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老师本属牛     
班主任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有时“度”不好把握。过于威严吧,不易和学生接近,学生也会怕你,会对你“敬而远之”;过于宽容吧,虽然和学生接近了,但教师容易失去威慑力,会导致班级制度执行起来有些困难。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教师,我整天在想的一件事就是如何与学生相处,更好地教育他们、爱他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爱,在爱的感化里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当然,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难免有尴尬的时候,如何处理好这些不和谐因素,就需要老师跟学生共同的智慧了。下面将我认为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处理得较好的一件事与大家一起探讨分享。事情发生在一次月考监考的时候。教师监考必须从严,而且学校提出从严治校、从严治学的管理制度。学校明确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与教师的相处时,时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的感叹:“现在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怎么教也教不好……”听后颇有同感,但反过来想一想,却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学生为什么难教?学生为什么教不好?”思考再三,原因就是,学生单靠“教”是教不好的。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喜欢的学科,成绩一般都比较高。教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农民对待土地,庄稼长得好与不好,全靠农民怎样处理土地。学生学得好与不好,全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指点方式;教师是“唯我独尊”还是真诚平等?在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5.
徐幼强 《教育》2013,(6):58-59
新教师走上讲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新教师的当务之急,自然是怎样上好课。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新教师最应注意的,是懂得与学生如何相处,保持怎样的距离。因为学会怎样上课是个系统工程,得慢慢来,即使开始上得不好,只要踏实努力,善于学习和总结,总会有进步的;但教师和学生处得不好,师生关系搞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之友》2007,(7):24-25
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问题都处理不好,这个教师基本不能算是成功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待现在的学生,难度的确越来越大了。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教师天天与学生相处在一起,学生对教师的“不敬”就像牙齿与舌头的碰撞一样会时有发生,如当面顶撞老师、背后给老师起外号、谩骂老师,严重者对老师吹胡子瞪眼甚至对老师动手等。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敬”。这种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宁稳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敬”时,要学会运用策略,耐心细致,慎之又慎,巧妙化解。一是宜“冷”不宜“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千差万别的学生,这不仅表现在外表、道德品质上,还表现在学习成绩上。然而教师与那些成绩差、道德素质稍低的学生相处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弄僵关系。现在师生相处中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令人痛心。教师如何与这类学生相处,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所在的学校生源质量差,学生差不多是差生的集合,可我们仍在和这些学生良好相处着,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在我看来,只要各方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其乐融融。首先,相处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其次,我们教师要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在"征服"学生的同时,要给以学生耐心、宽容大度和爱;再次,惩罚学生时有理有据,使之心服口服;最后,谋人谋心,帮助其解决内心最在意、最无奈的难题,那么我相信教师在和这类学生的相处就会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9.
王君 《今日教育》2013,(11):40-42
我们做老师的,细细想想你平时怎样和周围的同事相处,怎样和你的领导相处,怎样对同事说话、对领导说话,你就这样和你的学生相处、对学生说话,你试试,很多矛盾就会消失。人与人相处并不复杂,足够的尊重,足够的理解,足够的退让,足够的包容,足够的体谅。足够的信任……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0.
<正>在班级中,在生活里,我们常会碰到一些不好相处的人。你能处理好与他/她的关系吗?不妨先来做做下面的心理测试题吧!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在教师的教学中应用得非常普遍,但在班级管理方面往往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有些教师可能会认为,教育管理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效果难道不好吗?为什么非得要依靠网络呢?有时你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学生在你面前会显得拘束,不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你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处理阅读问题时,学生因为分析、归纳、理解能力有限,常常会产生一些困惑,教师适时给其方法的指导,这也是常见的教学现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阅读问题千差万别,指导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教师如何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呢?这里必然涉及一个契合度的问题。教师给予的方法好用,就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这个方法不好用,就有可能让学生更迷茫。所以,教师能不能给学生开出"良方",能不能来个"四两拨千  相似文献   

13.
在处理阅读问题时,学生因为分析、归纳、理解能力有限,常常会产生一些困惑,教师适时给其方法的指导,这也是常见的教学现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阅读问题千差万别,指导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教师如何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呢?这里必然涉及一个契合度的问题。教师给予的方法好用,就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这个方法不好用,就有可能让学生更迷茫。所以,教师能不能给学生开出“良方”,能不能来个“四两拨千斤”,这是解决阅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你们曾经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多年来同在职场奋斗,相互鼓励、互拥取暖,你们心有灵犀、配合默契。然而有一天,原来与你并肩战斗的朋友变成了你的上司,这让双方都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以后要怎么跟对方相处。如果双方关系处理得好,友谊能让你们在职场上更出彩;如果关系处理得不好,则意味着友谊的小船侧翻,两个人从此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5.
从事初中教育二十几年来,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不好教育"。教育本身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教育不是管束,更不是管制甚至专制。但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与其说"学生不好教育",倒不如说学生不好管制,其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种表现 (一)学习方面 1.学业任务过重,竞争激烈,父母亲友的期望值太高,导致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不同程度的厌学是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无论成绩优劣都有所体现. (二)人际关系方面 1.与教师的抵触情绪.由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学生心理的困惑和烦恼. 2.与同学相处的摩擦.常常表现在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  相似文献   

17.
周学文 《中国德育》2005,(10):42-42
很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越来越不好教。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不信任老师,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不好相处”。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结合数学学科特点 ,教育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生活、认识问题 ,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用极限思想看待问题每一次考试之后 ,总有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灰心丧气 ,我安慰学生说 :学习不好并不能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 ,只是影响我们的心情 ,要让心情愉快起来、充满自信 ,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一个学生了解了自己最差的极限 ,也就是知道了自己的底线 ,他会安慰自己 ,然后鼓足勇气继续学习。我了解到有些学生怕老师 ,不能与老师平等相处、有问题不敢向老师请教 ,我就在班级对学生说 ,…  相似文献   

19.
在每个班里,总会碰到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的问题: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的学习态度不好、智力方面的不足。教师应该热情地关心他们,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去做转化工作。一、以师爱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的确,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学困生在课堂上大都抬不起头,有时还遭受责骂或挖苦讽刺,他们就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和自卑感,逐渐泯灭学习的信心,他们整天怀着惴惴不安的情绪来上课,没有心理安全感,更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阿秀 《青海教育》2011,(6):53-53
从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上,不少学生往往处理不好听课与记笔记的矛盾。教师在讲课,而一些学生一味地埋头记笔记,课后背笔记;也有的学生认为记录教师的板书和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比听讲更重要;更有学生只是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较少低头看书和记笔记。我认为课堂学习听讲很重要,记笔记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学会笔记、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对学生学习知识大有裨益,值得教师加强引导,使学生学会记笔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