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情感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意义1.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审美的需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散文阅读过程中,只有有了审美的要求才会有审美的行动,可以说,散文阅读的动机就在于个体对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文娟 《成才之路》2013,(20):82-83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散文所占的比重较大。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形式美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认真揣摩作者的思路,把握散文内在的行文线  相似文献   

3.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  相似文献   

4.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  相似文献   

5.
陆红梅 《考试周刊》2013,(29):45-45
<正>散文是一种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阅读散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散文,通过对散文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感受作品的文情并茂,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与心灵的洗礼。一、指导学生欣赏,体会散文的情感美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作者的情  相似文献   

6.
写景散文在教材中占有不少的比重。散文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获得审美享受。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直观情境、传授鉴赏方法、创新阅读活动、融入读写训练等,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散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意象美、内质美。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刻感受体验散文的美,而且能获得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散文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很大,语文教师通常认为散文教学具有"可讲性",能够从中发掘出更多的"人文性",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注重于"形散而神不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及"托物言志"的套路教学模式中,无法提高学生散文方面的阅读审美能力。所以笔者在本文从散文言语审美能力方面着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言语等字里行间对散文进行审美。一、注重散文"诗性"化语言教学,提高学生言语审美能力"诗性"化语言具有音乐美、词藻美以及意境美等,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教学媒体作为教学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教材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创设情景、课件演示、配乐朗诵等方法进行散文教学。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在散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散文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情感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与鉴赏品味。散文教学如何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高中课标”的方向性指导,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确立群文阅读的审美点;重视对比阅读、文本细读、悟读反思;在互动教学的交流与展示中激发学生表达美的热情,感悟散文中的文化与哲思。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散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创新散文阅读教学方法,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才能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审美能力。通过对散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了散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徐宜平 《文教资料》2007,(29):105-106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境。本文着重论述了在散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情感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陈蓉  叶琳 《作文》2022,(12):60-61
<正>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发现优秀散文写作的艺术特点以及艺术表达之美。通过散文审美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情韵美,进而在艺术之美分析与表达中感受散文写作的艺术,获得较强的散文阅读能力。下面,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谈谈在以审美为教学重点的散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获取散文审美性阅读的方法,促成学生在美文欣赏中获得语文素养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散文,以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著称,作者的真情实感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犹如行云流水。读一篇好的散文,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绝非是将其单纯地视作是一项学习任务。那么,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中,该如何注重给学生带来审美体验呢?一、优化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任何一篇散文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情境下有感而发的产物,特别是教材中的散文,更是大浪淘沙后的精粹,是散文中的佼佼者,绝不是停留在课本上的冰冷的  相似文献   

15.
点击高中现代散文 探究语言美学精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心灵之花在优美的范文学习中得到审美的滋润,会唤起强烈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审美的触发点,如让学生放声朗读,大胆联想和想像,以及进入文章情感进行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学中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尤其是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充分强调从散文美学因素生成出发,和学生共同挖掘现代散文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做到学习中有心偶会,有思而至,然后得到天籁自…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秀散文.读后,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唤起人们美好情感,拨动人们向往和追求美的心弦.导读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试图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整体上获得美感,了解作者审美的特征,把握作者审美的情趣,以达陶冶学生美好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导语荷塘、月色,这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题材.朱自清先生以优美的文笔活画出一幅美丽怡人的荷塘月色图,同学们读后一定从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吧?在一片静美的月色下,在缕缕放香的荷塘前,你一定会感到大自然美啊!这自然美也一定引起了你美好的情思,美好的遐想吧!  相似文献   

17.
语文,天然地承担着审美的功能,审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审美教育理应摆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文质兼美的语文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它是学生感受美的基本凭借。教师应该在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去认识这个美的世界、把握美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要达到这一目标,至少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学生探究美的欲望。特别是当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距甚远时,这种情境的创设就成为必须。创设的情境…  相似文献   

18.
这是体验式教学的实录性课例。该教旨意在于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解读文本,品味语言,感悟人生,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兰亭集序》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的优美散文,作者  相似文献   

19.
<正>文质兼美的散文能够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内在的美学元素和外在的美学元素,作为学生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发展思维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笔者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丁雪鸿 《考试周刊》2009,(48):65-65
创作时,不少的人青睐散文写作;阅读时,更多的人喜欢品赏散文。的确,散文很美,语言美,意蕴美,美得足以让人陶醉。从这个层面上讲,散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应是审美。然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抱着强烈的愿望和过于明确的目的指导学生阅读散文。却往往忽略了自由愉悦的审美体验:没有了审美体验,散文阅读就会兴味索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