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这首诗是毛泽东于1943年1月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戴安澜将军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抗日名将,1942年率师远征缅甸,于次年5月26日壮烈牺牲。悼诗首联写戴将军率正义之师出征时的豪情,戴将军作的《赋采薇》中便有“澄清宇宙安黎庶,力挽长弓射夕阳”之句。毛诗颔联、颈联写他在国内和出国后的抗日战绩。尾联称赞戴将军英勇殉国,并未违背其壮志。这首诗是毛泽东在延安写的。当时发表有极其深刻的政治…  相似文献   

2.
近日,被称作“我国远征国外将领中殉国的第一人”的戴安澜将军,再一次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重要讲话中,突出表彰了戴安澜将军的功勋。当年,毛泽东曾给戴将军书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也忍悲洒泪献上挽联:“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相似文献   

3.
薛吉辰 《现代语文》2004,(10):44-44
一、《采薇》———小说———鲁迅小说名出自《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这是一首关于戍边将士的诗,描写了战士远别家乡饥渴劳苦的情景。鲁迅的小说取材于商朝末年伯夷、叔齐兄弟的故事,借此批判了他们逃避现实和软弱无能的行为。二、《七月流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采薇》写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是一篇含意深刻,很有艺术特色的历史小说。它主要根据《史记·伯夷列传》,并把《史记》的《周本纪》、《齐世家》、《殷本纪》,《尚书》的《泰誓》、《武成》,以及蜀汉谯周的《古史考》,汉刘向的《列士传》,明王三聘的《古今事物考》等书中的有关材料组织进去,浑然一体,意义翻新。茅盾曾称它“巧妙地化陈腐为神奇”。又说:“《采薇》无一事无出处;从这样一篇小说就可以窥见鲁迅的博览。”这说明《采薇》是鲁迅匠心独运的杰作。本文想就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以及作品的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对《诗·小雅·采薇》末章"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评语,是其对《采薇》断章取义式的解读。从《采薇》的主旨来看,其末章并未"以乐景写哀,也谈不上"以哀景写乐",而是以杨柳、雨雪的景物转化来表现感时伤事之情。  相似文献   

6.
屈赋直言“伯夷”者二,《橘颂》“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悲回风》“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王逸《章句》引《史记·伯夷列传》释之,以为《橘颂》、《悲回风》中的“伯夷”乃“孤竹君之子”,“叔齐兄也”;洪《补》进而引韩愈“特立独行,亘万世而不顾”之颂,以为“屈原独立不迁,宜与伯夷无异,乃自谓近于伯夷,而置以为像,尊贤之词也。”又,《天问》“惊女采薇,鹿何佑?”[明]周拱辰《离骚草木史》以为“指夷齐事”,“言采薇而惊来女子之讥,遂弃薇而饿,白鹿又何以佑之,而荐之乳乎?”[清]毛奇龄《(天问)补注》复证之:  相似文献   

7.
付维彦 《学语文》2009,(5):30-30
《采薇》(见卷首)是诗经中的名篇,关于此文主旨,《毛诗序》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申培《诗说》认为是。宣王之世,既驱猃狁。劳其还师之诗”。今人有断定其为爱国之诗,也有认为是思乡之诗。人教版语文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其。思念故乡、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庄子·秋水>有句:"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课本注:"[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义.轻,动词,轻视.伯夷,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他认为武王伐纣是不义,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饿死在首阳山上.所以古人称他为义士."孤立地看,此注对"伯夷之义"的解释似乎没有问题,但若联系语境,则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9.
庄子《秋水》有伯、若两个形象。《尔雅·释诂》曰:"伯,长也。""伯"通"霸"。河伯,即黄河地方之"伯",之"霸"。神,《说文》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其作用为滋生万物。老子的神是"谷"。谷,中盛处下,中虚而用弱,是"道"的别称。庄子的神是"神人",海神"若"是"神","若",《甲骨文字典》解释说"象一人跽而理发使顺形,故有顺义。""顺"之本义是"同天序",可见,"若"和"神"的内涵是相同的,都完成了"物化"的过程,进入"道"的境界。通过"伯"、"神"、"若"三个字的观照,我们可以知道,"伯"是大知的形象,海神"若"是达至道极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楹联趣话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之楹柱,故得此名。对联滥觞于古诗文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  相似文献   

11.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抗日战争中,曾先后参加过古北口、漳河、台儿庄、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2月,日本侵略军为了切断盟国援华抗战物资的重要运输线——滇缅公路,向缅甸大举进攻。应盟国请求,国民党政府派遣了远征军共三个军约十万人赴缅参战。戴安澜时任远征军主力第五军第二○○师师长。5月26日,戴在缅甸茅邦地区光荣牺牲。同年秋,国民党政府在广西全州  相似文献   

12.
《史记·伯夷列传》不仅极具史学和文学价值,而且也为我们展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包括法统之连续、共同体边界之划分、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暴力的正当与不正当使用、命运与天道之关系等。正是在伯夷、叔齐看似不公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到天道隐秘的公正。总之,《史记·伯夷列传》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从政治哲学角度对其进行诠释,既可以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增强我们对历史与自身命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纵贯伯夷的人生轨迹,充盈着一股中国独有的"伯夷精神",它是伯夷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孔子是这种精神权威解读者,他概括的"不念旧恶"、"求仁得仁"的"积仁洁行",与"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清风高节,抓住了伯夷精神内涵的本质. 应该看到,"伯夷精神"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不同好尚和需求的人们对"伯夷精神"有不同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前进,经过充实光大的"伯夷精神",将可能获得现代的意义,或者成为可以现代意识去理解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说“采薇”     
<正>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在今河北卢龙县南)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即周武王姬发)载木主(灵牌),  相似文献   

15.
《吊屈原赋》、《服鸟鸟赋》皆为汉代咏怀写志名篇。通过笺释,我们认为:《吊屈原赋》乃现存汉代表现"士不遇"主题的重要作品,其写法上继承了屈原《离骚》香草美人之传统,赋中大量用比,连类繁举,在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的同时,还对迫害屈原的群小表示了极度的愤慨,因而《吊屈原赋》在悲悼屈原的同时,也在悲悼自己。尤其是用古事写今情,做到了古典今情的完美统一。而《鵩鸟赋》通篇大旨,在以道家齐物之理,自慰远谪之情,其中"齐生死,等荣辱",以对抗人生之牵累与忧患,尤为突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论其艺术特色时说:"贾谊《鵩鸟》,致辨于情理。"而在赋体文学发展中,"《鵩鸟》为赋之变体,即其体而通之,凡能为子书者,于赋皆足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6.
班固《东都赋》:“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亻未)兜离,罔不具集.”“僸(亻未)兜离”,《汉书·班因传》作“(亻今)(亻未)兜离”.形虽有异,而音义相同.此四字作何解,如今众说纷坛.毕万忱等选注《中国历代赋选》云:“泛指四方夷人之乐.……兜离,与‘株离’同,语声之转.一说,兜离为二乐.”此说有一定的代表性.《汉语大字典》“兜”字  相似文献   

17.
名虽“列传”,实乃杂文──读《史记·伯夷列传》刘洪仁《史记·伯夷列传》是一篇比较特殊的文章。它位居七十列传之首,可它实在没有起到“带头”与示范的作用,而是明显与后面的大多数列传不同:“列传”作为一种人物传记,本应以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为主,可这篇伶记却...  相似文献   

18.
荀子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影响较大,故而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荀子》中有民歌体的《成相篇》,被称为"弹词之祖"和"三三七言"诗体的开创之作;在文学史上,个人自作而称为诗的,最早是《荀子.赋篇》中附录的《佹诗》。《荀子》中还有以赋命名的《赋篇》,这是文学史上现存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它和楚辞诗体一道促成汉赋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采薇》中连用四个意象,有比有兴,借景借物抒情,体现了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意象一,薇《采薇》前三节是主人公归乡途中回忆以前的军旅生活及思乡之情,为何以"薇"起兴而不是其它植物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最后一节与前文的关联。《诗经》中的起兴多数是由眼前所见景物触发联想,  相似文献   

20.
<正>古诗里那些关于植物的隐喻柳⊙"柳"的隐喻意义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用杨柳的依依之态喻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柳"又谐音"留",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而柳丝垂垂,纤纤拂动,正如送行人与行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在送别诗中,"柳"及其同源意象"柳絮""杨花""飞絮"等意象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如陈与义《古别离》:东门柳,年年岁岁征人手。千人万人于此别,柳亦能堪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