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M教学为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本质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文以对数概念教学为例,将对数发展史上的3个重要阶段:简化运算思想、对数的发明、指对数的互逆关系纳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亲历运算之繁琐"、"发现数表之便利"、"体会数表之局限"、"弥补数表之缺憾"、"引入符号之迫切"、"两款对数之发展"六个环节,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惧怕写作的原因主要是生活之"源"干涸、阅读之"流"堵塞、思维之"路"迷惘、表达之"门"紧闭、实践之"趣"缺乏,所以要提倡"五体验"的作文教学.具体做法是走近生活,体验情感;有效阅读,体验迁移;多向思维,体验创新;流畅表达,体验交流;具体实践,体验成功.这样就能开发学生作文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面对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在"指导--批改--讲评"这三环节上费尽心机,收效甚微.从指导而言,教师无非是把预设好的"作文之法"灌输给学生.他们听之朦胧,感之无情,写之无物.  相似文献   

4.
"建筑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层次美、结构美、整体美等对改变当下封闭式、堆砌式、叠加式的数学教学具有较为现实的启示.从"个"到"类",从"碎"到"统",从"知"到"智",数学教学能够显现整体之美.教学中,教师要搭建"知识之柱",建构"知识之梁",形成"知识之墙",构筑理想的"数学大厦""人生大厦".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散文之"神",散文之"魂"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思考,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这就是渗透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鉴赏散文独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性地理解.散文的本性是自身的独特性、自我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是散文家"人间情怀"的袒露,是散文艺术规律的体现,是散文审美意象由局限到开放的昭示.  相似文献   

6.
"课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课尾"教学能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存"的境界,那么这就是堂圆满成功的教学,同时也表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几个成功的"课尾"教学设计,或多或少地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7.
说到"精神家园",我总是想起塞林格的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大群孩子在悬崖边的麦田里玩,麦田里有天真、童趣和自然,悬崖下是空虚和物欲的深渊.当此之时,"守望者"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蓝天.他守的是人类安身立命之土,望的是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  相似文献   

8.
最有效的学习是源于生活的学习.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将数学模型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在真实亲切的生活中寻"数学之趣"、究"数学之理"、求"数学之实",让数学素养落地,让数学学习真实发生.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情"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无视、漠视或者误判、误读、误解都会让数学的教与学产生严重错位,产生学生的认知排斥、认知障碍等.直面并分析学生的学情是把握数学"教"与"学"落差的现实举措,也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要使学生"好之"、"乐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讲究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戴尔的"经验之塔"以及布鲁纳的"经验之塔"出发,以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为例,详述了"经验之塔"下的教学设计,以期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书院既是学术组织,更是教学机构.王守仁将书院定位于"匡翼夫学校之不逮",湛若水主张圣学、举业合一,在书院大谈科举之学.影响所及,人谓"书院者,宅名胜,居来学,以广国家兴道育才之意,官政之最善者也"[1];"学校治化之原,而书院学校之辅也蚪"[2];视"书院为谈经课士之地,与庠序相济为功"[3].甚至有人说:"夫学,士之田也,有庠序以职之,有科举以劝之,而又为书院以课督之,与催耕促织何异?"[4]凡此种种,说明将书院视为谈经课士、准备科举的教学机关,已是明代的一种普遍共识.当讲会盛行之世,书院除了"升堂会讲",根据分定课程进行"讲解"、学习之外,还组织诸如文会、诗会、酒会、茶会、面会、舫会、遥会、会课、课艺、考课、作文、经史会、史学会、理学会、古文词会、昭代典故会等等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会事.一般而言,这些教学型讲会皆和科举关系密切,历来为人们所鄙视.但细探究竟,我们发现,即便是科举之会,也有多种文化取向,值得引起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3.
如何进行中学语文教学,这是目前中学语文界困惑的问题.快乐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结合教学实际来看,从情感"破"课,即进行快乐教学,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相似文献   

14.
梁碧群 《广东教育》2007,(10):35-35
教学不仅应该授之以鱼,还应该授之以渔.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仅仅是授之以"鱼"和"渔"就足够了吗?  相似文献   

15.
聂志军 《现代语文》2006,(10):93-94
"之"字是古文中一个常见的虚词,使用频率相当高.对它的词性的划分、语法的分析一直存有争议,在不同时期结论也往往不同.因此,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之"字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之"字的教学严重滞后于"之"字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是提高"三进入"质量效果的关键环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为此,必须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注重科学理论的拓展和运用,使之成为高校办学育人之"魂"和大学生成长进步之"本".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那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却有失偏颇.学生得到了"渔",即方法或技能,其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就能发挥出来了吗?方法、技能显然不能与主体、主动划等号.更何况这"渔"还是教师"授之"的呢.这中间得有一个"桥梁",那就是学生的学习数学情感.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在长期的集体意识甚至是"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经过历史的陶冶所凝聚成的动作语言体系.在舞蹈教学中探寻中国舞蹈的生命之源,是使学科的准确性表达和理性的言传身教之法的必经之径.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的"柔性精神"对中国舞蹈文化影响之深远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9.
一、把握教学方向,显示教学特色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重视教会方法,忽视思维训练;只重视"是什么",忽视"为什么";只重视理论,忽视形成理论的实际根源,从而严重地导致知识和能力的脱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不确到知之较确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常有学生向老师诉说如下的困惑:为什么我课上能听"懂"的内容,当天练习也能应付,可一段时间后就做不出来了,但经旁人一提示就能解出;或者自己以为解答正确,其实却是错误的.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原因看上去是复习巩固没做好,其实他们认为的"懂"是一种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浮于表面、似是而非的"似懂".本文就"似懂"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