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晓璐 《考试周刊》2014,(84):16-18
《沃斯》这部小说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最经典的著作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怀特现代主义写作风格的小说。虽然以往有人研究过《沃斯》这部小说,但大都从哲学的观点研究这部小说,没有人用现代主义的观点整体分析这部小说。本文从《沃斯》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上探究怀特的现代主义风格。意义在于以现代主义的观点剖析《沃斯》这部小说的内在特色,分析怀特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进一步探讨怀特的现代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2.
茅盾改书名     
1931年至1932年间,刚刚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茅盾写出一部30多万字小说《子夜》,从而尊定了作者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后来,这部巨著成为茅盾文学生涯中的代表作。但是,这部小说原先并非题名《子夜》.而是《夕阳》,《子夜》是在出版时才正式定名的。1933年1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这部小说时.茅盾(?)经推敲,决定  相似文献   

3.
海外文坛     
正●惠特曼遗失165年的小说重见天日日前,《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部被遗忘长达165年的小说被发现后即将重见天日,与广大读者见面。这部小说的题目全称为《自传:杰克·恩格尔的生活历险记(纽约的时代故事)》,大约36,000英文字,属于一个连载的故事,基本是一个中篇小说的篇幅。这部作品,先由美国《惠特曼评论季刊》第34卷全文刊登。目前,正在由美国爱  相似文献   

4.
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分析简·奥斯丁代表作《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所具有的成长小说特征,探索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以期证明此书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从而为读者欣赏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爱玛》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反讽手法在这部小说中运用得也最为成熟。本文在全面介绍奥斯汀小说反讽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爱玛》这部小说。文章从三个角度来做出具体分析,分别是:人物言语行为的前后矛盾与重叠反复、故事叙述过程中设置多重陷阱、情境设置巧妙离奇,使读者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和体会《爱玛》中反讽的奇妙之处。  相似文献   

6.
这是济慈《恩第敏》第四卷的几句诗行,被引用在一部小说的序言中,贴切地表达了小说的主旨。引用这些诗行的人,就是我们所要介绍的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这部小说,就是他的《还乡》。  相似文献   

7.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草房子》这部小说. (屏显.生齐读.) 《草房子》这部小说写的是少年儿童的成长故事,描写的是苏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作者想通过描写他们的故事来感动我们现在的孩子. 师:我们再看看杜小康的家境. (屏显.生齐读.) 杜小康家:油麻地的首富,他家没有一寸土地,只开了一个杂货铺.  相似文献   

8.
采用题材批评法,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分析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中所具有的成长小说特征,探索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以期证明《紫色》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从而为读者欣赏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同时为国内外学者对成长小说的研究特别是黑人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左联烈士胡也频的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作者自署“一·九二九年五月七日早上二时作完于上海”。小说标志着胡也频创作道路上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立场转变的新起点。可是,关于这部作品的最初发表时间,有关文章和著作的记述存在着错误。瞿光熙同志在《胡也频两部革命小说发表的周折》(《新民晚报》1960年5月26日)一文中说:这部小说写成后未能发表,一九三○年六月才出单行本。一九六一年,瞿光熙在《关于胡也频殷夫几件事迹的考证》(见《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 一文  相似文献   

10.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11.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12.
在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出版34年后,玛格丽特·杜拉斯于1984年发表了《情人》,而这部小说成为了她一生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极为大胆地袒露了她青春时期的一些往事。在某种程度上,杜拉斯的这部作品其实就是在回忆中剖析自己的过去。那些零散的记忆片段拼凑成的画面在小说中一点一点地清晰起来。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很多象征意象的写作手法,本文主要分析其中两个:"呢帽"和"渡河",从而探讨它们在文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初期,西班牙文坛上出现了一部不同凡响的骑士小说。这部小说一问世就引起轰动,第一版一个月内全部售完,当年又印了6次。这就是断臂老翁塞万提斯写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请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14.
汇聚神秘智能的《达·芬奇密码》2003年3月,一部名为《达·芬奇密码》的小说在美国悄然上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书一面世,就销售了20万册,出版后一星期内就直接攀升到《图书周刊》、CNN、《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图书销售榜的首位。一时间,《达·芬奇密码》成了书市最热门的话题。专业的书评家们对这部推理小说极为肯定,读者们更是好评如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曾因执导电影《美丽心灵》而获得奥斯卡奖的好莱坞著名大牌导演郎·霍华德,还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最近,这部小说的中文译本经由上海…  相似文献   

15.
读过《三国志》,比较多地知道三国人物、故事的人,再来读那种专门议论三国人物的文章,一般总比较更觉亲切,也比较可以理解得更深入一些的吧。有几位同志所以能够一起兴高采烈地议论某一部小说中的人物,例如《叶尔绍夫兄弟》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也由于他们都是读过这部小说的吧。没有读过这部小说的人,听起这种议论来,当然也可能感到兴趣,有所体会和感受,但是比起读过这部小说的人来,毕竟还是差一层的。  相似文献   

16.
《达.芬奇密码》作为一部雅俗共赏的小说深受读者欢迎。作者丹.布朗为这部小说注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尤其融入了诸多晚期后现代主义特征。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这部小说,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由于作者对后现代技巧的运用,使得《达.芬奇密码》成为了一部雅俗共赏的后现代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17.
老舍先生的《猫城记》创作于1932年,1933年完稿,是老舍先生现存文稿中最奇特的一部,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褒贬不一,引起了很大争议,也是历来老舍先生的研究者在研究时有意避开的一部小说。但是这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内容之深刻又使这部小说的价值不容忽视。文章试图从《猫城记》这部作品的寓言性文体分析这部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并解析这部作品所表现出的伟大的现实预言性。  相似文献   

18.
小说《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写于1835—1843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汉译本,最近重版了,值得一读。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敬和令人敬提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巴尔扎克的这部著名小说,确实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一段名言提供了形象丰富和生动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湖北省仙桃中学梁卫星老师的长篇小说《成人之美兮》,随后,《文学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相继对这部小说及作者进行报道,充分肯定这部小说的价值与影响。本文着重从本真性教育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并对作者的教育理念进行梳理与点评,希望能给关心中国教育的人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在德里罗的众多小说中,长篇小说《白噪音》一直以来在评论界倍受关注。作为创作的分水岭.这部小说成就了德里罗在美国当代作家中的领军地位。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大多关注《白噪音》的结构和语言,对这部小说主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本文通过对小说《白噪音》中消费文化、科技与死亡、宗教世俗化等多个主题进行分析.更深刻更全面地再现了后工业时代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