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3,(10):35-36
尽管统一老坛酸菜在西南有不错的基础,但要将这个地方口味推向全国市场,变成真正的大口味,与竞争品牌面对面较量时,需要部署缜密的战略推广方案有序拓展。口味为王!方便面广告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色情广告",当媒体资源从空中地面各个角度向你袭来时,征服你的仍旧是那碗诱人的方便面,更何况老坛酸菜具有如此与众不同的酸爽口味!没错,那时起,统一老坛酸菜的广告语就从之前的"这味道,不敢相信"改变为"这酸爽,不敢相信!","酸爽"成了老坛酸菜初期传播的重点。所以,首先就是要来个"完美酸爽体验"!统一老坛酸菜体验站,就是要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最大范围的接触到产品,带给他们味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5大感受,是一种全方位的完美酸爽体验,当然,不得不否认,这也是由于推广初期没有更多空中资源,需要集中更多的优势资源争取终端的露出度的一种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2.
研修班的授课内容可谓"坛坛都是好酒"。以刘观涛、闫超、冯威老师为代表的图书出版策划新锐们,借当今畅销图书实战案例,精彩讲授畅销书  相似文献   

3.
刘鹏 《北京档案》2011,(8):50-51
"坛",是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土、石等筑的高台。北京曾有"九坛八庙"。九坛指的是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祈谷坛、先农坛、太岁坛、先蚕坛、社稷坛。天坛在祈年殿的南端,圜丘坛才是名副其实的天坛,又有祭天台之称。圜丘是一座洁白的三层白石圆坛。因天是凌空,所以台上不建房屋。皇帝在每年的冬至日祭天,先去皇穹宇上香、行礼,再去圜丘视看坛位,最后住在斋宫。次日祭天时皇帝在坛上上香、行礼。坛下"中和韶乐"齐奏。地坛,又称方泽坛。位于安定门外,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地坛是汉白玉的两层方台,象征大地是正方形  相似文献   

4.
接到点评或者说鼓捣"老坛酸菜面"这个活之后有点难为。作为一个长期在营销战线的一员老将,堆砌一些溢美之词,为一个品牌说一些不疼不痒的恭维话是容易的,尤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品牌和卓有成效业绩说好话,不会闪着舌头,也不会遭致诟病,要么几笔玄虚又看上去专业的文字交差,似乎也说的过去。我们看到过太多的这样的专稿。但,这不是我的风格。于是利用二个周末去卖场就"老坛酸菜面"做了一次近距离的市调。1.知道"老坛酸菜面"吗?2.知道是哪儿产的吗?3.知道谁代言的吗?调查结果印证了"老坛酸菜面"的广告传播价值但也有新发现。在问及你为什么喜欢这款面时,答案便有以下:  相似文献   

5.
一坛老董酒可换一套别墅,一瓶老董酒可换一套房!最近一条消息在网络上暴热起来,和欧洲杯一起让盛夏的三伏天提前到来。原来,近日在歌德盈香2012春季拍卖会上,一瓶1967年11月25日出产的"红城"牌董酒,以117.3万元成交,成为当场单瓶的"拍王",最让人惊诧的是一坛封存的原坛董酒,一路狂飚,最终以609.5万元的价格落槌。有酒类专家笑称,在这条消息的刺激下,很多酒类销售商都开始清理库房,看能不能在库房里找到一套房子。  相似文献   

6.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在电视媒介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并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的电视学术类栏目,《百家讲坛》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准确的定位和自成风格的节目制作方式值得其他电视媒体深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曲苑杂坛》是中央电视台文艺部的品牌栏目之一,深受广大观众朋友喜爱,收视率长年高居CCTV前列。为了了解《曲苑杂谈》成功的秘密,记者专访了中央电视台文艺部《曲苑杂坛》栏目著名主持人汪文华。从纪检干部到央视节目主持人主持《曲苑杂坛》12年了,就是把《曲苑杂坛》说成是汪文华的孩子也不觉过分。汪文华对此调侃说:“嗬嗬!那我不就有两个孩子了?不过,这个‘孩子’让我操了更多的心!从今年的5月8日起,《曲苑杂坛》改成周播节目。比起原来,我们的工作量增加了四倍!再加上《电视书场》《南腔北调》这些栏目的工作,我几乎成了一年365天、…  相似文献   

8.
报坛名家郑逸梅徐伯荣甲戌秋月是报坛名家郑逸梅百岁祭日。郑逸老以98岁高龄仙逝,笔耕80载。象郑逸老这样在中国报业、新闻界能捉刀游龙走蛇,写下万篇文章,著书数十余部的人,可谓寥若晨星。郑逸老是苏州人,原名郑际云,因南柯一梦,梦中游园,见一石山,崖壁凿有...  相似文献   

9.
采访,如同到社会生活、先进人物的“宝山”上探宝。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长篇人物连载《建坛瑰宝——杨廷宝的故事》的采访、写作、总结,大约经历了五个月时间,后来,我与友松又应出版社之约扩写《广厦现》(暂名)一书,又绞了几个月的脑汁。在这前后一年里,常常有所想、有所感、有所得,使写下星星点点的体会,虽多是肤浅与粗糙之作,但对刚刚步入新闻殿堂的一些通讯员朋友来说,也许是不无补益的。  相似文献   

10.
关明成 《湖北档案》2005,(11):F0003-F000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笔收藏的一个陶瓷坛,见证了50年前的情景。坛高13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厘米,敞口鼓腰。四周有“实行土改”四个大字,为本地民窑所生产。看到这件陶器,又把我的思绪带到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份,<深圳晚报>创办了一块新版面--"文化评坛",领导安排我负责编辑工作.所谓"文化评坛",即立足"文化",着眼"新闻性",抓住文化事件、文化观点、文化现象、文化话题、文化人物,等等,以"评"为主要手段,加以分析、述说、透视、访谈……目的只有一个--办出一定深度和可读性,力求赢得一定知名度.  相似文献   

12.
最近 ,上海作家朱亚夫先生推出新著杂文随笔集《杂坛徜徉录》。这次收进《杂坛徜徉录》中的百余篇文章 ,分为四辑 :“世象百态”是关注人生、评说世象的文字 ;“书生意气”大多是沉湎书斋、埋首书案的随笔和漫话 ;“鲁迅研究”则是研读鲁迅杂文的札记 ;“杂坛寻踪”是对杂文名家的专访。四个部分有议有叙 ,有评有访 ,是作者徜徉杂坛的感悟 ,潜心杂文的心得 ,其特色正如冯英子先生在本书序中所说 ,“我读毕全文 ,觉得亚夫同志的文章 ,很有一点赵超构讲的精神 ,立论虽严于斧钺 ,而存心则与人为善 ,看似怒目的金刚 ,而实质是低眉的菩萨 ,很得一…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1月10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恒大"捧起亚洲足球冠军联赛的冠军奖杯,许家印兑现了五年之内从中甲新军变身亚洲冠军的惊世诺言。在中国足球的黑暗年代里,恒大集团作为一个企业元素,在国人心理防线几乎最薄弱的体育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就在恒大模式赞歌四起之时,国家队层面上的无能让中国足协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穷究其底,是中国固有的竞技体育制度的发展与现行的经济制度改革的推行和发展契合度较低。因此,本文希望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着手探索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经历的变迁并如何进行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邓亚萍“横空出世”以来,在90年代8年的时间段里邓亚萍一直在国际乒联公布的女子乒乓球排行榜中占据榜首位置,至今无人可以动摇其霸主地位。从全国冠军到亚洲锦标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从世乒赛冠军、世界杯冠军到奥运会冠军,邓亚萍奇迹般在90年代将女子乒乓球一统天下,国际体坛,没有任何一位伟大的运动员能够取得如此荣耀。在世纪之交的最后阶段,邓亚萍正面临乒乓生涯和对今后再就业最后的抉择!  相似文献   

15.
曾有"译界泰斗"美誉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两人合译的中译英名著,从古代文学到现当代文学,不下百馀种.有<诗经><离骚><史记><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唐宋诗歌文选><宋元平话小说选><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聊斋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等.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翻译的<红楼梦>,最终于1974年完成并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可谓译坛"绝唱".并被认为是迄今最达意的英文译本,在国外获得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6.
好大的口气     
不久前,读到本埠晚报一版上的一则新闻标题,顿时把我震住了。这则新闻的主题是"丁、梁改写历史",副题是"中国队首捧斯诺克世界杯冠军",心里犯了嘀咕:谁有那么大的能耐改写历史?往下读去才知道,原来他们要改写的历史是不过是台球比赛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份,《深圳晚报》创办了一块新版面——“文化评坛”,领导安排我负责编辑工作。所谓“文化评坛”,即立足“文化”,着眼“新闻性”,抓住文化事件、文化观点、文化现象、文化话题、文化人物,等等,以“评”为主要手段,加以分析、述说、透视、访谈……目的只有一个——办出一定深度和可读性,力求赢得一定知名度。《文化评坛》每周有四期,也就是说,每天需要一块具有新闻性、有名家或名作者操刀、有一定理论深度,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文化专题”。这对我是一项挑战,不管从编辑思路、编辑眼光、编辑  相似文献   

18.
庄子《逍遥游》中有大鸟曰鹏,比翼云大,一飞冲霄。这典故就是他的名字——鹏飞之由来,他亦不负重望,终于成为漫画艺术天地间一只振翅飞翔的大鹏。从当初小心翼翼地给各地报刊投寄漫画稿到今天的漫画家,屈指算来,鹏飞在漫坛耕耘已有20多个春秋。回首往事,他感慨颇多。“作为一名漫画艺术的热爱者能有今天,我是幸运的,如果没有那许许多多  相似文献   

19.
私家度量衡     
世界杯结束后,和朋友聊起往届的冠军,发现距第一次看世界杯因巴乔踢飞点球而窝在被子里哭.已经16年。冠军才出了几个,而我已从初中生跨越到一个未来初中生她妈,就像高晓松微博里写的.  相似文献   

20.
从北京奥运会到残奥会,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里,我都驻守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我心目中,有两块金牌意义重大:一块是属于中国游泳队的第一金--刘子歌的女子200米蝶泳金牌,另一块是中国残奥会代表团的第一金--杜剑平的男子100米自由泳S3级冠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