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视频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要推动移动直播报道从萌芽步入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还需从实际应用中进行反思,潜心摸索提升路径。本文从多角度分析移动视频直播在当下新闻报道应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挖掘潜在提升空间,以期助力新闻媒体完善既有报道形式,推动新媒体直播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袁丽媛 《青年记者》2017,(11):67-68
2016年11月发布的《2015-2016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提到,发展如火如荼的移动网络视频直播成为关注热点,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成为移动视频直播用户.①2016年被称为网络视频元年,移动视频直播平台呈现出新的传播特征.下面,笔者对移动视频直播平台的传播特征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3.
牛天 《青年记者》2016,(34):11-12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冲击着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和新闻生产模式,形成冲击与吸纳的一波波浪潮.在新的一轮媒体创新中,视频直播和短视频成为新的风口.新华社以此为契机,在新华社客户端开启“现场新闻”视频直播,把新闻现场实时、全方位、全息化地呈现给受众,链接传播者、文本、事件以及受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生产链条,构建出一种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成为行业焦点.为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新闻"报道优势,总结了"短视频+vlog""短视频+移动直播""短视频+动画""短视频+航拍"等四条创新发展路径.旨在助力短视频开辟新闻报道新方式,破解新闻报道创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时代,在大数据、云计算、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加持下,众媒朝向智能化、移动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在视频直播领域,路透社推出视频移动客户端Reuters TV、美联社深耕视频直播业务,推出AP Direct、Live Choice等产品,法新社主打高清视频技术。当视频化已经成为移动端发展中的重要趋势,新华社在视频直播、移动化发展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从现场新闻的推出到现场云、现场+,不仅实现现场新闻的文图、视频、直播稿件,即拍、即传、即收、即审、即发,而且建设现场云平台助力媒体行业用户实现新闻供稿的创新发展。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编贺大为以《新华社:从传统供稿向云服务拓展》为题,分享了新华社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曾捷 《东南传播》2016,(8):108-111
广播新闻直播在传统意义上只是属于声音的传播,互联网平台直播属于的是视觉传播的。广播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实现视频的直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移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直播平台这样的发展新鲜事物,在媒介日趋融合的今天,二者之间可以实现融合,并实现媒介发展的新的突破。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在于网络视频直播对传统广播直播的冲击与挑战,在网络视频的直播环境下,推动广播直播的新的发展和创新,这里面的优势在于其突破了原有视觉的维度,同时转变成以网红和明星模式为核心的新闻主持,把两个媒介的巨大受众实现汇聚和消融,最后就是广播新闻直播样式的改变与创新,让广播主持人更加的形象具体,让听众更加直观地接受全面最快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媒介融合时代,移动互联设备的更新重新定义了新闻现有的传播模式和生产方式。新闻直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媒体,移动终端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新闻直播的固有模式,进一步颠覆了新闻直播的概念。在2016年这一"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移动直播以破竹之势席卷互联网,引起了新闻媒体尤其是一些老牌传统新闻媒体的极大重视。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专业新闻机构主动进行创新转型,适应传播生态的变革,将新闻的权威性和主流地位拓展到移动新闻领域。同时,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网络直播作为一个媒介融合的过程,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从移动新闻直播的定义、传播模式和生产方式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来分析媒介融合环境移动直播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林昱星 《东南传播》2021,(12):37-39
移动新闻直播是传统地方电视媒体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移动互联网迅速传播和直播行业飞跃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直播与网络手机端的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各类网络手机直播平台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年内,能够占领国内信息传播的半壁江山,这与新技术、新的营销认知息息相关.传统地方电视媒体也有着深厚的发展根基,核心力量是记者,能够把握新闻传播的基本要领,但是融合的创新力与价值变现力尚有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现状、优势,找到移动新闻直播融合创新与价值变现的方法,以及对未来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做出预判.  相似文献   

9.
毕秋灵 《今传媒》2016,(7):112-113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始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新闻视频直播通过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传播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形成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和网络社交形态.这种以实时化、社交化为特征的互联网应用正在改变新闻现场的定义和新闻叙事的方式,其特点表现为内容选题突出悬念和参与感,用户生产和专业生产共同构建出新闻视频直播生态,将用户变成了新闻信息生产的一部分,满足了用户的新闻参与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特别是3G移动流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浙江在线的网络视频直播空间上从演播室走到户外,类型上从访谈类节目走向突发新闻移动式直播,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更丰富多彩,而且技术运用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1.
移动传播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成为信息传播与接收的重要载体,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以及用户的新闻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梨视频作为资讯类短视频行业的"领头羊",改变了新闻生产的话语模式,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率。主流媒体纷纷使用微视频来进行政务报道,在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对短视频领域也无法视而不见。在移动传播时代梨视频的发展经验或能为主流媒体的再造升级与资讯类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曾抒羽 《东南传播》2020,(5):112-113
传统电视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为了保证主流媒体影响力、传播力,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亟待转型,打造自身融合传播品牌。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对电视播出的内容进行优化,打造互联网短视频品牌"帮视频"和民生内容直播平台"帮帮团V直播"。本文以《帮帮团》的融媒体实践为例,探讨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建构个性化的移动直播平台和网络视频品牌。  相似文献   

13.
视频直播将成为"两微一端"后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用户量、传播力迎来更大突破,"边走边看边播"和具有"临场感"的移动视频直播时代已经到来,因此笔者以互动仪式链这一理论分析了直播间内部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报已成为新闻传播和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安徽手机报》承担着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群众意愿、服务人民群众、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自创办以来,在内容、形式、技术、渠道方面持续创新,从现在的短信、彩信和WAP形式向视频、动漫、新闻直播、互动参与等全媒体方向演变,实现手机阅读、手机视频、手机语音等全业态融合,巩固壮大移动互联网舆论宣传阵地。  相似文献   

15.
移动新闻直播作为媒介技术发展的新产物,在为受众带来高效的媒介体验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莫过于在移动新闻直播中所出现的媒介的伦理道德问题。移动新闻直播中所暴露的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对暴力画面的播报、对受害者家属的二次伤害等问题对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借鉴波特的道德推理模式,通过具体的移动新闻直播案例,针对其中所暴露的主要的媒介伦理道德问题,提出新的解决之道,以构建和谐的移动新闻直播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16.
单成彪  刘扬 《青年记者》2016,(28):17-18
国际互联网开启了全球传播新时代,多元参与、跨界融合、跨境传播,为各国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目前,全球传媒领域在技术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移动化,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用户接触新闻信息的主要界面;2.社交化,社交平台成为新闻信息通过人际关系聚合与扩散的重要中枢,其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媒体化趋势;3.视频化,随着网络带宽与传输速度的改善,网络内容呈现形式更为直观,视频直播等正在成为各媒体网上内容呈现的标配,VR等视频形式成为网站内容形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宋光 《新闻世界》2014,(9):95-9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报已成为新闻传播和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安徽手机报》承担着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群众意愿、服务人民群众、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自创办以来,在内容、形式、技术、渠道方面持续创新,从现在的短信、彩信和WAP形式向视频、动漫、新闻直播、互动参与等全媒体方向演变,实现手机阅读、手机视频、手机语音等全业态融合,巩固壮大移动互联网舆论宣传阵地。  相似文献   

18.
从网络"媒介"与影视剧相互交融的网络影视剧到移动直播与社交平台联姻的"直播间"、"弹幕"再到移动视频与社交平台持续发力的短视频,媒体技术不断迭代演进的过程中,影视传播产业呈现出了一副崭新的传播图景。传统电影人才入场新兴影视传播行业会带来什么?网络影视剧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如何做好产业升级和规范化运作?在经历了移动直播和持续发力的短视频业态后,影视传播的下一站会是什么等等问题成为影视传播产业在新媒体技术演化视域下的重难点。本文通过梳理新兴影视传播行业的纵向发展历程,并横向对比发现内在逻辑:每一种新兴影视传播方式的产生都体现出了人们渴望自我实现和平等互动传播的心理需求。技术和人文的交汇,或许能够让影视传播产业在新的媒介技术视野下成为更具生命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的应用日渐普及,新闻传播的视频化、移动化特征日益明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网络视频凭借其便捷直观的特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智能手机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使移动终端迅速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这些都使得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遭遇重大挑战,迎来深刻变革。新闻传播日渐采用视频形式,移动终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0.
李文静 《青年记者》2017,(20):93-94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信息生产逐渐从“以新闻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以直播、短视频为代表的UGC(用户生产内容)视频以个性鲜明、易于传播的特性成为各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重点打造的内容.然而,在UGC视频的长尾市场中,内容的生产、聚合和传播等各个环节都面临着种类繁杂、质量参差不齐的难题.本文认为,在全国各行业普遍实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媒体应用UGC视频时也应改变盲目迎合用户的传统思维,从供给端出发,构建UGC视频全环节全要素的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