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22期(第七讲),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指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是追求幸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沿着幸福的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这就要进一步弄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笔者在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相对比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任务与功能上的发展、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教育是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一种新型心理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从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融入积极心理教育模式,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积极的宣传氛围、组织系统、教育活动、评估体系、干预策略、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心理问题,更要发展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矫正和补充。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蕾 《华章》2011,(19)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开发学生的潜力.积极教育主张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解读教育,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社区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积极老龄化"和促进社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提高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认识,加强统筹规划,理顺管理体制,注重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建立由政府、社会、市场、个人全面参与的多元化的社区老年教育模式,以充分发挥社区老年教育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方面的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小学生特别是搬迁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品质特征,运用有关积极心理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实施相应的教育策略,用一种整体的观念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消除因搬迁"暴富"产生的消极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培养搬迁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方积极教育运动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对教育的一种深入理解,也是对当代西方教育的一种重新定位。积极教育的立足点放在了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上,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特质为最终目标。它一方面是对西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消极倾向的消解,使教育变得更平衡,另一方面又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教育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理念,代表了西方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兴的心理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对情感体验、人格特质、社会环境等积极品格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智共同发展,当前的核心工作是,各高等教育机构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念,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格,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积极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反思教育现实和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构想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积极教育主张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解读教育,形成积极的教育理念,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通过不断激发人自身的积极气质和优秀品质而获得良好的生活",这一理念与赏识教育的内涵不谋而合,对于学校运用赏识教育促进师生全面、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忽视了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的积极预防作用.将积极心理培育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有效的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更好的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理念,形成积极的心理,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全社会积极社会心理的形成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积极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反思教育现实和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构想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积极教育主张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解读教育,形成积极的教育理念,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核心。本文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高中生应重点培养的八项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谦虚、信念希望、持重、执着、真诚、创造力、领导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牢固树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心理体验;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网络。最后,本文用实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重知识轻素养、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脱节,甚至出现大学生荒废学业、悲观自尊、抑郁自残、校园暴力、“复旦投毒案”等消极现象及心理障碍事件,传统教育力不从心,积极教育成为必然。寻找积极教育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契合点,把积极教育理念,运用并贯穿于积攒人文底蕴和崇尚科学精神、促进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勇于责任担当和积极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上来,以促进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积极教育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反思教育现实和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构想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积极教育主张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解读教育,形成积极的教育理念,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创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它是一种旨在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该模式是对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批判与发展,开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成为当代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流派,可以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里程碑。本文综述近年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了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想,把握其发展过程,并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分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健心教育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的体育健心教育体系:在主体、个体、群体层面上,发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是其主要目标;积极的体育体验和体育文化活动是其主导内容;形成性与发展性评价是其评价手段。研究认为,体育健心教育是一种有效且长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具有提供人立足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实用价值,同时具有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本体价值,因此它有助于人追求幸福生活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积极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中心,倡导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它这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为我们探索教育中的幸福力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