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关系。语言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社会语言学。语言变体可分为方言和风格或语域,语言变体对其使用者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能够发现"以人为本"是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条主线.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以关注"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核心原则,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文章主要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蕴含的人本意蕴进行阐释,以此全面和深刻地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对社会环境有着依附性,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词汇,它与社会"共变"的关系更是明显。因此,流行语所能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探究"晒××"流行语中"晒"的语义流变对分析流行词与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语言发生发展的关键期.本文主要从社会建构主义中就"对话"与"语言"的重新定位,来分析研究幼儿语言的获得.  相似文献   

14.
认知社会语言学是在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该学科将社会、认知和语言三者纳入一个大框架下,从语言的社会性和认知性两个方面深入研究语言变异的规律。本文以流行词语"刷X"为研究对象,基于例句分析"刷X"词语的构词方式、语义关系、句法分布、语用价值和流行原因,探究这类词语承载的社会意义和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现实,试图揭示语言变异与认知发展和社会心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词汇,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的部分,探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必须从词汇入手。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从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汉语新词的变化分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从两个方面剖析汉语新词的变化,即新词语大量的涌现、词语产生新的意义,以期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新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道德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力是社会运作的有效控制力.当由各种道德因素构成的影响力表现为一种对社会成员的特殊控制与约束力时,道德力便成为治理国家的控制手段,在社会发展各要素中具有引导、协调和整合的作用;道德力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对社会发展具有价值导向作用,促使人们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共同遵守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道德力在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促进经济行为主体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语言的国家,具有独特的语言体系。日语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敬语体系,这是日语的一大特色,是其他语言不可比拟的。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进行交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的反映在语言社会中。反过来说,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语言只不过是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之一,因此,将语言与社会结合起来,不但能揭示语言的本质,同时也可以加深人们对社会的了解。日语的敬语是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不多发展变化,通过日语敬语与日本社会的结合可以更好的认识日语的本质及日本社会的相关状况。  相似文献   

18.
各国的社会结构不同,反映的社会现象也不同。每个国家都在寻求适应本国发展的社会结构。日本人具有很强的归属意识,形成了以集团主义为核心的社会结构。这种归属意识使日本人在各自的集团场合中建立起"纵式"的人际关系,形成纵式集团。通过对日本社会结构的分析,阐述了日本传统社会的优势及劣势,以期对揭示日本社会现象及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包括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语言与环境的关系。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上赖以生存的交际手段,是人类区别于其它运动的显著标志。社会是由属于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组成的。没有语言就没有  相似文献   

20.
语言变异对社会及社会心理的折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变异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言语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关系密切,既为复杂的社会因素所制约,又有各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人的社会心理错综复杂,而语言产生变异的原因则有多个层面。只有联系社会及社会心理来研究语言变异,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语言变异的方式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