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中论及文学欣赏时说:“欣赏之前要有了解。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的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注意到这些问题,就是离开形象本身。但是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朱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特别是古典诗词的欣赏尤为重要。胡忆肖同志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对一些历来有分歧意见的名篇,经过深入研究,把欣赏之前的“了解”与欣赏有机地结合,撰写了这本颇有特色的《唐宋诗词名篇辨析》,必将引起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您发表在2000年第2期《语文知识》中的《“悠然见南山”之“见”》一文,从审美的一个侧面,并联系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把“悠然见南山”之“见”理解为“现”,揣摩再三,不敢苟同,特陈一管之见与您商榷: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而言,正如苏轼《东坡题跋·卷二》所言,“因采菊而见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饮酒》诗之五是历来被人们反复吟赏的名篇,其中“悠然见南山”一句俗本或作“悠然望南山”,自从宋代苏东坡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作了辨正之后,几成定论。然而,历来都把“悠然”一词解为修饰“见”的副词,意为陶渊明悠然地见到南山。这样的解释应该说是不够圆满的,因为如果仅把它理解为诗人单方面的悠然之态的话,  相似文献   

4.
在《文艺心理学》中,朱光潜先生将美感经验定义为“形象的直觉”,从而把联想排除在美感经验之外。而同时朱先生又认为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都离不开联想,甚至得出“诗的微妙往往在于联想的微妙”的结论。直觉与联想的矛盾由此形成。朱先生克服此矛盾的方法是,将艺术欣赏的范围扩大,认为完整的艺术欣赏活动包括欣赏前的了解、不旁牵它涉的欣赏和欣赏后的批评。而本文认为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它做了调和。借助以苏珊.朗格为代表的符号主义美学,我们或许可以从根本上使矛盾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陶潜在《饮酒》诗中写下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载以来一直脍灸人口,至今研究文学史和谈论美学的人们仍旧对它称道不衰。可是说也奇怪,人们对于“悠然见南山”的“南山”二字究竟应该作何解释,是作为特定的地名解呢,抑是象新《辞源》所说,乃是“泛指住地南面的山”呢?似乎很少有人理会它。也许有人认为读陶诗就只应该咀嚼其诗中妙趣,大可不必在此等问题上“过求甚解”。但我却认为弄清这个“山”以及与此相联类的“南阜”、“南岭”、“南岳”等应作何解释的问题,无论是对于陶诗研究者或爱好者来说,总是不无裨益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切实懂透诗意。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是正确、巧妙地学习运用前人的知识,并在学习运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知识、开拓新领域的一种思维形式。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有效方式。审美教育,就是进行美的知识和美感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它具有生动,形象、多样等特点,易于为青少年接受。青少年学生不断接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就能陶冶道德情操,扩大知识领域,发展创造性思维。审美教育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与创造力。正如黑格尔所说的:“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美学》)由于审美教育的这一特点,决  相似文献   

7.
传统阅读教学的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学习就是接受、积累并还原知识,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教学,就意味着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文本信息,文本的意思已经存在其本身,读者的目的是再造这些意思。”  相似文献   

8.
触摸都市     
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隐居田园的自在与宁静,不能不令人向往。而余秋雨的那句“依我看,夜晚的景色除了月亮,就是万家灯火”则更令我欣喜,它让我去欣赏那万家灯火,去触摸都市。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美的欣赏时,我们总是被某一对象的美所吸引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由对对象的美的认识而引起主体的情感反应,感到愉悦、惊喜和满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美感。美感究竟从何而来呢?对于这个问题,美学家也有不同的回答,有的美学家看到美感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特殊心理现象,但他们却把产生这种特殊心理现象的根源归结为“神灵”,认为美感是由于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他们失去平常的理智而陷入一种“迷狂”。还有的美学家认为美感来自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这种天生的能力就是所谓“内在感官”,即在五种外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怎样才是真正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明白了“走”、“行”、“步”、“趣”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知道了古汉语中一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就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吗?如果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就是具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这就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未免就太失之偏颇了。虽然这些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但绝不是文言文阅读能力本身。正如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汉语知识并不…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美的体验活动的教育,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很多人认为音乐欣赏就是听音乐,把音乐的“听”和“欣赏”混为一谈,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听音乐只是为了娱乐,这只停留在音乐欣赏的最初阶段即感官欣赏阶段。而欣赏,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听音乐,而要达到真正的欣赏目的还要通过音乐形象启发,了解作品的内容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正如臧克家所说“:《老马》这首诗,写它的时候,我并没有存心用它象征农民的命运。”但作者在诗中塑造的意象,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读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及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再创造,有的认为《老马》写的是农民,有的认为是包身工,有的认为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有的甚至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老师等等。这种“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情,见仁见智,也不会相同”(臧克家)的创作和欣赏活动,形象地说明了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由于文学欣赏的这一特点,有些古诗往往经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一枕新凉一扇风”,秋天来了。“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橙黄橘绿,天高气爽,秋天太美了。然而,秋天的诗却更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把个秋色竟写得如此恬淡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学大纲、实施大纲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大纲中认知层次间的关系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否则就会产生偏差甚至误解。下面谈几点看法。一、认知层次之间的关系大纲将知识要点划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这三个层次,对认知层次的递进关系一般较易把握,但其固有的逆向依赖关系却往往容易被忽略。“了解”的内涵是对知识的识记和识别。是要求“知道它是什么“或”记住它是什么”。记忆规律是“只有理解了的知识,记忆才会牢固而持久”。可见在备课时,教师必须意识到“了解”本身对“理解”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不能完全抛开理解谈了解。“理解”…  相似文献   

15.
陈玲萍 《考试周刊》2012,(89):20-21
个性化的、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散文阅读在于体验,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散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同志说:“欣赏活动本身,也具备艺术创作的意味。”的确是这样,书法欣赏也是一种艺术再创作。从审美的角度来讲,我们在进行书法欣赏时,不能也不应该只停留在浮光掠影的一瞥和被动的接受,而应该在审美过程中,尽力捕捉审美客体(即书法作品)本身美之所在,充分发挥美感认识中的直观、联想、理解的作用,去发掘、去撮取、去感受体现在书法作品中的形象美与意境美。提高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只要肯做“有心人”,长期不懈,总是能达到目的的。如何提高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呢?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从书法艺术本身来探索,要做到“多  相似文献   

17.
董琦 《河南教育》2004,(10):25-25
人们常把师生之间知识量的比例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一桶水”和“一杯水”。意思是要教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教师本身必须要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才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笔者以为,教师的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决定语文教学成败的惟一因素。要想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  相似文献   

18.
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想有计划、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甚至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学知识,没有科学的系统性。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仅从理论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久而久之,势必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使学生对语文课失…  相似文献   

19.
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人,不仅仅是教育这个领域中对人性所作出的一种设定,作为一种普遍人性的理念,其历史也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把知识、求知看作人的最主要、最本质的属性。苏格拉底虽然崇尚人的美德,但却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命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所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他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本质的冲动;柏拉图要在人们心灵里建立的也是知识的“理想国”。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是取代了上帝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不仅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向,而且也为“知识人”的人性设定增添了现实的根据和功…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中,我认为其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与故事。如,要了解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一课的欣赏·评述领域,就有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