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茂林 《生活教育》2011,(15):42-46
张之洞,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讲近代教育史,绝对绕不开张之洞。但他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至今对他仍存在许多误读。从近代史上看,张之洞治理湖北18年。应与武昌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是有必然联系的,是他所编练的新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重臣和洋务派健将,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他任湖广总督18年,兴实业、办文教、练新军,成为湖北武汉地区现代化的先驱及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巨擘。为推动张之洞研究,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政协武汉市文史学习委员会拟于2002年9月上旬在武汉主办“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有:一、张之洞与晚清政局及社会;二、张之洞与晚清两湖地区社会转型;三、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三不争"成就晚清名臣,袁世凯"啥都争"沦为窃国大盗。张之洞和袁世凯曾经一起共过事,作为长辈,张之洞非常欣赏袁世凯的才能,曾向朝廷举荐过他。当时,张之洞已是晚清督抚之首,有权有势有名望,袁世凯对他崇拜有加,也曾举荐他做军机大臣。俩人惺惺相惜,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讲近代教育史,绝对绕不开张之洞。但他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至今对他仍存在许多误读。从近代史上看,张之洞治理湖北18年。应与武昌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是有必然联系的,是他所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是他所创办的实业为武昌首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他创办的新式教育文化事业为武昌起义培养了人才……因此,  相似文献   

5.
作为晚清维新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康有为不仅在政治上励志图新,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希冀通过译书来宣传国外先进的思想观念来达到启蒙民智的目的。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发起的译书活动蓬勃发展,虽然在当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6.
作为晚清政坛的风云人物,张之洞在洋务运动后期和清末新政时期,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与影响。张之洞在督鄂的十多年里,积极向西方学习,大力采取措施在湖北建立了近代工业、交通、军事和教育,为推动湖北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晚清白话文运动为"五四"白话文运动作了不可或缺的历史积淀与开拓奠基,然而却不可能凭借自身的力量直接发展成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较之晚清,"五四"白话文运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与新文化运动的合流、与文学革命的合流、与国语运动的合流及其显示出的新文学创作实绩。"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合流,将作为工具和载体的语言革命与思想文化革命紧密结合起来,迅速实现了双赢局面;与文学革命的合流,将语言的问题和文学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将主攻方向定位在文学革命,从而改变了晚清白话文运动的性质与流向,实现了历史的飞跃;与国语运动的合流,使其汇聚在"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旗帜下,形成双潮合一之观;而"五四"新文学显示出的创作实绩,正是"国语的文学"和"文学的国语"的双重实现,也是真正推动现代书写语言发展的新文学能够站稳脚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晚清后期政府要员张之洞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一度表现出"亲日"的外交倾向,本文认为,促成张之洞外交倾向的原因有多种,并举出具体事例说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兴亚"人士积极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896年的"张盛交易"是指张之洞、盛宣怀在汉阳铁厂改行官督商办制度时所做的利益交换一事。对此,两人在自己的往来文、电中没有明确完整的表述。而时人及后世学者的说法则有多种版本,具有代表性者是叶景葵、胡思敬、梁启超、全汉升等人。依据这几人的身份及与张、盛两人的关系,并参照张之洞、盛宣怀、王文韶等人的文集及往来电报,"张盛交易"的史实应该是存在的。造成其说法不一的原因和晚清社会的政治潜规则密切相关,这一交易也曾深刻地影响到了张、盛的政治前途及晚清政局。  相似文献   

10.
贺崴 《文教资料》2013,(35):77-78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上世纪初的一场浩大的思想文化变革运动.它是政治制度着一重大变革而产生的在文化领域的连锁反应.当时的中国,正处在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西方现代性民主共和制后的适应期.我们稍加分析便可发现,这场剧烈的政治运动显得非常不成熟,它具有先天的缺陷.即在制度上的现代性改革的同时,文化层面现代性的明显滞后.新文化运动不是一个意外行为,而是酝酿已久的质变的产物.其酝酿期从晚清一直到五四运动,这么长的酝酿期以及新文化运动迸发以后的时期,现代出版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