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信息的创新为媒体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平台,使新媒体应运而生。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互联网用户绝大多数都是手机用户。新媒体可以对以往传媒形式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媒体具有更加深刻的价值,是媒体发展的新形式,包括微信、微博等多种传播途径,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终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视音频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陈敏利 《中国出版》2013,(17):36-39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使得各种形式的数字新媒体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进行商务交易、开展即时沟通、娱乐休闲等新媒体应用不一而足。不断扩大的庞大的用户规模蕴涵了巨大的商机,运营者们最为关注的则是如何将这种商机价值货币化。因此,在提升创新服务技术、提供多样化产品的同时,在行业竞争中创造有效的商业化模式成为新媒体经  相似文献   

3.
潘洪涛 《青年记者》2013,(27):21-23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环境中,广电新媒体不再只是内容产品的信息消费平台,应用将成为智能电视与互联网电视的新宠。在庞大的新媒体产业中,广电系统的新媒体产业,不论是技术、市场需求还是商业模式,近年来都经历了变革。如果说将互联网技术和运营模式引入广电,是广电新媒体发展的第一阶段,那么,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广电新媒体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更波澜壮阔  相似文献   

4.
杨建荣 《青年记者》2012,(26):77-78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继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视频等。新媒体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为载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①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主体。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数码科技  相似文献   

5.
宫魁  汤代禄  郭强 《青年记者》2017,(12):81-82
如阿融合新老媒体的优势,构筑起新型的融媒体形态,是报业集团乃至全国传媒行业当前努力的重点.移动互联网成为新兴传播渠道,大众报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建立起“新锐大众”“山东24小时”“齐鲁壹点”“半岛”“爱生活”“壹家”等6个主要的客户端产品以及上百个官微,影响用户千余万.如何将这些新媒体的影响力聚集到集团影响力中,如何将这些新媒体用户稳固为集团的用户,成为摆在集团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集团信息技术部与各媒体通力配合,建设了统一大数据运营平台.截至2017年2月,已经汇集260多万用户数据,完成了对集团主要客户端产品内容数据、用户数据、行为数据的汇集和整合,初步建成了为集团汇集数据的“数据基地”.  相似文献   

6.
赵山山 《云南档案》2016,(10):44-47
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的出现及发展为非遗档案的开发及价值的挖掘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平台,影响并改变着非遗档案的开发实践。新媒体便捷而高度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将使"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理念得到有效落实与深化,并使非遗档案开发主体趋于多样化。新媒体环境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信息的呈现形式与信息产品类型变得更为丰富、多样,拓展了非遗档案开发创新的空间,非遗档案开发产品表现形式及类型将日益丰富化。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连接的是人,《1057大家帮》节目将爱心互助理念通过这张网传递给更多听众,传播向上的力量,彰显广播价值。节目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广播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节目80%以上线索来自于新媒体平台,来自于听众用户的创造,将听众聚合成为节目内容生产的主体,用户原创内容(UGC)理念贯穿了整个节目制作全过程。实现了互联网产品追求移动化和社交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新媒体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体系。新媒体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能够打破时间、区域的限制将信息进行无障碍的传递,是社会生产的一场新革命。新媒体在传播信息中充满正负两面的信息,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政府应当思考的问题。新媒体在社会舆论的传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也是传递民情民意,加强政府科学执政,实施民主监督的好帮手,但是由于新媒体发展的自由性,信息交互平台的多样性等为政府控制舆论带来更多的挑战。处理好新媒体舆论的管理对政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新媒体传播对舆论引导所带来的挑战的角度出发,为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手机报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将新闻信息发送到手机终端,从而满足手机报用户的信息需求.如何改进现存手机报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报新媒体的优势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6新媒体发展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产品的用户体验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对数字出版产品的5个体验层次进行分析,提升数字阅读体验。优化产品体验时,要关注数字出版平台的用户需求以及产品目标,把握产品的功能设计和信息的内容需求,实施规范化的产品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设计,做好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和导航设计,突出产品的设计美感。  相似文献   

12.
在如今的互联网大环境之下,信息平台交互"混搭",媒体界限模糊不分,新媒体技术引领了碎片化的新闻阅读,自媒体使平民"发声",传统媒体主动借助于新媒体技术以各种适应性变革寻求自身发展壮大之道.各大传统媒体纷纷"上网"之后,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开设开发更使得互联网平台信息聚合能力大增.传统媒体要提高适应性,必须"导入"互联网思维.本文试图从叙事角度厘清互联网与新媒体叙事特征,并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大开讲》电视新闻节目为例,探讨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通过互动叙事增强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税务数字档案”是依托互联网新媒体,通过整合、优化和新建的方式,搭建标准统一、新老兼顾、稳定可靠的客户端和税务端,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内的税务数字档案经上网鉴定后提供给广大纳税人查询利用,将税务数字档案编研公开共享,大幅提升税务数字档案对外服务能力,使公众对税务档案信息的获取更便捷.这将是税务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赵子剑 《青年记者》2017,(32):54-55
“互联网+”指的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与传统行业的深度结合所达到的一种经济发展新形态,在这一知识形态中,各个行业的社会资源能够实现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行业环境的改善.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的电视媒体在资源的梳理能力、整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相对不足,与新媒体两者之间有相互借力的基础和条件,唯有各尽其责、突出优势,才能最终实现媒体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息整流与知识增值服务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提出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功能目标是信息整流与知识增值服务 ;信息与知识转换是数字图书馆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图书馆受到Internet的巨大冲击、不再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唯一提供者 ,数字图书馆如何才能挽回失去的老用户 ,吸引新用户 ?知识管理工程将使数字图书馆成为 2 1世纪学习的大平台、文化知识的大平台和知识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16.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  相似文献   

17.
伴随移动互联时代开启,争夺公共平台入口权将对传统纸媒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以金陵晚报系列新媒体产品矩阵的探索为例,探讨区域都市类纸媒如何高效运营公共平台入口权,提出报纸要与移动接口全面融合,由研发建设新媒体转向整合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思路,围绕中间业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立体化、即时性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进入人们的生活,传统媒体不得不考虑与数字技术、新媒体融合发展。广播如何融入新媒体,与新媒体适时适当地结合,把广播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借新媒体的形式,发展扩大广播的影响力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实。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般分为技术层面的融合、内容层面的融合、传播方式层面的融合,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卢诗宇 《新闻传播》2023,(16):173-175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环境中,新媒体技术在此期间得到了持续的优化和完善。新媒体是指在各种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的全新技术时代,比如网络、数字以及移动技术等。数字技术是新媒体的基础,网络传播便是其载体,在此种条件下,使信息传播和互动更加有效,其具有较强的创新价值。在新媒体技术持续发展中,网络用户可以利用多种平台来发布和传播消息,例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不仅丰富了交流方式,并且有效拓展了沟通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若想得到进一步发展,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充分运用新媒体来优化新闻传播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云计算、框计算技术的出现,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更快捷共享到信息的创新。如何根据用户特点来开展用户数字资源利用能力的教育,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数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