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直播因其传播内容同步便携,可以同步上传分发多个传播平台,并能与网民进行互动,成为了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阵地。本文通过对传统电视直播与移动直播特点、方式的对比,与大家共同探析移动直播在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访谈类节目是重要的视听节目类型,其中的直播形式更是受到观众们的欢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移动新闻访谈直播成为当下的热点形态.本文重点关注各类移动新闻客户端上的新闻访谈直播,首先从形态演进角度分析了从广播电视新闻访谈直播到移动新闻访谈直播的形态演进;其次,结合互动仪式链相关理论,从移动访谈直播间、直播过程的互动、访谈内容的共享三个层面分析了移动新闻访谈直播的特点;最后,总结了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分析移动新闻访谈直播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移动新闻直播作为媒介技术发展的新产物,在为受众带来高效的媒介体验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莫过于在移动新闻直播中所出现的媒介的伦理道德问题。移动新闻直播中所暴露的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对暴力画面的播报、对受害者家属的二次伤害等问题对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借鉴波特的道德推理模式,通过具体的移动新闻直播案例,针对其中所暴露的主要的媒介伦理道德问题,提出新的解决之道,以构建和谐的移动新闻直播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成为了整个传媒产业的前进方向.尤其是自2016年始,互联网所打造的新媒体视频直播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以新闻事件直播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新媒体直播节目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和青睐.这些直播报道虽然还很不成熟,还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这些报道中所出现的新的采访报道的思路和方法,却能够为新闻专业教育,尤其是新闻采访课程的教学带来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林昱星 《东南传播》2021,(12):37-39
移动新闻直播是传统地方电视媒体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移动互联网迅速传播和直播行业飞跃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直播与网络手机端的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各类网络手机直播平台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年内,能够占领国内信息传播的半壁江山,这与新技术、新的营销认知息息相关.传统地方电视媒体也有着深厚的发展根基,核心力量是记者,能够把握新闻传播的基本要领,但是融合的创新力与价值变现力尚有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现状、优势,找到移动新闻直播融合创新与价值变现的方法,以及对未来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做出预判.  相似文献   

6.
高一哲 《传媒》2019,(2):51-52
据比达咨询统计调查,2014年至2017年,我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已经突破6亿人。在2018年上半年,这一增长态势有所放缓,但因受众基数庞大,整体处于平稳增长状态。移动新闻客户端改变了以往的粗放型用户扩张策略,转而思考如何提供优质内容、强化受众黏性、提升受众体验。直播模式成为移动客户端新闻传播的发力点和竞争点,《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等新闻媒体的移动客户端在2017年纷纷创建新闻直播项目;央视与全国各地媒体展开合作,打造移动新闻直播矩阵,建立央视新闻移动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25%的受众有收看移动新闻直播的习惯,这意味着移动客户端新闻直播模式已经形成,将为主流新闻样态转型与创新提供参考借鉴。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当前实际,从内容、形式、技术、互动等维度展开分析,思考并探究移动客户端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为其后续改进革新提供策略支撑。  相似文献   

7.
移动直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提供发展契机、开辟了新思路。然而移动直播新闻在实际应用层面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内容可控性弱、信息泡沫严重等问题。本文以央视新闻“正直播”频道为例,探讨移动直播在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应用情况,并对移动直播新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叶军民 《东南传播》2015,(2):145-147
直播是广播新闻一种普遍的播报方式,而连线报道则是广播新闻直播中大量运用的报道形式,连线报道对提高新闻时效性、真实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连线报道的选题、找准连线报道时空点、连线报道说什么、连线报道怎么说四个方面探讨记者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直播中的连线报道。  相似文献   

9.
宋国澳 《青年记者》2022,(23):41-42
当下主流媒体的实践案例表明,多数移动新闻直播尚未实现直播样态的“再造”,“移植”依然是媒体直播的主流选择。移动新闻直播虽在内容、语态和互动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电视化倾向,但媒介进化总是伴随着时空障碍的消解,这昭示着未来的移动新闻直播将从时间、空间和主体进行三维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移动实时新闻发展迅速,媒体对移动直播新闻方式越来越重视。通过将实时移动新闻与实时电视新闻进行比较,该文指出,移动实时新闻还具有增加最新性,在线状态和参与度的额外好处。但是,存在诸如缺乏后期处理,识别体验差以及主机响应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移动视频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要推动移动直播报道从萌芽步入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还需从实际应用中进行反思,潜心摸索提升路径。本文从多角度分析移动视频直播在当下新闻报道应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挖掘潜在提升空间,以期助力新闻媒体完善既有报道形式,推动新媒体直播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发展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媒体新闻的若干潜藏问题以及现有的新闻传播优点,首先是因为移动新闻广播的及时性更加强大,二是拓展内容来源,实现了合作共享,第三,它具有很高的观众参与率和丰富的实时移动新闻内容.简而言之,移动客户端新闻实时广播是一种新的新闻发布形式,在突发新闻、建立社交场景和增强观众参与度方面具有独特的发布优势.  相似文献   

13.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凭借着终端种类广泛、使用便捷、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携带量大、阅读时间短等优点,迅速抢占市场,进入大众视野。本文通过分析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起源与特点,分析了它的优势与缺陷,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华 《采.写.编》2020,(2):18-19,15
移动直播借助日新月异的手机网络环境得以迅猛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性,与新闻传播“及时、生动、准确”相契合,实现了由“及时”到“实时”的传播品质飞跃提升。新闻移动直播的应运而生,凭一部手机这个移动端就能随时随地获得“在场”“同场”的新闻体验。新闻移动直播革命性地将传统媒体推进了全程、全员、全息、全效的“四全”时代。  相似文献   

15.
田建明 《新闻战线》2022,(7):116-118
得益于低成本的摄录设备和高效率的移动传播APP,即时性、临场感、互动化的新闻移动直播在新的传媒业态中方兴未艾。新闻直播时,传统摄影记者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做出有摄影特色的新闻直播;要主动尝试并掌握文案策划、主持表达、运镜技巧、现场突破等多种能力,在新技术的浪潮中主动接受考验,快速转型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电视新闻生产来说,新闻直播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节目形态。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传媒生态,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对传统新闻生产的渗透和覆盖,新闻直播的理念及操作需要做出调整。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今天的新闻直播可从新闻生产链的两端入手,一方面通过拥抱新技术来解决内容聚合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精准了解受众来解决内容的分发问题,这样的操作路径或许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互联网技术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人们对于互联网时代的风口十分关注,现如今移动视频直播平台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风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在线直播平台已经达到十分庞大的数字,网络直播平台的用户数量更是不计其数,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大众对于新闻的多样化需求从中体现了出来,新闻网络直播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主要介绍当前新闻网络直播的现状,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方玮 《新闻实践》2014,(6):112-113
交通广播是在碎片化收听环境下,紧紧服务本地移动人群,提供参与性很强的资讯内容的媒体。近年来,浙江广电集团交通之声(FM93)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的无缝融合,从"用户思维"角度出发,在突发事件应急直播、主题策划新闻行动、交通大民生深度报道等方面,开拓传统媒体的新闻新空间,扩大传统新闻品牌影响力。极致化突发事件报道,善用新媒体搭建平台在突发事件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新闻直播就是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的报道、采访等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现在,随着电视传播手段及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化采编设备的使用.通信卫星的传送.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新闻的播放能够达到同步进行,新闻直播使得电视新闻成为“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20.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4,(12):66-67
广播中的新闻现场直播,是广播工作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与新闻事件同步,边看边说边采访,直接播出的一种报道形式。这个定义是广播工作者早已明确的。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广播界经常面对特别重大十分复杂的新闻事件做现场直播,造成直播规模大,直播时间长。这样,就出现了直播前演播室铺垫侃谈、直播中访问现场外人士的录音、与新闻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