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区中小学如火如荼的开展研学后教的教育改革……什么是研学后教?研学后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自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钻研学习,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思维走向刚好相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教"在前,学生的"学"在后;而"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的"学"在前,教师的"教"在后。这一课改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结构上来看:"研学后教"可以看着是先研学,再教。与以前的老师先教,学生再进行模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转向重学生"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学、问、练、创",是我校在学习洋思经验的过程中,自己摸索,反复实践,积极倡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要求在教学中积极推进以教师为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体方向,知识能力洲练为主线的自主教学和研究型学习.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病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相似文献   

4.
张仁 《甘肃教育》2020,(4):152-152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学生这个主体被忽视,课堂教学呼唤改革。课堂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少教多学"落到实处。一、目前教学的现状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的教,重在对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重在知识的接受。"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导用"教学方法,是福建省宁化县适合教育的重要体现。"学导用"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总体分三步走: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本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学是为了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合理地利用本教学方法,能适应素质教育与适合教育的要求,体现"适合就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7.
鲁伟 《成才之路》2012,(2):93-93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工作,"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两个部分。传统教学侧重教师如何"教",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结果产生了被动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现象,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甚者产生厌学情绪。而现代教学侧重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少教多学"就其内涵而言,和传统教学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区分:第一,"少教多学"更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依存关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着眼于自己如何去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去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按照自己的意念去教育学生,而不顾及学生自身的感受和兴趣,导致教与学之间出现断裂。"少教多学"的基本教育理  相似文献   

9.
"先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说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习主体——学生的教学地位以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给予了学生的"学"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带来良好且艰巨的机遇和挑战,提高了教师"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相比于传统的"先教后学",这是历史性的教育变革。主要从学生"学"的问题和教师"教"的问题两个方面,简要探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柯也好 《成才之路》2013,(20):74-74
传统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教"而轻视学生的"学",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受到了限制,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先学后教",以学生为本,由课程封闭转变为课程开放,它使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服务",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打造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打破了讲授式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代替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的模式。教学内容也由"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向"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转变。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科学地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成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前提是要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传统教学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学依附教。这种教学关系从根本上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现代教学要求以学为中心,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学生学多少,教师教多少;现代教学以学为基础,先学后教,学了再教,教服从于学、服务于学。…  相似文献   

13.
以学定教,简言之就是要让教学从过去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转变为"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想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这样做不仅是生本位的体现,更是教育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过:"没有人能教给任何人任何东西。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学生所学比教师所教要多得多。"教学是什么呢?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走向真学。什么是"真学"呢?"真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在课堂生活场域里,在教师适切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进而引发他们一定程度的知识增加,能力增强,经验增加,情智发展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从而导致学生始终不会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应从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出发,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需求为前提,实施因材施教策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落实"少教多学"的现代化教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生的良好习惯,思维能力也得以发展。一、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少教多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产物,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性特色,是一种特殊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7.
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教学本质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是条件,学生的"学"才是根本和目的.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活动和过程.因此说,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实现由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更是实现本真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焦丽爽 《考试周刊》2014,(83):12-12
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提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教育教学重心已逐步由"量"向"质"转变,有效发挥教育教学对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教育教学评价体制,保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得以有效调动。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从而导致学生始终不会学习。此外,传统教学只让学生跟学,不让学生自学,学生对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结果全凭耳听脑记,往往会因时间的关系而淡忘。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个体是在真思维还是在假思维,是有效思维还是无效思维。小学语文"学案教学"的探索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而进行的一项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21):4-5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人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应时而生,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讲方式"就是其中之一。它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新型教育模式,革除传统教育教学的诸多弊端,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生学,"实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美地结合,达到了"教学同步,学用结合"。本文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讲方式"课堂实际应用,初步对"学讲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阐述,希望能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