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贯彻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讲话精神,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明确了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和实施步骤。其中,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在青少年学生处世修身、人格养成上是极为重要的阶段。学校德育应遵循《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滋养青少年学生心灵,激活青少年学生心中传统文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并明确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同时,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  相似文献   

3.
赵雪美 《天津教育》2022,(15):40-42
<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早在2014年,我国教育部就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德育课作为一门培育学生理想人格、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增强学生道德品质的科目,中华传统文化理应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教师视角出发,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状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分析和强调了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为我们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山东曲阜市孔子中学地处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故里曲阜,与著名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地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反映出国家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贯彻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纲要》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9月正式推出一套供初、高中生学习使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本套教材供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使用,每个年级按学期分为上、下册,共8册。  相似文献   

6.
刘徽 《英语教师》2023,(18):102-107
<正>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指导教师:鲁子问(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教学背景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7.
张鑫 《中国德育》2014,(24):20-23
正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社会关爱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社会关爱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要途径和重要体现,需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切实加强。一、正确理解社会关爱教育的价值逻辑正确理解社会关爱教育的价值逻辑,对于加强社会关爱教育,帮助青少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  相似文献   

8.
陈玉坤 《成才之路》2014,(22):2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  相似文献   

9.
唐月泉 《现代教学》2015,(Z1):131-132
从"两纲"教育到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政策层面上要求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化学学科在这历史性的机遇时刻,也应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多年来,对于中学各门学科的习题课,尤其是数理化学科的习题课,学生总感到有点枯燥乏味,基本上就是对知识点反复训练。不少教师也觉得习题课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伴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出台,上述文件的精神很好地落实到初中语文教材,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阻碍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因素,给提升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实效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探索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是,"国学"又  相似文献   

12.
<正>《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古诗是性情之文,其教学应让学生发于情,止于析,成于悟。这"情"与"悟"便是学生的审美自觉。然而面对考试压力,教师往往把诗歌课上成了考题课、技术讲解课;学生也努力地将那些美好的文字肢解成分数。世易时  相似文献   

13.
<正>一、研究的意义2014年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发布的》中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关于德育的目标中指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  相似文献   

14.
三晋信息     
我省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读本我省部分中小学生在2015年春季开学后陆续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系列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系列读本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研究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语文教学中,用国学经典来感染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养成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贯彻落实《指南》,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落实课程教材主渠道、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为载体,它包含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学习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语言精粹,也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中渗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20.
<正>张燕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张燕玲:教育部是在今年3月的时候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