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学历史学科考试改革的深入,历史高考越来越突出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其重大改革就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能力。而在历史教学和学生做答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怎样顺应考试改革的需要呢?本文就历史教学中史论结合的必要性及具体操作做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倡导者和引导者。新课堂呈现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热烈活跃的场面。但是活跃之余,不免令人担忧,教师"放"得太宽,往往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课堂秩序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遵循的一种习惯性、制度化、合法化的规则。课堂秩序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障。新课程理念支撑下的教学如果忽视了教学秩序这个基础,效率恐怕要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有必要重新厘清有关课堂秩序的认识,明确课堂秩序的维持需要运用一些管理手段,而从操作上讲,方法简便、有效的就是纪律约束,以保证新课改在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下实施。  相似文献   

4.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新的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互动式双向的,教师的动是为了引导学生的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质疑、调查、探究、就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构建快乐的历史课堂呢?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的描述:"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史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历史的理解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史料"。史料是了解历史知识和研究历史时所用的资料。20世纪  相似文献   

6.
从教多年,课堂教学中采用过好几种教学模式:有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布置作业;有老师边讲边提问学生,学生也边听边回答;有老师先讲例题,再让学生练习等模式.但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未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路光生  徐春丽 《中国教师》2013,(Z2):113-113
新课程要求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但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运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探索的,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四个E。一、Experience—自制活动课的教学用具,创造体验式学习的条件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但是,高中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的现状却是:“第一,有史也有论,但史论却貌合神离;第二,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活动中师生互动行为影响着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中课堂师生互动的主体由传统课堂的三主体(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发展为四主体(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群体),师生互动行为也发展为师个互动、个个互动、师组互动、个组互动、组组互动、师群互动、个群互动等七种类型。教师实施互动教学应做到: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合理分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建议”与“接纳”习惯;课堂评价合理、公正,并有艺术。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中面对同样的教材内容和同样的教学对象,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我看来全在于教师是否做到"三追求"。 一、追求科学性 教师在历史课上谈古论今、叙事议人,必须言之有据、真实无误,不能信口雌黄、张冠李戴,不能让小说、野史、传说唱主角。追求科学性,就是讲课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1.
徐晓红 《学周刊C版》2014,(7):163-163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面对教学观念的改变.还要从教学地位上进行改变。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在历史知识积累得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对知识的运用程度也越来越熟练。教师在对历史教学进行研究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将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历史教学设计目标相结合.使教学设计更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2.
历史课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条款和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据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特殊要求,选择关键内容,设计制作而成后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简练文字体系,或运用多媒体PowerPoint软件设计出来的图示、表格等信息,它是教师以直观形式来展现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与教师语言互相配合、同步进行的板书设计,可以充分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便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把握和运用。甚至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模仿,不断深入理解历史教材,进而对学过的内容有所归纳和创新。优秀的板书设计可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教师要密切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历史课堂生动而高效。如何让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精彩导入,渲染气氛教师教学的语言必须条理清晰、逻辑分明、抑扬顿挫、饱含感情,让学生在情绪感染中与教师产生思想共鸣,进而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历史课可以采用的语言导入方式有以下几种:①故事导入。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行为表现进行了研究,大家都知道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还是师生的互动过程都具有生成性特征。课堂上会根据实际情况而生成的应对性的教和学的行为。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基本描述新课程语文教育课堂教学行为的特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教师通过恰当的多种多样的信息,建立问题情境教学,制造学习气氛,帮助学生在接受新课知识前做好心理上认知上的准备的一种教学行为。一堂新课的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带出一堂好课来,课堂上导入语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个关键。因此,要提高新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入语,用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尽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最大程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刘昌民 《考试周刊》2011,(13):183-183
新课程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有些课堂上师生的对话相当频繁,气氛也极为活跃,但如果在观察后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所谓的互动教学追求的仅仅是形式上的、浅层次的繁华与热闹,可谓是徒有其"形"而失其"神",  相似文献   

17.
正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目标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命脉",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这与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自去年以来我市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活动,并进行了三年的整体规划,力图实现"高效低负"的课改目标。笔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现略述于此,以资商榷。一、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和内容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建立在新的课程体系基础上,以学生的发展为视角,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产生的一系列与教学有关的行为。教学行为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既是教师素养的体现,又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起着桥梁和中介作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主题。要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一要注重观念,师生双方都要树立创新意识,确定共同的目标;二要注重过程,教与学都要创新,教师给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壤,使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学习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