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跃 《文教资料》2020,(6):101-102
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传播任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历史教育为切入点,分析与民族精神的整合关系,并从历史课程和文化传承两个层面,探索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当前历史教学中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教师要善于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结合现实的生活实践来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氛围来合力强化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的前提是对民族历史化的认同,因此,历史化认同是民族精神的承接面,否则民族精神因缺乏民族特质的整合,而泛化成人类共有的优点,无由彰显“民族”的精神。实际上,离开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就没有根植之处;离开历史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就会因为缺少民族的历史化认同这个基本承接面而难有实效。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教育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必须列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外来文化广泛传入,民族文化受到猛烈冲击的今天,加强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青少年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重视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基础,也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试论延安精神、美国精神与历史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从维护发展民族优秀传统化的角度,探讨了延安精神、美国精神的互补融合与历史创新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舒醒 《思想教育研究》2003,(12):12-14,35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精髓 ,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 ,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国民意识 ,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 ,意识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 ,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所在 ,…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的育人功能,并且逐步认识到历史具有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今天,在积极倡导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之时,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历史教育可以为培育民族精神找到根基,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主体。  相似文献   

8.
通过历史反思,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培育中学生的民族精神,以促进我们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中国现代史教育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更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素材。学习和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富有时代气息和科学内涵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历史思维是人们在认识历史、研究历史事实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历史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在历史思维指导下,以史为鉴,学好历史这本"教科书";以史求是,探究历史文化发展规律;以史铸魂,秉持传统核心价值观:这是维护民族精神威严、重塑华夏儿女民族风骨的致思理路。基于历史思维的民族精神弘扬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情感纽带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历史精神是群体相同相通、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与理想人格,内蕴着群体的生存智慧、美德涵养与社会担当.历史精神产生于群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彰显了群体精神生命的历史传承与追求,也塑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族性与精神血脉.民族的历史精神是民族之魂的体现,引导学生对民族历史精神的感知、理解和传承是个体获得国家认同与身份认同,增强历史...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可能自尊、自主、自强。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的"民族精神"即民族伦理精神."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国家的灵魂,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黑格尔认为其彰显着民族的特色和本质,决定民族独特的历史演进历程,形成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稀缺共同价值诉求的现代社会,探讨黑格尔"民族精神"的合理内核,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过曲折的发展,我国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累积了许多问题,法学教育走到了"富有命运特征的时刻".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法学教育更加需要稳定的自我认同和本体的安全感.而正是5000余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一直在维护着法学教育的本体安全,使法学教育虽历经沧桑至今而越发灿烂.在"富有命运特征的时刻",法学教育必须将民族精神融入其中,使之维护其本体安全,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精神要素在以华夏为主体的古代民族中已经存在,因此历史学要充分发掘传统民族精神要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历史学和历史教育还要充分发掘近代以来以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要素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民族精神要素,努力培育现代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中占据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从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要素;从综合国力的衡量尺度分析,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从综合国力的发展途径分析,强化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增长点。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历史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1.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激发学生自豪感知国才能爱国,爱国才能立志报国,我国是世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家的基础工程、奠基工程,培养有理想、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社会合格公民是国家的永恒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加强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源泉。民族精神的塑造,对一个民族的独立发展和完善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历史学科在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从民族与民族精神,青少年民族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及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培养的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的极好的内容,因此,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