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秀全 《现代语文》2013,(12):153-154
一、问题的提出:“望”仅指“瞻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苏轼《赤壁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课文对最后一句解释为:“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笔者以为,对“美人”一词的注解即兼顾到了表面的含义(指所思慕的人),又涉及到了深层次的含义(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但对于“望”字的解释尚显表面,没有深层挖掘,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落花有情     
花落和花开.同样能激发古人的诗兴。花开,令人联想到美丽的青春,容易产生生命的冲动:花落,则容易让人感到生命之美的短暂和大自然的无情,兴起哀伤的幽思。所以,从“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唐·杜甫《曲江》),到“水流花谢两无情”(唐·崔涂《春夕》)和“无可奈何花落去”(宋.晏殊《浣溪沙》),无数类似的题咏构成了落花诗的主调。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55页介绍“牛顿(1643—1727)”,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P158:“牛顿(1642—1727)”。牛顿到底是1642年还是1643年出生?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和赫·乔·韦尔斯的《世界史纲》中牛顿出生年都是1642。易杰雄主编《世界10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版)还把他和1642年逝世的伽利略进行了比较:“他(伽利略——笔者注)的逝世和牛顿的出生.正好在同一年。”  相似文献   

4.
用秋天雅称填唐诗秋天有很多雅称,你能用秋天的雅称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吗?(只填序号)1.重九临(),登高出汉宫。(唐·李迥秀)2.苟能秉(),安用叨华簪。(唐·张九龄)3.()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唐·骆宾王)4.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唐·李商隐)5.是时白露()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唐·刘禹锡)6.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蓬。(唐·白居易)A.九秋B.西陆C.三秋D.素秋E.素节F.  相似文献   

5.
一、“节日经典诗词”诵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前后,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吟诵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元宵节前后,吟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  相似文献   

6.
【出处】 唐·刘禹锡《调瑟词》(前四句):“调瑟在张弦,弦平音自足。朱弦二十五,缺一不成曲。”  相似文献   

7.
根据《课标(2011)》修订后的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与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原教材”)有什么区别?主要的变化有哪些?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有哪些?教学中该如何理解与把握?下面笔者针对新世纪《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想法。  相似文献   

8.
“惨淡经营”原指作画前先用浅淡的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经营,谋划组织;经营位置,古代绘画技法之一)。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相似文献   

9.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中唐初期诗人韦应物(737—7927)的一首山水诗,在我国念过初中语文的人几乎都能背诵。然而,我们都读懂了吗?比如说,“幽草”指什么?四句诗是否有寄托?诗的魅力何在?通行的唐诗选本都未对“幽草”作出解释。《中文大辞典》(台湾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依据《诗经》中“有芄者狐,率彼幽草”,  相似文献   

10.
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节录):“手把一枝梅,桂花香带雪  相似文献   

1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该如何理解?人教社新课标教材第二册32页注释为:“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教师教学用书(2)》88页先肯定:“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接着分析道:“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2008,(4):51-51
问: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中“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中“著”宇的读音是“zhú”(二声),还是“zhù”(四声)?  相似文献   

13.
[出处]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节录):“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琴声起伏抑扬一会儿高到极点,连一分一寸也不能再高了,—会儿又从高处一下子跌落千丈。)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四大名楼1.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2.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3.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4.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相似文献   

15.
吹毛偶记(二则)刘国正作注要刨根问底唐秦韬玉《贫女》诗里有两句:“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唐诗选》(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注道:“有谁欣赏不同流俗的格调,又有谁与贫女共爱俭朴的梳妆呢?也就是说当时只有卑俗的格调和奢靡的梳妆才被人喜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金志仁对《诗经·卫风·硕人》描写美人之比喻的“求疵”进行了商榷,认为根本无“疵”可言,而恰恰是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是中国优秀文学艺术传统的具体体现。此外,通过重温陈望道先生关于“譬喻”的界定,进一步强调了比喻的核心问题乃在于本体与喻体的“类似点”,而不是别的,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求疵”之说,肯定了《硕人》美人之喻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圣峰 《现代语文》2007,(5):117-117
走进中国学作品长廊,历代骚人墨客的惜时叹逝之诗实在叫人眼花缭乱!“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楚大夫艋原“惟草爪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一世之雄”曹孟德横槊而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诗仙太白也说“弃我去昨日之日不可斟”(《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云》);少陵野老则挠首低吟:“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赠卫八处士》)而岳飞凭栏高歌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更把壮怀激烈的渎书人之惜时推向了极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诗经·唐风·蟋蟀》有这样一章:“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这里的“蹶蹶”应读何音?不同的工具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详见下:  相似文献   

19.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9,(5):16-19
为学之道十一:学而不厌 孔子在《论语·述而》篇自省自言道: “默(沉默,不出声)而识(zhi,记住、牢记,潜心思考)之,学而不厌(本义为绝食,引申为满足、厌烦),诲(教导、教诲)人不倦(疲倦、倦怠),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于”,介词表所对;“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  相似文献   

20.
《语文月刊》2015年第5期中《掀起成语的盖头来》称《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姓丁的厨师",这说法对吗?《庄子·养生主》(唐)陆德明《音义》说:"庖人,丁其名也。"《孟子·告子上》的奕秋,(清)焦循《正义》说:"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医师)和(名)、卜(掌管用龟占卜的人)徒父(名)是也。此名奕秋,故知秋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