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和亲次数众多,与其它历史时期相比有很大特点。第一,开放的通婚观念导致魏晋南北朝和亲繁盛,且涉及众多政权、民族;第二,魏晋南北朝和亲受少数民族婚俗影响大于汉唐统一时期;第三,魏晋南北朝和亲通婚的政治层次比汉代和隋唐高;第四,隋朝与后梁皇室通婚是唯一一次汉、汉和亲,成为分裂时期汉族政权间关系的特例,是南北统治集团中高门大姓的联合,有助于减少统一的阻力。总之,和亲各项主要特征在魏晋南北朝已完善齐全。魏晋南北朝和亲不比汉唐逊色,而且影响着以后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学思路分析[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具体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一课,课标要求则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  相似文献   

3.
两晋南北朝时期,"白衣领职"是一种与"免官"完全不同的处分方式.它既是对官吏任免和惩处制度的完善,也是对受处分官员某种程度的保护措施,其根本目的是既维护权威,又维持正常工作秩序.这种特殊的领职方式,体现出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正>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习确定为"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在当前采用的人教版2017年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学内容有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的  相似文献   

5.
霸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而特殊的机构和政治现象,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霸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出现,导致霸府频繁出现的原因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的削弱;幕府机构和公府机构的高度膨胀;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所阐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实际上就是在阐述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最先倡导的"诗赋欲丽"为支持"文学自觉"的重要论据,只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主观臆断.陆机在<文赋>中谈文学创作,更多考虑的不是辞藻如何华美的问题,而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尴尬.梁昭明太子萧统则明确否定了片面追求语言华美的审美意念.认为魏晋六朝文论是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臆断."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既肯定出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是判断"文学自觉"的标准,实际上又对那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对文学分类的一些阐述加以否定,这样就形成了悖论.  相似文献   

7.
诗酒醉年华     
一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但通往巅峰的其他高山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组高山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于东汉建安年代,迄于隋统一,历时约四百年。在这之前,能真正被称为"诗人"的,大概只有屈原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诗人涌现,而且多呈"集团"式,如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竟陵八友"等,他们在诗歌的荒野里开疆拓土,引领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从先秦至两汉,"名实"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一个涉及语言哲学的理论问题。"名实之辩"主要讨论的是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实"理论既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课题,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不可回避的话题。从逻辑思想的角度,考察魏晋南北朝关于"名实"的理论和观点,能很好地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逻辑思想的发展铺设理论基石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曾祥辉 《考试周刊》2010,(13):36-3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人撰史风气十分盛行,这一时期留下的大量史著为后来史家的著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这种私人撰史风气的盛行有其一定的内在原因,本文作者在阅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结合梁启超先生的观点,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撰史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此时名士归隐现象普遍盛行,这种现象一直贯穿此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