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为视角,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应对的误区、网络舆情应对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如下观点:网络舆情的特征为对事件反应迅速、传播方式快捷、信息交互性强、传播主体隐蔽、传播内容复杂、影响广泛、控制难度大。目前网络舆情的应对误区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部门对民众意见置之不理或态度暧昧,二是政府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压制。网络舆情应对方式改革的思路为:认真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成熟社会心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搭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笔者最后指出,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决策必须始终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网络作为目前速度最快的传播媒介,正在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年轻人。现代社会中,高校危机频发,危机公关作为一种积极应对危机的方式逐渐走进高校视野。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一,学生思想的不成熟导致相互之间容易以讹传讹,再通过网络舆论的发酵,单纯的事件演变成一场对抗。因此,高校危机公关中网络舆情的分析及有效的引导必不可少。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构成因素、特点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探讨高校危机公关的危机应对战略及舆情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舆情已经对高中生造成了越来越深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现代社会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直接改变了高中生原有的生活和学习的路线,对高中生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网络舆情目前已经引起我国政府以及政治教师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非常广泛,涉及当前各类新兴的网络传播渠道。网络舆情的客体既包括普通网民所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社会焦点以及社会敏感话题,亦包括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所关注的与自身利益和生活相关的特殊问题。面对网络舆情对高中生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政治教师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积极发挥自身的政治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逐渐同步,网上网下事件的关联性提高,网络舆情也越来越能够及时反映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因此,网络舆情监测不仅能够了解民意,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方案提供参考,而且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预警。以互联网上微博、贴吧、论坛、新闻评论等信息作为对象,以实用性为原则,研究一种基于文本自动分类的网络舆情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网络爬虫抓取互联网上的信息,并采用基于KNN算法的文本自动分类方式完成网络舆情自动分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郭伟 《邢台学院学报》2014,(1):50-51,55
网络舆情危机具有发生概率高、爆发周期短、影响范围广的特征。在我党提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设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应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完善网络监管,践行公开政务等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诱因;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地方政府应以科学务实态度进行处置,并引入第三方力量协助解决。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给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发生时,往往出现回应不及时和权威信息缺位等问题,极易导致舆情扩大。政府应当及时捕捉舆情热点,依靠权威声音进行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重视政府信息公开,从而合理有效的处理网络舆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的日益活跃和敏感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介入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主要可以通过理论政策引导、事实引导、利益引导、文明引导和趋势引导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8.
借助Gompertz曲线构建了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可以看出网络舆情各阶段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及其强烈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潜伏期社会矛盾缓慢积淀,网络舆情孕育潜伏;扩散期社会因素异样变动,网络舆情显性扩散;平稳期关涉主体迅速介入,网络舆情缓解消失。基于此,政府可采取积极的科学的适度回应策略,有效掌控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使其不会在后续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扩展为网络公共事件。"丰县爆炸"案例有力佐证了在网络舆情演化的各个阶段,只要政府在回应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均具备"适度"理念,便可成功化解网络舆情,切实维护公共利益,进而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墨菲定律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理提供了借鉴:其一,网络舆情在全面考验政府及其官员,任何微小的源头都有可能掀起狂风巨浪,政府必须建立网络舆情的长效监测机制。其二,网络舆情有鲜花也有毒草,要认清两者的差别和各自的内在规律,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和解读。其三,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不当经常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在其中要尽量掌握主动话语权,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化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关系着网络危机事件的及时有效化解,丰富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研究网络舆情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关联,突破网络舆情功能发挥的瓶颈制约,提高网络执政能力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生态,健全网络舆情的监控机制是现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已成为当前我国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作为一种监督方式,网络舆情有效地促进了转型时期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但是,地方政府往往把网络舆情视为一种威胁并试着加以控制,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事实上,地方政府要有正视网络舆情的勇气,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促进政府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2.
刘兰兰  林奇凯  胡铭 《考试周刊》2010,(27):135-135
本文结合2008年以来网民集中关注的突发事件,对网络舆情折射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目前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辽宁省当前社会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的态势,指出了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政府应提高舆情危机意识,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转变舆情应对的陈旧观念,构建协同治理模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网络道德建设,改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宣泄社会压力,对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科学决策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因为对指向公权力的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关注而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如何导控网络舆情,化解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是网络时代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四川会理悬浮照事件为例分析了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存在的问题、根源,进而探讨化解舆情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就是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一方面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对事物的判断力、辨识度还处于薄弱阶段,容易受到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关系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社会的安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高校应客观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剖析大学生网络法制,道德素养的缺失,从大学生自身,学校,政府三方面出发确立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作为信息化与民主化发展的新兴舆论现象,对社会管理和意识形态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带给执政党和政府全新的挑战和考验。针对福建泉州的网络舆情可能释放的负能量和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必须从领导、预警、研判、引导、法治、培训等方面探索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以有效地运用和管控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5,(3):48-50
网络舆情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所表达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关切民生问题的新形式,是网络时代的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治理的新模式。立足微博时代,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以开放的态度看待网络舆情,加强网络监管,增强网络舆情的价值引导,是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杨阳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2):98-10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包含众多主体,各网络舆情主体的共同作用导致网络舆情复杂多变,网媒和政府作为舆情演化的主要干预力量,其干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舆情演变方向。围绕网民、网媒和政府关系问题,分析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网媒和政府对舆情的干预机制,并通过微分方程构建网媒和政府干预下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模拟仿真不同干预情景、干预节点以及干预强度对网络舆情演化路径变化的影响,为政府治理舆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网络舆情疏导和治理已成为"大西柏坡"软实力建设内含的重要工作,既为"大西柏坡"软实力的建设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网络赋予了民众更多的发言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使政府管理处于一种由传播技术促成的新的"被围观"的社会结构中。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处置网络热点舆情,就会刺激民众提升维权行动的悲情烈度,使抗争性网络文化蔓延,丑化政府形象,消解政府权威。因此,政府应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制定网络事件应对预案,提高舆情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推进现实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弱势群体的存在违背了社会公正。关注弱势群体应成为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和政府要通过各项制度的整合和创新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公正,保证社会的良序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