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辉 《新闻传播》2023,(15):58-60
新闻宣传报道已经进入融媒发展新时代。民生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纷纷融媒创新化。时政新闻大到政策方针,小到百姓生活,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抓紧一切时机,搭上“融媒创新”快车,让枯燥的时政新闻变得鲜活生动,更好地承载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具有特别深远的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上半月,第十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五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两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围绕这一重大时政事件,中国报纸展开激烈的新闻大战。通过分析相关报道,我们发现:由于报道环境的变化、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解放等原因,中国报纸的时政报道手法,较之以往发生如下变化(实际上也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宇 《中国广播》2010,(1):29-31
时政新闻改革是广播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近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广播作品,从观念、视角、角度、形式、深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广播时政新闻创新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时政新闻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融媒时代,如何创新报道方式,让时政新闻"活"起来,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是新闻记者的必修课。本文从时政新闻概述、存在问题、创新策略三个方面论述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露耘 《新闻界》2007,(2):79-80
2004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组织的“两会”报道受众需求调查显示:选择“非常关心国内外大事”的被调查者占到总样本量的50%,“关心与生活密切时政新闻”的占31%,仅有3%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少关注时政。这表明,读者对时政新闻有着旺盛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等重大会议报道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传统媒体一直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融媒体时代,重大会议报道如何创新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融媒时代媒体发展趋势、表现形式的剖析,提出了“两会报道”创新的三个重要方面。从政策把握方面挖深度、找角度;在媒体语态和表现手法方面,网络化、贴近青年审美;从报道方式方面,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AI人工智能、动画、VR等形式,活泼生动地表达会议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使报道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真正做到有效传播,成为有影响力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时政报道的发展需紧跟时代潮流,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敢于挑战、把握机遇,运用新理念、新方式使时政报道更具温度.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融媒时代为时政报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时政报道在融媒时代提升温度的有效路径,旨在明确时政报道在融媒时代下的变化及创新方向,结合时代特点推动时政报道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的创新,就是要以民生报道理念为主导,提升和扩大新闻的社会影响力。跟进民生报道理念,不仅是记者综合素质改造和提升的必然选择,更是转变传统报道理念、增强报道温度和深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两会报道年年有,今年如何有创新?特别是在关注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最大语境,传播手段也迅速完成了从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到微博时代转换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刘滢 《中国记者》2015,(4):57-58
2015年两会,外媒报道焦点除长期关注的经济增速、国防费用等问题外,还包括"四个全面"、环保、反腐、就业等热议话题,在传播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也不乏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1.
黄帅 《青年记者》2022,(23):33-35
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报时政类新媒体“海运仓内参”的分析,论述在融媒趋势下时政新闻报道发生了时效性增强、信息增量提升、读者能更好地参与反馈与互动等新变化,并结合相关时政类新媒体的探索,探讨时政类新媒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时政新闻作为地方电视台自办节目的重头,在当下存在不少问题,致使受众流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电视台要重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形式的独特性。基于时政新闻在地方台的重要地位,其报道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思考,以求使时政类节目更具创新性,从而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13.
媒体融合语境下,技术的不断创新变革,使得新闻的可视化报道逐渐成为常态,并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尤其是在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表现更为明显.时政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报道中的热点和焦点,但往往也是难点.如何让时政报道在解读国家大政方针、重要议题时,通俗、易懂、接地气,这是长久以来主流新闻界期待突破的问题.而当可视化触碰时政报道,全国“两会”报道便别开生面.为此,文章选取了人民网等七家媒体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可视化报道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了其可视化产品的话题分布、话语特征、表现形态等特点,以探究当下时政新闻可视化报道的创新路径和提升空间,为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雪花 《中国广播》2008,(10):76-77
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它所包含的范畴远远超越了体育本身。北京奥运会史无前例地吸引了80多位全球政要,使北京成为规模空前的国际外交大舞台。做好这些活动的报道对于更好地树立我们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台8位时政记者通过不懈努力,不仅较好地完成了这些报道任务,而且在报道形式和内容上有了一些创新。  相似文献   

15.
孙瑶 《记者摇篮》2009,(7):84-84
近几年来,以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为突破口,按照“三贴近”原则改进时政报道成为各级媒体实践的方向。各级媒体抓文风、改文风并未懈怠,在调整报道结构、突破传统报道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根本上解决媒体所作报道与人民群众的关注存在的脱节现象,就要真正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去选择新闻和组织报道。辽宁电视台以及多家媒体迅速转变作风,按新闻规律办事,以新闻价值大小为取舍的杠杆,在随后的一系列报道中创造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从各地收视率统计来看,民生新闻的迅速崛起,对传统意义上担纲“主流舆论”重任的时政新闻都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然而民生新闻毕竟只是电视新闻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时政新闻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其存在的空间。但是,从民生新闻的快速崛起中,我们也看到了时政新闻值得改进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地方台时政新闻因有很强的贴近性而受到观众青睐,要真正成为吸引受众的强档栏目,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才能提供更多的权威资讯,赢得更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政新闻应始终以"5G+AI"的技术创新作为产品底色,以用户思维包容技术发展,以内容适配度作为取舍技术之准则,顺应云上直播、访谈互动等趋势,积极探索发展融媒时代口碑与流量双丰收的新型产品。在此基础上,创新具有影响力的老牌产品,增强用户黏性,积聚IP潜力,推动新闻报道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电视时政新闻的编辑工作应该从内容角度选择、采编报道组织、媒体联动策划、效果评价分析等方面,推进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政治新闻,在我国大多与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政治。外事活动有关。目前,采访报道时政新闻的中央媒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唯一的一家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