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杨璇瑜 《文教资料》2008,(20):29-31
安妮·勃朗特创作<女房客>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揭露现实社会的种种艰险向初涉人世的青年男女们发出警告,以免他们像她的哥哥那样不幸陷入险恶的陷阱,以至于毁掉了本该美好的前途和人生.该小说主要通过对一系列人物的婚恋经历进行描写,生动而又深刻地就"成长"这一主题给读者上了一课.本文将对该小说中的"成长"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和解读,以期更深入地发掘出作者想要向读者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东晋士人和文人崇尚自然,顺情任性,最典型的表现在流芳千古的兰亭集会上。这次名士、文人参加的集会,充分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一精神却是魏晋叛逆精神在人生中寻求灵魂家园的必然结果。《兰亭集序》反映的就是叛逆精神走向成熟的动态心灵。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通过游目聘怀,体会大化运转的庄严与华妙,世俗的羁绊和生命的忧伤都被化解了。  相似文献   

3.
东晋士人和文人崇尚自然,顺情任性,最典型的表现在流芳千古的兰亭集会上。这次名士、文人参加的集会,充分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一精神却是魏晋叛逆精神在人生中寻求灵魂家园的必然结果。《兰亭集序》反映的就是叛逆精神走向成熟的动态心灵。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通过游目聘怀,体会大化运转的庄严与华妙,世俗的羁绊和生命的忧伤都被化解了。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的《变形记》一直被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视为是一部揭示异化的现代主义杰作,但事实上用作为哲学术语的"异化"概念对卡夫卡作品本身的强行分析是对卡夫卡作品的一个极大误解,因此也给卡夫卡的研究造成了种种不适和偏差,本文从读者接受和专业研究的角度出发,并用人学的观点进行审慎分析,以期得出最符合我们自身体验的解读可能.即探讨人生和人性的可能才是卡夫卡作品与创作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5.
《近试上了长水部》一诗中的媳妇角色是一个突出的意向。“媳妇”虽然是角色丛中一个非常普通的社会角色,但她所承担的社会价值功能,远比其他的社会角色更为苛刻,因而付出也更为艰辛。  相似文献   

6.
杜凤侠 《文教资料》2006,(18):39-40
阮籍的《咏怀》诗五言八十二首体趣幽深,寄言玄远,难以情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难于言传的痛苦,他的理想破灭后的心灰意冷,以及他寻求心灵静穆和人生完美的努力,然而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原因,他终究没能够找到一条通向完美人生的道路,就带着遗憾离开了他执著爱恋的人生,然而这种求索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毕竟他在思考着是什么在压抑着人的本性,他对人生的哀叹,正是缘于他对人生的深情。  相似文献   

7.
《青春之歌》具有两个层面的主题蕴含:一是主人公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对革命的追求,一是主人公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对个性的追求。第一层面是作者主观意图的体现,处于作品的表层;第二层面是作者潜在意识的自然流露,处于作品的深层,并具有对第一层面某种程度的解构意味。作品因两个层面之间的张力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近试上了长水部》一诗中的媳妇角色是一个突出的意向。“媳妇”虽然是角色丛中一个非常普通的社会角色,但她所承担的社会价值功能,远比其他的社会角色更为苛刻,因而付出也更为艰辛。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是一部洋溢着浓郁时代特征的现实主义作品,通过描写城乡交叉地带青年的爱情故事,反映当代青年对"人生"的探求,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文章通过对高加林的形象进行分析,着重讨论造成他在事业和爱情上悲剧的社会及个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对《呼啸山庄》开场的隐喻作用的剖析,来证明呼啸山庄事实上正是作者苦心构建起来的一个顽强地抵制着男性话语侵入的女性心灵世界。在对小说的进一步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故事的表层背后,隐藏着一部女性的“自恋史”与反抗史,复仇史,以及追求史。而这正是作者艾米丽.勃朗特自身体验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必须摈弃一切偏见与世俗的伦理道德观念,才能够进入这个用女性的生命体验编织出来的让人捉摸不定的风光奇特的  相似文献   

11.
李坤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5):144-146
张爱玲的剧本创作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详细的解读,张爱玲的剧本中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她自身独特的审美情趣。张爱玲在剧本中对于“理想”、“爱情”、“人生选择”等问题上做了于小说之外的不同的相当深刻的思索。本文从这种视角对张爱玲的三部剧作《不了情》、《太太万岁》和《一曲难忘》,进一步详细解读。随着近年来“张爱玲热”的到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注意到张爱玲的剧本创作,张爱玲的剧本也会有更多的作品被改编。  相似文献   

12.
话本小说《高才生傲世失原形》通过高才生化虎的故事,客观上展示了门第、科举制度、封建官僚制度下士子精神焦灼和人格分裂以及被异化后的苦痛,其内涵具有超越历史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启雄的小说集《噪音》是江门五邑地区近年来文学写作的一大创获。作家借助西方现代主义叙事手段,摹绘出现代社会变迁中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传达出作者对此的深切忧虑和社会良知。  相似文献   

14.
"成长"是伊恩·麦克尤恩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在《在切瑟尔海滩上》这部小说中,爱德华的成长伴随着了解残酷真相、失去友谊以及错失爱情的痛苦,在痛苦的一次次洗礼中,爱德华逐渐地顿悟,终于走向成熟,并摆脱了那个时代对自己的羁绊。  相似文献   

15.
苏轼一生中遭遇政治的磨难和家庭的不幸等多重打击,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没有因此沉沦,反而以乐观的心境来面对。通过对兄弟之情的怀念,把怅恨和哀怨转化为积极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6.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代表作之一,自1977年问世以后,不仅走红美国,还与《教父》同为美国十大畅销书。荆棘鸟被视为坚韧不拔、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梦想的化身。书中男性角色被进行了分类及建构,以突出其荆棘鸟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卞之琳《航海》一诗,以含混、复义等文本策略,使诗歌意蕴丰富,结构复杂。瞩目于时空的种种转换,抒情主体以一“看风景人”超然物外的姿态,叩问“相对”,寻求超越。“瞬间即永恒”的思想内蕴于中,此诗恰彰显了诗人独特的诗学与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的《绿》中,在对景色进行描写时,语言精准优美、质朴天然,将自己当时的内心情感与眼前看到的景色完美的结合起来,给读者们呈现出了一幅清雅秀丽的山水画。本文对朱自清先生的《绿》进行了仔细地品读和分析,为朱自清先生完美的描写方式和娴熟的表达技巧所折服。  相似文献   

19.
<正>《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训练主题是以生命为话题展开的,本文通过对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安静动人的画面,展示了她对生命的热爱。本文是大家公认的哲理散文,尤其是其中几个含义深刻的词句,限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阅历,确实有些难以理解,教学起来难度大。教学时,我进行五个方面的解读,做实课前研究,然后制定教学策略,课堂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质疑文题,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20.
倪阳 《滁州学院学报》2008,10(1):47-48,74
歌德晚年诗作《遗嘱》以最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歌德的毕生经验。在这短短的篇幅中,他俯仰天地,驰骋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思之所及,涉及他的自然观、道德观、人生观,他的愿望、他的理想、他的追求,表现了人生广大精微的义谛,具有永恒的、普世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