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离开网络电视:就像生活没了灯过了7天“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日子,史英婕的生活大多是发呆、看书、逛街、打电话、睡觉,她感到“郁闷”“痛苦”,甚至“穷骂而且特讨厌那个出主意要做这个调查的人”。活动结束后,史英婕就开始疯狂地看电视和上网,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甚至打网络游戏打到凌晨5时。史英婕是上海向东中学高一的学生,今年寒假期间,她参加了由上海市闸北区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青少年“离网离视周”活动,包括她在内的24名来自上海多所中小学的学生被分成离网、离视和离网离视3组,在一周的时间里,他们远离网络…  相似文献   

2.
严阳 《广西教育》2006,(7A):10-10
当今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困惑也许就是孤独,他们缺少与人、与同龄人交往乃至娱乐的机会,只能把自己的情感、精力、时间倾注到网络和电视上。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孤独?有关专家提出: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在活动中结识同龄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社会和家庭都应该鼓励孩子走向户外,走出孤独。对于社会来说,应该为孩子参加各类户外活动创造必要的备件,如完善社区文化与体育运动设施等。  相似文献   

3.
孤独感是个体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与之交谈,没有可以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感到与世隔绝,被世人所遗弃所拒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主观体验。这种感觉最大的危害是使人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者甚至悲观厌世走上轻生的道路。孤独感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理解孤独     
焦庆林 《学子》2003,(4):26-26
  相似文献   

5.
《山东教育》2006,(7):127-128
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好吃懒做、自私专横……这是社会给出的评价。人之初,性本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本质区别……这是专家的观点。于是,“皮球”踢到了教育上。近日,国家人口计生委透露,目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已累计出生9000万独生子女。9000万,这样的数据再次拷问了教育。  相似文献   

6.
陈静 《家教指南》2006,(2):53-54
我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嫁个有钱人,做个阔太太 孙娟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但为了独生女,父母省吃俭用,而供给女儿的都是最好的,事事都依她。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从2004年以来我校录取的新生中独生子女人数已超过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是否具有明显的群体个性特征差异?对此,国内外看法不一,有些学者基本持否定的态度;另有一些研究者则肯定有差异;还有评论说,独生子女个性特征优于非独生子女。本研究认为,以上认识虽各有道理,但如果忽视了被调查者的年龄因素和复杂的生活背景也会影响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张成淦 《师道》2007,(1):16-17
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差不多清一色的独生子女,铺天盖地的网络游戏,社会生活方式与观念日益多元化,这给今天的班主任带来了难题。老办法不管用,老观念过时了,怎么办?班主任工作仅有热情,没有方法是不行的,聪明的班主任不能不讲究工作的智慧与艺术。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  相似文献   

9.
对下一代的教育,历来是人们重视的问题之一。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心理品质上没有呈现群体间的显著性差异,却表现出一些相对倾向性的特点。目前,我国家族教育中,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普遍存在着“四过”(即过分宠爱、过度保护、过多照顾、过高期望)和“四怕”(即一怕孩子学坏,二怕孩子不成才,三怕孩子不孝顺,四怕孩子发生意外)现象。这样必然造成某些独生子女行为上是“自我中心”,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认识客观世界时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在人际关系上缺乏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手段是空前惨烈的,从各地贴在墙上的标语“该扎不扎.见了就抓”、“能引的引出来,能流的流出来.坚决不能生下来”、“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就可以感受到政府的态度和力度。从1979年开始.中国政府强制推行“一胎化”政策.到现在已经30年了,按时间推算。第一批独生子女们已经么?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的社会还能和谐地、持续地发展下去吗?  相似文献   

11.
12.
独生子女存在明显的人格缺陷:攻击性强、成就需要低、勤劳节俭观念差和学习动机扭曲等,要弥补其缺陷,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找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弊端,进而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使独生子女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得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遇到过挫折,挫折是一种生活现象。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时候,我们有过烦恼、忧愁、痛苦乃至绝望。这种受挫的感觉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告别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童年,你会发现,你的身体在变化,你的心理在变化,荷尔蒙给你带来惊喜,也给你的心灵带来许多的烦恼,是喜是悲,我该怎么办?看过这个栏目后,你可能会找到一些答案。  ——易心哥哥  相似文献   

15.
父母之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在现代家庭里,为人父母对子女不只要奉献爱心,关键是父母懂得科学施爱。父母科学施爱的应有思路是:(1)抚养爱与培育爱相统一;(2)母爱与父爱有机结合;(3)“爱”与“严”的辩证统一;(4)科学调控与正确对待儿童需要;(5)建立良好家庭气。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风笑天 《教育研究》2005,26(10):28-34
依据对全国12个城市1 786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从工作、恋爱婚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认知等方面考察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表明:除了未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外,两类青年在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明显差别。认为独生子女不适应社会的看法没有获得证实, 总的研究结论不支持独生子女社会适应不好的负面偏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班级中独生子女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去年毕业的独生子女人数大约占班级人数的二分之一,今年竞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由于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优越,形成了他们性格的特殊性,给班级管理丁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这方面我动了一些脯筋,下面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丽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和专题统计调查资料,以同条件的非独生子女作为参照,分析了丽水市新生代独生子女的现状、特点,并从问卷分析所反映出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引发一系列思考,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9.
读书偶感     
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一天不读书,就会有饥饿感、寒冷感、窒息感、憔悴感、孤独感。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经脉的良药。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与其说孤独是陈染的写作方式、写作内容,不如说是她有意选择的生活方式,而文本中所透露出的女性意识则是陈染逃避公众话语的手段。本文试图以陈染小说为解读对象.展示她所选择的孤独历程及这种选择的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