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产品试水到用户一年突破1亿,从简单的语音聊天工具变身多元化立体式沟通平台,微信在版本的不断升级中逐渐完善,最终打造成为IM领域的"无敌航母"。2014年8月14日,腾讯发布公告微信目前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4.38亿,这意味着它已经覆盖了一半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微信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变革使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军 《新闻世界》2015,(1):59-60
从产品试水到用户一年突破1亿,从简单的语音聊天工具变身多元化立体式沟通平台,微信在版本的不断升级中逐渐完善,最终打造成为IM领域的"无敌航母"。2014年8月14日,腾讯发布公告微信目前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4.38亿,这意味着它已经覆盖了一半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微信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变革使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对大学...  相似文献   

3.
微信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它为各个年龄段的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交往方式。目前,人们正处在微信的传播时代,人际交往问题是这个传播时代里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微信人际交往的动机、特点、弊端等三个方面初步探索了微信的人际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年春节以来,微信红包引领了"全民抢红包"的热潮,一部分微信用户通过发红包的方式给亲朋好友送去节日的祝福,还有一部分微信用户在各种群里抢红包玩得不亦乐乎,不仅增强了节日的氛围也加强了朋友之间的联系。在笔者看来,微信红包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活动,符合当代国人的需求,其便捷的操作性、趣味性以及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感情是微信红包得以流行并大获成功的原因。本文以传统红包和微信红包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微信红包的特征,探析了其在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露 《东南传播》2014,(8):111-112
伴随着SNS从最初的发展到如今的日益成熟,社交网络已成为人际关系交往中重要的工具和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便捷的交流方式以及互联网所提供的海量信息都使人们的交际圈在基于六度分割理论上不断地扩大,但网络信息的过分公开和个人隐私的保密性也随即出现矛盾。本文首先从微信概念出发对它的特征和使用人群进行分析,再通过功能主义理论"使用与满足"着重分析微信交友新模式出现的动因,最后对kik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交软件,短短五年时间里用户量突破6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形式和生活方式。然而出现在微信中的微商传销却给微信的传播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传统传销、网络传销和微信传销活动进行对比分析,以及朋友圈传销活动的跟踪观察,深入体验等,探究微信传销在微信平台的传播模式、传播特点和它对微信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漪 《东南传播》2015,(6):73-78
祝建华(2004)的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通过比较新旧媒体对受众需求的相对满足程度来解释一项新的技术的采纳和使用,本研究由此得到启发,并试图从另一个视角探讨权衡需求理论的适用性——新媒体平台的人际交往中是否也存在权衡需求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了微信的使用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定量分析来建立新媒体人际交往——关系视角的权衡需求理论,将微信人际交往按"强关系"、"中等关系"和"弱关系"进行分类,讨论权衡需求与微信的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关系维度中,相比手机等其他媒体,微信确实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维系社会关系的需求,受众总体上认同微信能更好地满足维系社会关系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刘昊 《新闻战线》2012,(10):88-90
在互动中进行彼此意见、观点、感受的碰撞,情感得以传递,误会得以消解,网络人际关系得以维护。微博让虚拟的网络交际变得鲜活而灵动,靠自身用户的黏性和表达的真诚直率为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9.
陈一沿 《东南传播》2021,(6):127-12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传播的研究已经很难跟上现实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各种媒介的接触日益频繁,以至于离开媒介难以自拔,特别是微信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是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软件领域的一次变革,对人际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人似乎都患有这种"媒介依存症",个人依赖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而与媒介之间建立了一种依赖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国人际关系的学者翟学伟认为,互联网的介入将市场社会或流动社会中本已失掉的关系再一次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将长久而低选择的关系打破了,互联网使传统生活中的关系延伸出新的交往模式。本文以相关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微博与微信的人际关系的不同表现入手,分析研究互联网中的人际关系及特征。  相似文献   

11.
秦艺轩 《今传媒》2016,(1):70-71
由于微信独特的信息交流和传播特征,一经上线就受到广大用户的支持,然而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的同时,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谣言传播渠道,同时,由于微信具有深社交、强关系、精传播的特点,导致网络谣言通过微信朋友圈向更大范围扩散,进一步加剧了网络谣言的危害.本文就从网络谣言的特点和微信的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谣言在微信中的形成要素,探索阻断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路径,维护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12.
林建兰 《报刊之友》2014,(10):20-21
研究中国人际关系的学者翟学伟认为,互联网的介入将市场社会或流动社会中本已失掉的关系再一次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将长久而低选择的关系打破了,互联网使传统生活中的关系延伸出新的交往模式。本文以相关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微博与微信的人际关系的不同表现入手,分析研究互联网中的人际关系及特征。  相似文献   

13.
2005年,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站在中国高校勃然兴起,经过几年发展,人人网在中国内地高校市场中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本文旨在通过对SNS网站交友模式与传统交友模式的比较,探讨SNS网站对大学生群体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代莉 《今传媒》2020,(4):94-98
在本次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探究了大学生群体的微信表情包使用行为与其所拥有的黏连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和桥接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的相关性。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209份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关系网络下表情包的使用类型有明显的差异,熟人关系中表情包使用更偏流行化、诙谐化,而生人关系中表情包使用则更为传统化和礼貌化;同时,表情包的使用频率和黏连社会资本与桥接性社会资本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微信,作为聊天软件中的集大成者,其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网上聊天,还是新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一把利剑,但是微信新闻传播作为新闻传播的新式手段,在新闻传播时效性提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虚假消息,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困扰,本文旨在研究微信新闻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希望为新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静 《新闻传播》2013,(2):39-40
微信,一种高端的网络交流工具,自推出以来,以一种迅猛的态势进入大学校园。作为自媒体的新生力量,微信以独特的语音对讲、手机群聊、LBS等功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它如一把双刃剑,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社交。本文主要分析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就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一些思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网络舆情也相伴而生,尤其是微信被广泛使用之后,微信舆情的出现频率逐渐升高.微信发言门槛低、容易叠加且传播时效快,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隐蔽性特点.各种不当、不实的言论常常基于好友间信任或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随手转发,致使舆情危害成倍增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对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微信因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而赢得了众多的大学生拥趸,还被评为2013年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社交类媒体。在微信基础上研发出的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的信息传播及时高效、互动流畅便捷、受众基数庞大等特点对大学校园文化而言有着巨大的传播价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一方面要通过微信传播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把微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微信问政:自媒体时代的社会治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4,(15):64-68
微信问政在近两年的风生水起,反映出公共行政主体方在自媒体时代逐步转变舆情观念,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把微信导入政务、把网络弹性民意导入刚性制度建设,力图打通"两个舆论场"实现均衡话语权的平衡。本文依托微信在中国政治生态中的传播特征,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研究微信问政在"指尖上的政民对话"中是否有效地适应并促进了社会治理,并试图探索微信问政未来继续改善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昕 《今传媒》2013,(10):18-21
微信作为信息传播技术(ICT)的代表之一,因其独特的三大功能(“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而广泛吸引了底层流动人口的使用。本文基于Granovette提出的弱关系假设,对微信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归类,根据预调查的结果,笔者提出流动人口的学历、情感状态、性别因素影响微信使用行为及对社会网络产生想象的七个假设,通过分析236份问卷的数据并结合深度访谈,本文假设部分得到验证,即高学历、已婚的流动人口更多的使用微信的强关系功能,低学历、单身的流动人口更多的使用微信的弱关系功能,微信给底层流动人口带来认识陌生人的可能,但并不能实质上扩展底层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寄希望于微信作为进入更高层次的社交圈子的“捷径”只是底层流动人口的狂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