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指出《洛阳桥传奇》是闽南地区的优秀的民间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从叙事学角度看,发现不同版本间的叙事结构是不同的。歌仔册版表现"回到原点"的圆形叙事结构,也展现不一样的蔡襄形象。而其他版本则显示民间故事的单一叙事结构。通过不同版本故事比较,可发现歌仔册版叙事结构的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
体育新闻本身具有极强的故事性。通过分析体育新闻的故事叙事结构,可见体育新闻叙事结构的两个要素与叙事文本的五个结构要素所强调的重点具有高度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3.
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被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陕西文学有源远流长的秦岭叙事传统,贾平凹是当代秦岭叙事的重要作家,其小说创作展现了秦岭的风土人情。贾平凹小说的秦岭叙事经历了由日常生活到革命历史的题材转变,秦岭在小说中也由背景成为主角。贾平凹的秦岭叙事小说构建起独特的秦岭世界和秦岭形象,展现了秦岭的生态文化、传统文化、革命历史等文化内涵,表现出质朴、原始、包容、革命的秦岭精神,构建了以自然生态为其核心形象,以民间质朴野性的生命力量为精神内核,兼有宗教、革命历史等文化要素的秦岭形象。  相似文献   

4.
路遥从小深受陕北乡土文化的熏陶,加之他个人曲折艰辛的生活经历,使其对养育他的黄土地有着敏锐、独特而又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路遥在创作中,总是将丰富多彩的陕北乡土文化渗透其中,使作品散发着浓郁的黄土气息.路遥以其娴熟的乡土叙事,为我们重现了陕北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和农民式的乡土观念,展现了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广义的文化,从文化内涵与文化结构的分析出发,揭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结构,从中说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主要内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网络基本上已普及全国各地,网上购物逐渐流行,同时也出现了网络书店。本文以孔夫子旧书网的网络书店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网络书店的店名结构特点以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了解网络书店名的命名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雪 《天中学刊》2014,29(6):16-19
木兰故事中的孝文化主题是木兰形象成为文学文化史上典范人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木兰故事在千余年的流变中一个始终较为稳定的主题.从北朝的《木兰诗》到清代各种小说戏曲,历代叙述者们都试图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式阐释木兰的孝行.从孝文化的角度关注木兰故事,分析其生成、发展、兴盛的演变轨迹,进而揭示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对于木兰故事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鲁迅的小说在人称运用方面的三大特征 :一、在鲁迅的小说里 ,人称的运用 ,叙事角度的选取 ,不单是为了叙述情节 ,更重要的是为了丰富叙述的表现力 ,塑造鲜明而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二、通过人称的交替运用 ,改变叙事结构 ,表现小说的多重主题 ;三、把人称的运用作为安排小说艺术结构的重要手段 ;四、通过不同人称的运用 ,寄托着鲁迅矛盾复杂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9.
刘莉 《天中学刊》2023,(1):62-67
隋炀帝十分重视神秘文化,对其持一种既利用又控制防范的态度。在有关隋炀帝的文学作品中,神秘文化主题得到进一步渲染,使得隋炀帝故事充满了神秘与宿命色彩。隋唐五代的隋炀帝故事多借相人术为新皇登基做舆论准备;宋元时期的隋炀帝故事借世俗化的梦征指责隋炀帝必将因失德身死国亡;明清时期的隋炀帝故事则在批判隋炀帝的同时,借助轮回果报观念凸显了“情”的可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内涵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类型规定着叙事模式,不同的叙事模式反映着小说类型各自的文化接受体系,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历史演义——忠奸对立模式——正统儒家文化的载体;英雄传奇——官民对立模式——墨家文化的隐性鼓吹;世情小说——欲理对立模式——儒家文化主导的产物;神怪小说——正邪对立模式——佛、道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莆仙戏是福建古剧种之一,因其古老的表演形态、丰富的剧目、细腻的表演艺术而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南戏遗响。2006年,莆仙戏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以福建省莆仙戏三团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揭示莆仙戏生存现状,探讨当代社会语境中莆仙戏保护与承传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道德叙事是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方法,它具有叙事情境的完整性、叙事情感的交互性与叙事旨趣的道德性等三个特征。故事叙事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叙事逻辑:叙事目标要根据儿童发展水平而设定;故事文本要针对儿童兴趣与需要而合理选择;叙事方法要依据召唤结构进行选择与设计;道德反思要以分享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师或家长要充分利用日常教学中的故事进行叙事活动,组织儿童开展故事叙事的社团活动,鼓励儿童改写、续写和创作故事,推动互动式亲子共读故事与利用电子媒介来讲读故事等多种途径进行道德叙事。  相似文献   

13.
白蛇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受到唐代谷神子《博物志》中《李黄》《李琯》的影响。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进一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基本梗概。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则是它的定型之作。清代方成培《雷峰塔》传奇和玉山主人《雷峰塔奇传》将其日臻完善。笔者试图通过叙述白蛇故事的演进历程“淫欲——悲情——圆满”,来解释隐匿在这种变化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苏小妹故事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经过元明清三朝文人的不断加工搬演,苏小妹被塑造成了一个聪慧敏捷的才女,她和秦观的爱情婚姻故事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苏小妹故事在各个朝代的文本演变以及其中的才女婚姻主题和背后的文化内涵,都有值得探讨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孙爱琴  周圆 《福建教育》2023,(16):20-23
从儿童视角来看,游戏故事是儿童进行自主反思、自我叙述的内在经验活动,具有儿童叙事的显著特征。在游戏故事中,儿童叙事是儿童自己对日常生活的解构和重构过程,是儿童结构化个人感觉和想象的过程,是儿童实现自我可理解性的过程。儿童通过“玩游戏”“画游戏”“说游戏”的行动,在游戏故事中实现了游戏叙事、绘画叙事和语言叙事。游戏故事不仅是儿童表达内在经验的载体,而且是教师倾听儿童声音,理解儿童的现实抓手。  相似文献   

16.
刘莉 《天中学刊》2014,(3):24-27
宣华夫人是隋炀帝故事系统中的重要人物。她本是文帝妃嫔,后入炀帝后宫。唐代,宣华夫人故事基本成形。在以《隋书》为代表的史传中,杨广因调戏庶母之事败露而弑父与杨广登基后罴母两大情节单元已基本确立;宋元时期,与炀帝后宫故事繁荣的现象形成对比的是,宣华夫人故事比较受冷落,相对沉寂;明清时期是宣华故事的繁荣期,不仅作品数量可观,情节也有一定的变迁,宣华夫人的形象也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7.
故事不仅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内容核心,而且成为当代电视节目叙事的重要元素。然而媒体对故事因素的利用与文学对世俗文化的屈从造成了故事身份的混同。通过区分文学文本与传播媒体之间的故事的不同特质,在主张文学秉承自己高贵、自由、诗意的艺术品质的同时,对电视节目叙事中融入的故事因子持审慎的认同态度。  相似文献   

18.
杨晓艳 《文教资料》2007,(28):14-16
本文以《春天的仪式》为例对刘庆邦短篇小说创作的叙事策略和心理内涵作解读。  相似文献   

19.
《太平广记》是宋人编撰的小说故事集,以唐代的作品居多。其中,虎类精怪故事占据了八卷的篇幅,本文主要对《太平广记》中的虎类故事进行解读,试图分析此类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期对虎类精怪故事的解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搜神记》中记载的梦兆故事,涉及到政治、婚姻、死亡、人情等许多方面,它们或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或表达对情感的追求,或表达死生天注定的命运的无奈,或通过人鬼沟通宣扬人情之真善美.这些梦兆故事的寓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了当时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