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两个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是推进高职德育创新的必由之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异中有同,使二者的融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打通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为纽带,健全完善评价机制,建设专家化的德育队伍。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培养重在实践,要立足教育教学实践,探索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通过理论和实践探索,总结形成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三步走"战略,并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课予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3.
裴璨璨 《科教导刊》2023,(5):106-108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高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推动核心素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思政水平、道德观念和情感价值的协同发展。文章从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而针对如何推动核心素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展开探讨,旨在帮助高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进而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数字素养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程,其与数字素养教育的融合既是承前启后,也是应时所需。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素养教育融合的内部路径为将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作为融合数字素养教育的基石,注重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数字素养,学校要加强对数字素养教育的关注。外部路径为从政策维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字素养教育的融合,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素养教育的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5.
政治认同素养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定的四大核心素养要素之一。要真正发挥思政学科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思政课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培育当代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实现新课标强调的正确价值引领。文章以"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为例,从三个视角阐释如何在日常思政课教学中培育政治认同素养:讲好中国故事,直击学生心灵;尊重客观事实,增强学生使命;"隐藏"有形教育,注重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6.
<正>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议题为主题,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背景和依托,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因此,议题、活动、情境、核心素养是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或缺的四大主体要素。一、议题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所倡导的有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议题的引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8,(4):135-136
核心素养引领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分为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公共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四大核心素养应紧跟生活实际,引入生活热点,在实际中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四大核心素养,倡导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焕发精神,唤醒创新意识,发挥四大核心素养主观能动性,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学习者为中心,使以知识、能力为中心的课堂真正向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堂演变,课堂教学的知识立意逐步转向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立足初高中课程教学一体化要求,这四大核心素养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同样具有统摄作用。张丽琴同志的文章正是以此切入进行架构,从教材价值、时代脉搏、思想疑惑、真实学情等方面深度挖掘政治认同教育意蕴,凝练教育价值,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作者善于从自身教学中撷取精当资源深入分析,文章主线清晰、立意高远、理例融合,读来如坐春风。作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佳作,本文对一线教师教学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正>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标志,面对"新课标、新教材、老教师"的现实,如何让顶层设计的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期实现,如何让课堂成为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这是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全新挑战。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革课堂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走进思想政治教学的唯一正确路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才可以让学科核心素养之花绽放在课堂,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一、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演练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既呼应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又符合我国当前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而建构主义理论对发展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应从构建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项目化理论背景下,阜阳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建设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的“课程体系+项目领衔+竞赛跟进”模式,坚定认证“主线+底线”理念,实现毕业要求,培养具有“一轴两翼七要素”的核心素养,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具有政治素养、师德规范、教育情怀等必备品格及教育教学、实践创新、沟通合作、学习反思等关键能力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学科核心素养”和“三全育人”教育背景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厘清课程思政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探索中职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切入点、创新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政治认同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素养要素,关乎学生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确立。文章以美学视角审视思想政治学科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多维度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探索教育教学实践中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美学路径。  相似文献   

15.
立足2020年修订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和地理的课程标准,基于素养交融培育的现实意义,聚焦“从建筑文化中,能探寻怎样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密码”议题,通过整合教学目标、交融核心素养,捕捉焦点内容、建构知识序列,实施活动方案、推进任务驱动,展示活动成果、开展有效评价四大环节,设计思政、地理学科融合议题式活动教学,体现学科融合共生理念,从而落实核心素养、实现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近一两年来,我国教育界兴起了"核心素养"研究的热潮。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价值,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卓越课堂?笔者结合在"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上的观课感受,谈一些看法。一、从教学走向教育:关注核心素养,着眼立德树人教学是实现教育的一种手段,教师更多的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育人的目的,助推学生的全面成长。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一  相似文献   

1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功能而言,相比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开发功能方面具有新的内涵。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大要素而言,相比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这四大要素也产生了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居于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之首。于教育对象而言,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以剖析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面临的角色困境、行为困境以及思维困境为切入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的价值在于思想作为关键能力的工具、必备品格的资源以及沟通交往的媒介,其具体的生成路径包括关注思想劳动、实现能力迁移以及彰显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大力传播红色文化,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此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促使大学生群体能力素养与道德修养同步提高,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这篇文章中,将会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出发点,在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系统性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的方法途径,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郭旭英 《家长》2024,(8):59-61
<正>为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思政教育,本文对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立德树人大环境下,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政教育变得更为丰富。教育部要求充分利用各学科及各类教学方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能力,这为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政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