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关于"水"的常见隐喻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这些相似隐喻背后的认知途径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空间隐喻是认知隐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抽象概念构建的基础。汉语中表示空间的"上"和"下"与英语中相对应的"up"和"down"的隐喻拓展意义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空间隐喻在"状态、地位、数量"3个概念域中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3.
体验哲学是一种全新的非客观主义哲学思潮,它强调身体经验在认知加工和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体验哲学为视角来研究英汉"吃"族词汇中的隐喻现象,比较并分析了英汉"吃"族词汇隐喻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时空隐喻是理解时间概念这一人们认知的基本范畴的一种主要方式,Lakoff将其分为自我移动隐喻和时间流动隐喻两个子类。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并结合英、汉两种语料,根据时间空间化的横向和纵向模式,提出了自我移动隐喻的"前/后"模式、以观察者为中心的时间流动隐喻的"前/后"模式、以事件先后顺序为中心的时间序列性隐喻等模式。由此进一步探讨英汉时空隐喻异同,认为英汉语中都存在自我移动隐喻及时间流动隐喻,但汉语时间认知偏向时间的序列性特征而英语侧重时间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本研究结合认知学,对英汉语空间隐喻维度下"前"与"后"的隐喻拓展所投射到的时间域、状态域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展开对比研究,发现英、汉两民族之间就空间隐喻所投射到的上述域之间存在诸多异同,特别是时间域所体现的不同认知模式。准确把握这些异同,特别是时间隐喻的差异能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英、汉两族人民在空间隐喻下对"前"与"后"的时间隐喻拓展之差异,提高驾驭"前"和"后"的时间隐喻差异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工作和开展外语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现象的认知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在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以基本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为研究对象,对颜色词隐喻的目标语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中韩两种语言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共性和相对差异性,并探究外在的语言表达异同下的内在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师莹 《茂名学院学报》2010,20(2):43-45,50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它体现了人类的思维及行为模式。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汉语“脸”及英语face所构筑和衍生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英汉认知方式和中西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通过映射有助于人类从源域到目标域来认知世界。《围城》中"人是动物"概念隐喻及其翻译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证明: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和英汉两种文化模式的异同决定了有些隐喻可译,有些隐喻不可译,以及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英汉隐喻完全移植的实现是翻译过程中求"同"忽略"异"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中存在复杂而有序的隐喻认知系统,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运用所搜集的英汉语料,对英汉"口、嘴"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两种语言中"口、嘴"词汇在隐喻构建以及运行机制方面的异同,同时探讨了英汉文化差异对隐喻映射的影响,指出了不同文化中认知上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颜色隐喻认知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认知工具.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认知思维方式。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现任领导人的政治演讲词,总结出英汉政治演说中普遍存在的多种隐喻概念,发现其异同点并挖掘两种语言出现异同隐喻概念的深层原因,进一步论证政治语篇中抽象概念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隐喻.传统的语言现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而隐喻的现代理论则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围城>中英版本中的隐喻进行比较研究.对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的相同和异同进行阐释有助于发掘人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著述以降,隐喻研究历经了由辞格论辩到哲学、语用学、人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既独立又相关的探讨。传统的修辞论将隐喻视作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而近代学界已广泛地承认其为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的思维模式。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和文化二位一体的范式,特定的文化具有相应的隐喻认知结构。文章从认知隐喻学的视角审读隐喻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凸显隐喻在人类认知世界和创造文化中发挥的双重功效,进而揭示跨汉英语言对比各维度异同背后的深刻理据。  相似文献   

14.
胡海涛  彭贝妮 《考试周刊》2015,(22):100-101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角度指出应重视英语基本词汇的教学,通过隐喻深入讲解多义词和构词,并且要注意隐喻反映在英汉词汇上的文化异同。积极借鉴隐喻的认知理论,必将推动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62):26-27
隐喻在语言中无处不在。在很长一段时期,隐喻都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属于文学、修辞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而后产生的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本文旨在阐述修辞隐喻、认知隐喻的特征,探讨其异同。  相似文献   

16.
在认知语言学界,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理解、表达的,因此,空间隐喻对于人类抽象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近20多年来,空间隐喻的研究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有关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远、近"的空间隐喻研究还很少有人涉足。基于此,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远、近"的空间隐喻异同,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空间隐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文化语境对隐喻意义的取象具有制约作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取象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文章探讨了导致汉英隐喻意义取象的异同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隐喻拥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心理过程,还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隐喻深深地根植于文化中,是文化和经验的沉淀。文章从认知角度比较隐喻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点,以利于我们跨文化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类认知新事物的工具。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对英汉动物词语隐喻的对比分析,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4,(A2):19-21
隐喻是心理认知模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认知和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隐喻是从某一认知域到另一认知域的投射。人们的"味觉"概念通过隐喻方式投射到认知活动中,即从味觉范畴的认知域投射到其他范畴的认知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料,以汉语中的"甜"与"苦"这两个味觉概念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讨"甜"和"苦"味觉隐喻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探讨味觉词的内在隐喻机制,从而为汉语词汇的语义理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