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是邓小平的“猫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共同折射出的两大标准。因而“猫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两大论断就在回答主题的同一性、思想发展轨迹的承继性、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性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性,即“四性”上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正是“猫论”的提出及同一时期邓小平对毛泽东错误思想的批判与纠正,为邓小平理论的起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养分。  相似文献   

2.
从马、恩的“发达国家同时革命论”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再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认为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恩、列宁、邓小平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什么是猫论、猫论的形成和发展、猫论发挥的巨大作用等方面,论述了“猫论”的思想;坚持“猫论”的思维方式,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破除陈规,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猫论”、“摸论”是其特色思维中比较生动形象的概括,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和极富个性的思维方式。一、邓小平“猫论”、“摸论”的孕育与提出1.“猫论”。“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这反映了邓小平治国安邦谋略的一个重要观点。早在1962年,邓小平在中央书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中指出:“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本简述了“猫论”的内涵,在分析了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猫论”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指出: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不是好政策,生产力不发展就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可以说:“猫论”是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标准问题的最初表述。  相似文献   

6.
一次改革的20余年中,总的指导思想是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理论。而其中非常具有时代性的,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和“姓资姓社不争论”,即国内外有些学所称的“三论”——“猫论”、“摸论”、“不争论”。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本质上的发展,其社会主义观主要表现在"猫论""摸论"和"富论"思想。"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的功能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摸着石头过河"的"摸论"思想体现了其社会主义观的现实主义特点;而"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富论"思想综合体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功能至上和现实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判断改革的成功与失败?本文认为判断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如果”的生产关系标准;第二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这两个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指导着改革的实践,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反“左”防右的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猫论”的出处及原意“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在30年前使用过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蜚声中外,并被人们概括为“猫论”。国内外已出版的研究邓小平思想的论著,在引用邓小平这句名言时,有叫“黄猫黑猫”的,也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从根本上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的统一,体现了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统一。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要讲好《〈邓小平理论概论〉导言》 ,主要应讲好四个问题 :第一 “邓小平理论”不是“小平理论” ;第二、邓小平理论的生长点 ;第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邓小平的人格与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2.
张宁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3):73-76,83
邓小理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和逻辑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明确邓小平发展思想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是这一理论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三种运行机制及其双重的价值取向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理论体系的动态、整合性特点,赋予了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无穷生机和活力,并奠定了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旗帜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着重论述了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始终的三方面基本观点,即重视实践——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坚持实践标准;重视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坚持生产力标准;重视人民群众创造性——解放人民群众创造力与关心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坚持人民利益标准。这三方面基本观点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充分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哲学基础,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都把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视为历史使命,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多角度、全方位阐述了中国发展的道路、阶段、速度、机遇、途径、手段等问题;阐明了发展速度与效益、稳定、平衡、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关系,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速了我国走向未来世界的历史进程,同时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认识和论述教育问题,提出并回答了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目标任务、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构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指针。本文作者通过对邓小平教育理论形成的根本动因和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关键所在、核心思想、中心内容等方面的探析,认识到学习和实践邓小平教育理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关系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大事,认识到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我们更加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好邓小平教育理论,为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四有”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正确认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继毛泽东之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再探索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提出的“猫论”是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认识论,它体现了求真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为我们观察、研究事物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邓小平认识论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