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运动的描述是中学生学习相对运动的难点,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描述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一般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学生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总是会以地面作为参照物。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必须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切换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于是,笔者制作了相对运动演示仪,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陈强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1):45-47
图象法是在对物理现象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 ,确定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作函数图象 ,再根据图象的物理意义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用图象法来表示物理规律往往比公式法形象、直观 ,所以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题 ,有时能达到简解、巧解物理题的目的。运动图象 (包括v -t图象、s-t图象 )是能直观描述运动规律与运动特征的一种图象 ,我们既能利用它来对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一些物理量进行定性的比较、分析 ,也能对它们进行定量的计算、讨论。运用图象法解题 ,我们要特别重视图象的物理意义 ,如图象中的截距、斜率、面积、峰…  相似文献   

4.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不同时段受力情况不同、运动情况也就不同,若按常规的分析方法,一般都较繁琐,较好的分析方法就是利用带电粒子的速度图象来分析.在画速度图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上,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相对运动.运用相对运动观点可以巧解一些数学问题,在解决一类行程问题时可以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6.
7.
1.两物体的初速度不等若两物体初速度不等,则两物体互为参考系时都是运动的,物体间必发生相对运动.2.两物体的初速度相同若两物体初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时,两物体将相对静止;加速度不同,则两物体的速度也不同,会发生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8.
1.运动图象并不表示实际运动轨迹 例1如图1所示为一运动物体的位移一时间图象,若图中的曲线为圆弧的一部分,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相似文献   

9.
图象法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能直观体现函数的一系列性质,因此,巧用函数图象解题,其过程既简单又清楚,正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在观察一个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时,总要涉及和其他物体的相互关系,所以,要选取其他物体作为标准,选取的标准物不同,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也就不同.不同的描述反映了物体相互之间的不同关系.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1.
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的处理,只要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状态,和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的处理没有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2.
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的处理,只要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状态,和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的处理没有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3.
孟拥军 《物理教师》2006,27(7):49-50
自2004年江苏高考物理卷出现了以“多普勒效应”为题材的试题后,有些参考资料上出现了相应题材的物理习题.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难,笔者查阅了一些参考资料,对此作了一番探究,下面利用相对运动和初等数学方法阐述“多普勒声纳与血流计原理”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机械运动中物体的复杂运动过程及物理量的关系,通常可以用简洁的图象来表示,巧妙地运用图象不仅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直观,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还可以使繁琐的数学运算变得简捷,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5.
1.给定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方法:看所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改变,则物体运动.  相似文献   

16.
题目杂技演员一只手把四个球依次向上抛出,为了能够使节目持续表演下去,该演员必须让回到手中的小球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再向上抛出.假如抛出每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都是1.25 m,那么每个球在手中停留的最长时间是- s.(不考虑空气阻力,g=10 m/s2,演员抛球的同时接球)  相似文献   

17.
王民华 《中学物理》2012,(12):79-80
非线性函数图象与线性函数图象一样都能直观反映出物理量间的规律,虽然非线性函数图象比较复杂,使用率不高,但在实际的问题处理中,非线性函数图象也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灵活、合理运用非线性函数图象解题时,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题 如图1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