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证明责任制度是诉讼法证据制度的核心,文章从证明责任的证明对象、证明内容、证明责任分配、证明程度与效力等方面对证明责任的特点作了浅近的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姝  张翠文 《时代教育》2006,(12):48-48,53
证明责任是证据制度的核心,是民事诉讼的脊梁,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关于举证责任制度的规定较为简单,权威部门的司法解释也存在局限性,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构建完备的证明责任制度,以满足审判实践的需要。本文阐述了现代证明责任概念的本质,区分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在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制度的缺憾的基础上,论证了重构证明责任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刑事证明责任的关键问题在于责任分配,通过对两大法系证明责任分配的考察,在证明责任分配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中控辩双方的证明责任范围予以界定.为确保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履行,应建立相应的程序规则和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关系,介绍了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不同学说,着重阐述了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制度,并对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量刑与定罪有着不同的司法功能,在量刑阶段,寻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以及证据规则等制度内容,是我国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司法改革大背景下,结合新刑事诉讼法增加“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基本要求、扩宽当事人参与法庭调查与辩论范围、建立量刑建议制度等内容,可以得出:在量刑阶段建立相对独立的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等制度,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证明责任倒置制度在法律实务中应用颇为广泛,但是由于审判人员理解的偏差致使这一制度在实际审判过程中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证明责任倒置设立的初衷是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诉讼一方的当事人,必须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前提,法官不得肆意改变证明责任。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只有改变一般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法律规定才属于证明责任倒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仅仅存在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这三种情况,《证据规定》中其他五种特别责任的规定不属于证明责任倒置。为完善证明责任倒置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应该保证证明责任倒置的法定化,减少法官自由裁量权,同时必须完善立法,明确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7.
证明责任倒置制度在法律实务中应用颇为广泛,但是由于审判人员理解的偏差致使这一制度在实际审判过程中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证明责任倒置设立的初衷是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诉讼一方的当事人,必须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前提,法官不得肆意改变证明责任。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只有改变一般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法律规定才属于证明责任倒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仅仅存在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这三种情况,《证据规定》中其他五种特别责任的规定不属于证明责任倒置。为完善证明责任倒置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应该保证证明责任倒置的法定化,减少法官自由裁量权,同时必须完善立法,明确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历来是证明责任制度的核心。本文从正确认识证明责任的含义人手,探讨了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现状,继而结合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阐述了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构想,提出了多元化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我国确立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的时间尚短,在各方面对该制度的规定还不完善,尤其是在证明责任方面。但证明责任在执行异议之诉中的重要作用非比寻常,应当引起法学人士的高度重视。结合我国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中的证明责任及运行状态进行探讨,以期系统地整理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证明责任的概念和意义,并进一步阐释了正确认识这一概念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正确认识证明责任的应有内含,才能更好地把握证明责任的分配等制度建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诉讼中电子证据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网络电子证据证明资格和证明力进行了研究,在证据资格上,真实性是重点考量的因素,而举证责任分配、借助专家辅助人、日常经验逻辑是认定真实性的关键因素。在证明效力方面,公证程序合法、规范,证据形成的过程、结果完整是影响网络电子证据证明效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刑事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刑事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概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体制、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形成当今现状的原因,论述了完善我国刑事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刑事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3.
Literature that vividly and explicitly describes (often in the form of testimonies from one or more characters) traumatic and/or catastrophic events of human history poses particular challenges for reader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estimonial response as one approach to responding to these “risky historical texts.” By way of introducing testimonial response, the article outlines a three-part framework. After considering how testimonial response extends and complements other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response to give readers a fuller experience of risky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article applies the framework of testimonial response to the picture book, From Slave Ship to Freedom Road.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bringing risky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testimonial response into the classroom.
James DamicoEmail:
  相似文献   

14.
Euler定理和Wilson定理在数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讨它们的预备命题论证,使Euler定理和Wilson定理的证明更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15.

If a testimonial is questioned for its presumed inaccuracies, then the contesting work of such testimonial must meet the criteria of impartialit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for the counter-data it presents. This article probes Stoll's response to Menchu's work in terms of the quality of data it offers and the arguments it weaves through the analysis. His work is found to provide weak use of alternative interview and documentary sources, to engage in selective use of evidence, and to leave out important contextual aspects of life in civil-war and contemporary Guatemala. Hence, it is asserted that Stoll's book, far from constituting an attempt to carefully reconstruct the experience and trajectory of Menchu in unprejudiced terms, affords him the opportunity to diminish the importance and rightfulness of revolutionary action in Guatemala and the role of individuals in building a collective memory.  相似文献   

16.
萨克雷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住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名利场》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叙述者与读者之间展现了一种新的视野,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叙述者在《名利场》的功能以及它对作品产生的各种影响,主要从指导、交流、证明、意识形态等四方面入手,分析了《名利场》中叙述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行政责任法律制度的目的之一是约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它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行政行为的依据、内容和实施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但是,当前行政责任法律制度不规范,存在诸多不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不能很好地落实到实处。因此,必须加强行政责任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高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安全管理的全面开展。高校必须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责任到岗的原则,构建由学校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类管理和二级单位全面负责的高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通过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制度,切实保证高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和谐社会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中国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缺乏、监督力度不到位,使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我国应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履行社会责任长效机制,从而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政治—行政二分法和官僚制理论是传统公共行政的主要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政治责任、宪法(法律)责任和政府整体责任几个方面来理解传统公共行政框架下的责任模式。这种责任模式的缺陷表现在:政府作为整体对社会的回应性降低;对于行政组织中的行政领导者而言,只有政治责任,而无管理责任,对于行政人员来说,只对上级负责,而不对公众负责;行政人员自主性差,缺乏负责任的意识。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以官僚制为其体现形式的,当前的行政责任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官本位的政治文化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定位的严重脱节;责任结构体系形式化、片面化;行政人员缺乏道德自主性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