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一个“永远要坐前排”的典故,“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现实生活当中,呈现较多的确是“后排现象”:开会、讲座人们习惯于坐后排;教师习惯于将学习成绩差或表现差的学生安排在教室后排……在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后排现象”:在身体练习中,许多学生喜欢排在队伍后面,自觉或不自觉地“甘为”人后,默默充当看客。“前排”和“后排”虽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主动后排”背后会有着怎样的隐情呢?是让学生永远主动地往后排还是积极地站到前面来,是体育教师需要为之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后排坐起     
<正>我工作的学校在郊区,略微有些偏僻,学校通往城里的公交车不是特别好坐,总是很挤。有一次我和一名学生进城,上车的时候,车上人很少,学生却一定要拉我到最后一排去坐,我很诧异,便问她:"前面有位置,为什么我们要坐最后呢?"她俏皮地眨着眼睛,悄悄地对我说:"这趟车人特多,我敢保证,我们坐在前排,迟早都是要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坐后排,就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上课喜欢“后排就坐”的现象,对教学效果、师生交流都有消极的影响.大学生上课座次位置特点以“靠后坐”、“居中坐”为主.大学生上课“后排就坐”的原因包括学生对课程无兴趣、教师对学生座次不干涉、学生不喜欢被提问、从众心理等.大学生上课“后排就坐”的治理策略包括课前干预策略、吸引眼球策略、前排激励策略、后排兼顾策略等.  相似文献   

4.
韦兴正 《班主任》2011,(3):18-19
在教室内,有前排就有后排,这本来是很正常的情况,但许多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心态,人们称之为"后排现象"。尽管不是所有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都会产生不思进取的心态,但不思进取者确实居多。后排现象的产生有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广东第二课堂》2010,(7):79-79
我工作的那所学校在郊区,学校通往城里的公交车总是很挤。有一次我和一名学生进城,上车的时候,车里的人很少,学生却一定要拉我到最后一排去坐,我很诧异,问她说:“前面有位置,为什么我们要坐最后呢?”她悄悄地对我说:“这趟车人特多,我敢保证,我们坐在前排的话,迟早都要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后来的一天,我和一位叫汉克的英国留学生去办事,也坐公交车,大概要坐三站路,很近。我上车后准备坐前排,但是汉克拉着我就坐到后排去了。  相似文献   

6.
李丁文 《初中生》2012,(33):62-63
微话题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面对各种会议、培训、交流活动等等。有人喜欢开会,有人厌烦开会,有人把开会当累赘。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后排现象",大家喜欢往后坐。于是,后排人潮如涌,前排稀稀拉拉,少人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据研究,多年后,爱坐前排的学生,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相似文献   

8.
佚名 《小读者》2012,(Z1):58
阿根廷人"打的"愿坐后排在阿根廷"打的",除非后排人坐满了,否则他们宁肯挤在后面也不肯前排就座。在他们的意识中,坐在出租车司机旁边是件丢面子的事。哥伦比亚"打的"争坐前排在哥伦比亚"打的",坐在前排会受到司机的热情服务和关照,有时还会受到出租车司机的优惠。如果坐在后排,驾车者会认为你很不文明、很失礼,觉得你把他当成车夫了。  相似文献   

9.
当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排座位时,学习成绩仍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因素。很多班主任习惯于把成绩好的学生放在前排中央位置,中等生稍后或稍偏,成绩差的学生安排到前排边角和后排的座位——人为地把学生划分为“三个世界”。  相似文献   

10.
雷瑛 《教育文汇》2008,(8):16-19
偶然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学生论坛里看到如下回帖,全是关于“老师对坐在前排的同学和坐在后排的同学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对待?”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动挡轿车怠速工况车内后排噪声高于前排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车内噪声的主观评价、摸底测试和排气噪声源的分离测试,发现发动机结构噪声通过后悬置传递到车内,导致怠速工况下车内后排噪声高于前排。通过优化后悬置,后排怠速噪声单独降低2dB,后排怠速轰鸣声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排球比赛中,各队为争夺网上制空权都纷纷采用前排快攻并结合后攻以力求主动,这是当今排球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向。后排进攻起源于一九七七年第三届世界杯赛,当时被称之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创造,后排进攻的出现已成为九十年代排球技术发展的新潮流。迄今为止,后排进攻已被各队广泛采用,但随之而来的后排进攻时的保护问题已成为人们探索的新课题。 我们在观看国内外的一些比赛中发现:后排队员参加进攻,只要球被拦回,由队员保护起来的甚少,队员基本没有进入保护状态,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冉中选 《班主任》2013,(9):25-26
新生报到时,小明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在47名学生中,数他最矮。当时我就想,在安排座位时要特别关照这个"小不点儿"。蹊跷"让座",引发我关注开学第一节课,我给学生安排座位。当我让小明坐在中间第一排时,他说:"老师,您让我坐到后排吧!我愿意把这个位置让给视力不好的同学。""你还是坐前排吧,坐在后面你看不见黑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中小学里,班主任根据学生成绩好差安排座位。每次重要的考试之后都要调整座位,好学生坐前排,差学生坐后排。后来上网一看,类似的做法不少地方都有。对这样的做法,网上也争论得沸沸扬扬,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有违公平;但是也有人认为,比起凭权力、凭关系,打个招呼就能让孩子分到好座位,“按成绩排座位”显然更为公平——你想坐好座位就得好好学习,凭真本事,也免得教师在有权有势的家长或关系户面前为难。而且让成绩好的人坐好座位,还可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些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并不能让人信服。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很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人"打的"愿坐后排在阿根廷"打的",除非后排人坐满了,否则他们宁肯挤在后面也不肯前排就坐。这倒不是乘车者考虑安全因素,也不是不愿付车费,而是在他们的意识中,坐在出租车司机旁边是件丢面子的事。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教室里上课一定要有座位,而只要排座位,就会有人坐在后排,所以,后排座位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把成绩不好或其他方面表现不好的学生都安排到最后一排用这种方式孤立他们,冷落他们,这就不正常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后排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还有人建议把座位排成圆形、U字形、三角形或其他什么形。这些提议的初衷很好,但是问题的关键不是学生坐在哪一排,而是坐在后排的学生是不是还在教师关注的视线里。 2007年,很多人被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深深地感动,也记住了剧中的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不抛弃”,一个是“不放弃”。这两个词语,表明了中国军人对人和对事的态度。我想,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就不会再有“后排现象”之忧了。  相似文献   

17.
座位研究     
你研究过自己班上的座位吗 ?我是研究过的 ,其中的学问可大啦 !先说前排 ,坐前排的不是尖子生就是老师的“监控”对象。在老师的眼皮底下 ,小嘀咕、小动作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即使睡意袭来 ,最多也只能坐着“钓鱼”“敬礼” ,稍有不慎就会被老师“宰一刀”。碰到难题时 ,往往前排的同学会先“接受考验”。对他们这种“造福后人”的精神 ,后排的同学总是感激涕零 ,真是后排绝好的保护伞。唯独中间的座位才算是“风水宝地” ,这里坐的是混合型 ,成绩好的、差的、中等的 ,统统混为一体。所以 ,也就有了三种待遇 :青睐、冷眼和不冷不热的话语。…  相似文献   

18.
误区之一:让近视眼的学生坐前排。在学校,教师往往把近视的学生安排在前排就座,近视学生往往也有此要求,故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近视的学生坐前排并不好。因为我们看5米以外的物象,眼睛不需要调节就可以看得清楚,此时调节眼睛的肌肉是松弛的;然而,在看5米以内的物象时,调节眼睛的肌肉就需要收缩了,且距离愈近的物象,调节肌愈增加收缩程度。由此可见,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其  相似文献   

19.
武善忠 《河北教育》2003,(12):40-40
近读茅以升先生轶事,感触颇深。说茅先生到某校任教,其前任教授喜欢提问,学生畏惧,多坐后排,以至前排空出许多座位;于是先生宣布,改其旧制,由学生向教师提问,凡能问倒教师者得高分,学生大喜,多拥至前排,后排反而空出许多座位。  相似文献   

20.
后排男生     
2014年9月28日晴"后排的那几个男生!上课像条虫,下课就像条龙!"满腔热情的老师在课堂上再一次停下来数落他们。而我们已经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了。我坐在前排的时候,也会讨厌后排的叽叽喳喳声,也会可恨他们的不上进,但当我也被调到后排时,我发现我错了。课堂,他们很积极,但总被冠上起哄的罪名。其实他们是真的在积极回应老师的问题,只不过他们总是急于回答而答错,有时他们是真的无奈:为什么我很认真地回答却还是错的?我明明是很积极回答问题配合老师却说我起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