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学中存在着多种矛盾:如何提高法律常识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如何通过法律常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案说法,以事明理,通过具体的法律案例或实践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不仅可以使法律条文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而且有助于活化教材,改革传统的概念教学,使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更好地融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培养法治意识的主要载体,也是考量高中一线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胜任度的重要平台。《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所呈现的法律知识点,犹如散落在蔚蓝大海黄金海岸线、金色沙滩上的几十个贝壳。这些贝壳般的法律知识点,正是我们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不二法门。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引领学生在生活中依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存在的问题1.教材自身观点相互矛盾对于缺乏法律知识储备的教师来说,开设法律知识讲授课,无疑只能依赖教材。但是通览全书,我们发现《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中许多观点却相互矛盾。例如就业维权之道一框提到,劳动者合法的维权方法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而且教材明确写道: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之日  相似文献   

4.
5.
“以案说法“历来是法律知识教学的一个好方法,是帮助学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一道桥梁,为广大初二政治教师所运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有四点体会,不揣浅陋,愿与诸位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步入"选考"时期已将近两年。本次考试制度改革除了考试时间、考试次数的变化外,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和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两大模块成为所有政治选考生的必考部分。对绝大多数非法学科班出身的一线教师而言,选修5的教学和备考过程存在诸多难点和疑点。面对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弄懂教材、吃透教材,传递法律知识、培育法治意识成为广大教师的一项既有挑战又极为重要的任务。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材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令人起疑,使人困惑。  相似文献   

7.
"以案说法"历来是法律知识教学的一个好方法,是帮助学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一道桥梁,为广大初二政治教师所运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有四点体会,不揣浅陋,愿与诸位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8.
《法律常识》是初中新开设的课程。要提高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必须把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首先是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正确处理教材,克服畏难情绪。我们初接教学任务时,对开设这门课的意义认识不足,只从消极方面去理解。认为这只是为了医治十年内乱的创伤,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才设这门新课的。把它看成是权宜之计。加以我们自己没有学过法律专业,对于完成教学任务,畏难情绪较大。经过认真讨论,认识到教好这门课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因而激发了我们教好这门课的热忱,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9.
李小刚 《考试周刊》2010,(34):229-230
在《法律基础知识》课的教学中,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教学,使学生对法律知识课程缺乏兴趣。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案说法"的必要性,案例的选取,如何实施"以案说法",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四个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只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0.
《法律常识》是根据建国以来中等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学的培养目标及政治课的任务,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进行守法教育而设置的一门新课。开设这门课,目的在于对青少年进行法律基本知识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上好这门课程,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把我国建成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在《法律常识》课教学实践中,通常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窒息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呆读死记之风盛行,更使学生上课昏昏欲睡,对这门课兴趣索然。针对这种情况,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着用启发式教学,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对法律这一内容的知识进行探讨,探讨中发现采用以案说法这一方式是很值得一试的方法,本文就从以案说法的意义、教学中实行以案说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以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庄江平 《天津教育》2020,(2):149-150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政课也面临着围绕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转变。法治案例在教学中是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以《经济生活》教学为例,针对法治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生活出发,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教师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为切入点,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形成对道德和法治课知识的认同感,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明理践行。  相似文献   

16.
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法治教育的基点和关键。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挖掘课外素材,拓展规则意识培养的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引发情感体验。可运用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践锻炼法,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规则,在情境中认同规则,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规则,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还需要完善规则教育评价机制,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通识课程的涵义及通识课程《生活中的化学》产生的背景,阐述了非化学专业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在通识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非化学专业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本身蕴涵公民教育,小说《项链》一文中就蕴含人文素质教育和公民意识培养素材。挖掘教材人文内涵,寻找公民教育孕育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9.
陈丹 《教育》2021,(12):64-65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将法治意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内容.在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内容的比例明显增加.法治意识,主要包括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行为,是公民对法治的认知、遵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帮助小学生树...  相似文献   

20.
法治意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课堂教育实践形式。通过精选案例内容、创新呈现方式、精心设计问题、优化评价机制等途径,能够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