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后现代”的美学特质,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涵着双重的逆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它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主要包括“表层审美化”与“深度审美化”两类;后者则主要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它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但这种趋势在前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那里就已存在。由此观之,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图景,便在历史整体性上被呈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文学娱乐和商业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众文化的流行迅速占领了相当领域的文化市场,日常生活不断审美化的同时审美也在不断向日常生活趋近。日常生活审美化会使文学艺术的“诗意”泛化,继而削减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和艺术创造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种趋势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更要认清其所带来的消极方面,对其价值进行实质性的质疑,使文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的现状,审美文化产生有其必然性,审美文化是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现实的满足人的生存要求,本质上具有为人的更高级的生存而发展进步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当下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业已成为"美学进程"中势不可当的阶段性话题之一。在浩浩荡荡的商业大潮冲击之下,"审美非功利性"这一命题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透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康德美学的"审美非功利性"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文化立场不同,侧重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学审美存在着较大的审美差异,这一差异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虚拟化与文学审美的虚构性、日常生活的装饰化与文学的形式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繁复性与文学审美的蕴藉性等问题的探讨中呈现出来.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与消费主义相关联的物化审美,而文学审美则是有助于人性丰富与完善的精神性审美,前者不能取代后者.在当下的文艺学研究中,应该批判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人性的不利影响,弘扬文学审美的人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前美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论题,引发了许多学者的讨论。这个命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覆盖了当代整个社会的文化层面。如何看待相关的文化现象,价值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理性的视角。人的审美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审美关系的本质属性。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对象是有审美价值的,但我们还应看到这种需要所产生的结果是善还是恶?如何判断这种需要的善恶及其程度?审美评价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带给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人的主体性却受到极大的挑战,人日益与自身分离,进入了"牢笼"状态,现代性的困境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审美现代性试图以艺术的自律为前提来完成对人类的"救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大众文化结合,以感性的张扬来抑制工具理性的膨胀。但是二者能否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能否完成现代性困境的突围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大众审美的重要现象,它包括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两个方面,大众休闲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融生活与审美为一体是其最基本精神。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它既可积极发挥审美的人文价值功能,亦可为当代美学带来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之所以在学术界引起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针锋相对的争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争论的双方对这一命题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和适用的范围未统一起来。笔者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判断,既违背了审美的本质要求,又不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审美化。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在我国学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但由于对这一命题理解的错位,因而争论虽然激烈,但都未能切中要害。要想探讨清楚这一问题,必须对命题本身进行辨析,弄清其丰富内涵,并将其放在同一个维度上加以考察和讨论,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王英 《文教资料》2006,(31):155-156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和提倡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追述这一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来龙去脉。同时简述它在中国理论界引起的论争。由此认为美学可以在形而上的层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讨论的现实和学术背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的意义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倾向作了批评,认为应该以审美的超越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感性化、欲望化特征进行反思,积极地展开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学术界20世纪开始关注的学术命题和热点问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出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进入中国,引起了反思和争论。该理论的传人,对中国民族文化审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影响,采取积极理性的态度进行反思和借鉴,分析褒贬,去伪存真,有利于推进民族文化审美理论建构,调整民族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提高审美判断能力,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阐释与文化批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后现代社会的莅临和审美的泛化,使当代文化形态开始发生重大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过分依托消费主义而消弭了审美主义的文化精神,艺术的生活化诉求导致艺术本体生命的沦丧,“精神的美学”变成了“眼睛的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就是我们所说的“日常生活的诗意化”,而是指消费社会和传媒时代来临之后形成的表象世界和深层心理的审美化,是泛审美文化的一种现象学描述。审美和艺术向日常生活的扩张导致艺术自律性的消解,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的兴起造成了艺术“光晕”的消失和艺术作品稳定性价值的解体,精英艺术开始与大众文化融合并形成新的时代景观。  相似文献   

15.
田素庆 《时代教育》2012,(7):285-286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研究对象,是与"日常生活"进入哲学视域得到相关批判建构有关。在西方后现代化、消费社会文化的语境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阐释和解读,由此成为中国文艺学界重要的理论资源。然其基于"言说立场"的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文艺学界争论的焦点,其作为学科建制内的讨论与具有审美意味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的关系值得再予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出现,被一些思想家认为是人类彻底解放的必要条件。这种乐观主义的态度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工具理性的入侵带给当代人生存状态的异化,美学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审美活动不再高居于象牙塔之内,而是进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必然的趋势。审美人格所具有的和谐、自由、创造、超越等特征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体保障,它可以激发个体很好地适应环境,保持一种审美的生存状态,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沦入"一切皆为美,一切皆不复为美"这样的美学世俗化中去,这在当代中国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消费文化”和“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既反映出审美在当下生活的某种普适性,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文化追求的转变。客观地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利于生活“诗意”生存的实现,带来了审美的“民主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但对其所产生的问题——美的品格的降低、人和物界限的消解、“化”的极致所造成美的泛滥等,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消费文化”和“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既反映出审美在当下生活的某种普适性,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文化追求的转变。客观地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利于生活“诗意”生存的实现,带来了审美的“民主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但对其所产生的问题——美的品格的降低、人和物界限的消解、“化”的极致所造成美的泛滥等,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美学日益渗透各个领域渗透到日常生活,美学日趋"泛滥",当代美学学者当务之急,就是正确地认识、引导这一潮流。同时,日常生活、美学和审美发生着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成为审美实践的重要领域。因此,探究日常生活理论、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对美学理论的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