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宋午 《教育》2006,(13)
张保贵是第一位在北京创办打工子弟学校的“试水者”。13年的打拼,印证了这位河南籍乡下人创办打工子弟学校的不易。然而,他的这种不易的体验尚未过去,打工子弟学校即将结束自己的使命——它即将消失!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发展是硬道理。今年一月,本刊记者采写的《他们在艰难中前行——关于北京石景山区18所打工子弟学校现状的调查》和《打工子弟学校出路何在》的报道,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了京城打工子弟学校艰辛历程。打工子弟学校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改革大潮而诞生。打工子弟学校的消失,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打工子弟和所在城市里的学生都要在同一个公办学校里读书了,都要享受同等的国家义务教育了。这是时代的进步,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王云建 《教育》2006,(9):16-18
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 这是新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第一个新学年。 在北京,这个新学年伊始的热门大新闻,莫过于这一大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取缔两百多所不达标的打工子弟学校,并由相应的公办学校来接纳原在这些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9万多学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无情:两百余所不达标打工子弟学校被北京依法取缔有义:近十万民工子女获首都市民待遇就读公办学校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这是新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第一个新学年。在北京,这个新学年伊始的热门大新闻,莫过于这一大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取缔两百多所不达标的打工子弟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北京 4 15名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和 2 30名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 :1)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 ;2 )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与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理想 ,且不及公立学校初中生 ,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11,(14):65
曾经从事过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工作的李素梅知道,要让一个误了学时的人真正脱盲是多么不容易。为避免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成为新文盲,李素梅于1994年9月在北京海淀创办了打工子弟学校。虽然历尽艰辛,但在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和流入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学校  相似文献   

6.
锐话题     
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可能增加一所监狱北京的民工子弟学校一向命运多舛,继2009年年底因城建规划遭遇大规模拆迁后,今年6月以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甚至大兴区的30所打工子弟小学又被关停或者即将被关停。关闭打工子弟小学,对这些学校里的孩子来说,只有两条路:一是回老家读书,当留守儿童;二是辍学在家,过早地踏入社会。一份来自广东三大监狱的调查显示,八成犯罪  相似文献   

7.
《教育》2012,(8):34-35
7月26日,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等6人致信教育部长,他们在这封名为《请保留“问心学校”》的信中呼吁保留这所面临被关停的打工子弟学校。这封信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这所打工子弟学校身上。  相似文献   

8.
“二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种瓜的得瓜呀种豆的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老歌,但让我想起这首歌的,却是有些严酷的现实:《法制晚报》4月12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5位学者对北京415名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和230名公立学校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打工子弟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6,(9):1-1
自今年9月1日新学年起,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北京,与此相关的一个大事件,则是全面整顿打工子弟学校的大行动。这个大行动终于在开学之际有了很大的进展——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已陆续进入指定的公办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解散“打工子弟学校”不止一次了,因为这些学校的校舍和师资基本上都不合格。但是由于几乎所有的民工都付不起贵族学校的学费,通常解散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是迫使这些孩子成为盲,要么是迫使这些孩子与父母骨肉分离回老家去上学。这是民工们不能接受的两难选择,所以窝棚一样的“打工子弟学校”能够在打“游击”的状态下顽强地生存。  相似文献   

11.
2月28日,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上海等城市今后将接收打工子弟入读当地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这意味着,打工子弟可以以借考的方式在京参加中考,以借读  相似文献   

12.
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将关停,涉及近3万学生按《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基本标准"规定,校园面积至少要达到15000平方米,校舍总使用面积至少3587平方米,其中体育场地应当  相似文献   

13.
自今年9月1日新学年起,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北京,与此相关的一个大事件,则是全面整顿打工子弟学校的大行动。这个大行动终于在开学之际有了很大的进展——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已陆续进入指定的公办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14.
李一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287-287
打工子弟的教育问题是中国在城市化与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而来的问题。当大、中城市的人口不断增长,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却不能很好的融入其所在城市,不能享受他们本该接受到的教育,这会对未来的城市发展留下很大隐患。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比较差,问题更严重的是艺术教育方面的缺失,这也是打工子弟学校与城市公办学校之间产生巨大鸿沟的一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陈薇薇 《大学生》2013,(Z1):42-43
正2012年11月30日,在"敬老合唱团"首批合唱团员的歌声中,聂小军度过了4年来在北京最难忘的生日,这一天他22岁。校园里跟聂小军同龄的90后们正是大四,忙着找工作、考研。放弃高考游学北京的聂小军则是边读书边做公益活动,他创办了"野地里的读书馆",推广全民阅读,他带着一群年轻人读书,把书香送进打工子弟学校和养老院。聂小军的生日这天,书友会已经默默坚持了99期,办了50多场活动,参与的几千名志愿者影响了数万人。  相似文献   

16.
王云建 《教育》2006,(9):19-22
6月10日,本刊记者就听到海淀区要取缔所有打工子弟学校的消息了。当时,本刊记者觉得有些突然,“六一”儿童节时还参与过打工子弟学校的一些庆祝活动,风平浪静的,怎么突然就全部取缔呢?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克  冯帮 《河北教育》2008,(3):18-19
心理健康问题是流动儿童当前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据北京师范大学~项对415名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和230名北京公立学校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问题检出率为58.3%,而同期调查的公立学校初中生的检出率为26%。调查还表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所无证打工子弟学校的典型个案分析,发现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进入办学质量较差的无证打工子弟学校,是由于地方政府的限制性规定、公立学校的难进、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诱导和家庭环境的不许造成的。解决流动儿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要加大公立学校的接纳能力,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改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状况;同时,中央和省市政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流动儿童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云建 《教育》2006,(9):27-27
针对目前北京市全面整顿打工子弟学校的行动,本刊记者专访了长期关注打工子弟学校的一位研究者郭斌。郭斌现为北京真爱教育服务机构中心主任,他近年一直致力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研究。针对“取缔”一事以及如何解决城市“流动教育”等问题,他从多方面展开论说。本刊记者将其谈话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寒冷的2010年12月24日下午,本刊执行主编杨宗和副主编白玉枉,冒着凛冽的寒风;带着300套新出版的900本《小读者》选装本,来到北京西北郊区的一座教室破旧、设备简陋、读物缺乏的拥有700来位外地务工人员子女的打工子弟学校——缘园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